于 珺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210046)
传说人类以前只有一种语言,大家沟通交流毫无障碍,做事也齐心协力。当有一天他们合力要造一座通天塔时,上帝感到了恐慌,于是使得人类说不同的语言,沟通交流出现了障碍,这座通天塔就此坍塌。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在全球化的今天,精通多国语言的人才比比皆是。语言不仅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族群身份的象征,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语言,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却付出了环境遭到污染的代价。语言也同样经历了各方面的变迁,在人类的使用过程中和交流过程中,受各种内力外力的影响,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噪声污染这些常规意义上的污染不同之处在于,语言污染是在人类的语言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害的,或者说是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引起语言污染的因素有哪些?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无论是PC还是手机端,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也随之诞生。因为可以减少拼写时间,有些是通过谐音帮助理解其含义,相对于按部就班打出正确的字,年轻的网友们更喜爱使用这样一种诙谐生动的网络语言。起初,这只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打字的速度而采用的方式,久而久之竟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从最早的QQ聊天工具到如今的微信、微博、抖音等等,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地演化。曾经的“886”=“拜拜咯”,“酱紫啊”=“这样子啊”,“虾米”=“什么”,“OUT”=“老土、落伍”等等,如今的“zqsg”=“真情实感”,“nsdd”=“你说得对”,“xswl”=“笑死我了”,“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同九义,何汝秀”=“同样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你为何这么优秀”,这样的例子成百上千,数不胜数。受这种网络语言的影响,很多青少年还在作文中乐此不疲地使用这类网络语言,这种现象引起了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的重视。而在语言学家眼里,网友们早已习以为常的网络语言俨然已成为毒害青少年,污染汉语的垃圾语言。
除此以外,脏话也属于语言污染的一种因素。这种难等大雅之堂的粗俗字眼,受众群也相对较小,使用范围比较狭窄。随着全民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的提高,这种语言污染会越来越小。而本文主要讨论的语言污染是由过度使用借词所造成的污染。
借词又称外来词,即从别的语言或本民族的其他方言中借用词汇。汪大昌在《普通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系统中,词汇的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再次之。”语音、语法、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为迅速,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借词是丰富和发展词汇的方法之一,借词在跨文化交流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全球化的今天,在本国与外国的交流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深入的同时,本国语言也不免受到外国语言越来越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正面的,是吸取外国语言中优秀的成分,来填补本国语言中相对的空白,丰富本国语言的表现力。美国结构派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指出“文化上的借词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从另一个民族学习了什么”。法国语言学家吉罗(P.Guiraud)说过“我们语言的美国化是我们习俗美国化的结果”。借入方从借出方那里通常是引进借出方特有的,以及较借入方水平先进的某方面的词汇。比如,法语中的“Internet”“CD”“marketing”等借词是源自英语,而英语中“fiancée”“restaurant”“amour”“rend ez-vous”等借词是源自法语。而直接从汉语拼音音译过去的“Taiji”“KongFu”“Majong”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则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当借词达到超饱和程度(即超过了必要的程度),语言就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污染(语言污染不限于借词),这时就需要净化。”法语中逐年泛滥的英语借词的使用,使得法国社会开始了新一轮“语言净化”活动。
法语是继西班牙语之后,使用者人数最多的罗曼语言之一。除了法国,还有加拿大的魁北克,欧洲的比利时、瑞士,以及非洲许多国家,都是以法语为第一语言。法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因其用法的严谨,在外交活动中被广泛地应用。
在法语十几个世纪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法兰西民族一直都非常尊重本民族的语言,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间的文学之士,都非常重视和保护法语,通过很多方法,从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扩大法语的影响力,奠定法语的国际地位。这种民族意识深深扎根于法兰西民族的思想中。这也是当代法国提出要对受到英语强烈冲击的现代法语进行净化,保持法语的纯洁性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渊源。1539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签发维雷·戈特莱法令(L’Ordonnance de Villers-Cotterêts),宣布以法语(即法兰西岛方言)为国家语言,禁用拉丁语和其他方言,规定法庭及一切公私文书中必须使用法语。自此,法语真正成为法兰西民族的统一语言。1549年,七星诗社(La Pléiade)代表人物之一若阿香·杜贝莱(Joachim Du Bellay)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Défense et Illustration de la langue française)主张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主张发掘湮没的词语,从外省方言中借取词汇,借用各行各业的语言,创造新词,加强修辞手段等等。这些主张对法语的规范和丰富起了促进作用,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也回应了那个时代法语地位在政治、司法和文学领域的要求。17世纪路易十四在欧洲建立了强盛的君主政权,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在欧洲大地铁马金戈,所向披靡,从政治上奠定了近代法语的国际地位。法兰西学院(L’Académie française)和语言学家们为法语的不断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法国本土文学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使得法语迅速超越本国的疆域,风行全欧洲乃至全世界。
二战之后美国崛起,法国国际政治地位衰退,这直接导致法语地位的衰退,英语在社交和外交活动中已经成为无可撼动的第一语言。而社会文化对现代法语的演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后世界形势风云突变,法国国际地位下降,美国一跃成为超级大国,法语的国际地位逐渐被英语取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化浪潮以及互联网这类新兴科技在全世界大范围的普及应用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以无可比拟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进行交流。由于美国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美式英语也承载着这个国家所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更加强势更加快速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法语受到了英语前所未有的冲击,突出表现在法语词汇方面。大量的有关现代体育、科技、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英语外来词汇或短语进入了法语,如:surfer l’Internet(网上冲浪),E-mail(电子邮件),business(商业,生意),shopping(购物),marketing(市场营销),party(派对),fast-food(快餐),ipod(美国“苹果”音乐播放器),iphone(“苹果”手机),ipad(“苹果”平板电脑)等等。
因新兴科技或者新生文化生活方式而产生的新兴英语词汇进入法语,填补了法语本身的词汇空缺,这是有益的词汇借用,尚不构成语言污染。但语言本身对借用行为很宽容。英法两种语言间存在对应词数量的差别,理论上来说,未出现词汇空缺的地方,即英法对某一意象均有各自的对应词时,不应出现词汇借用,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借词是多余的,或者说,多余的借词是语言间影响、干扰的结果。如法语中一个新的表示“购物”的英语外来词“shopping”,在法国人中,尤其是法国青年人中使用频率极高,但法语本身就有表示相同意义的单词“achat”,表示购物的词组为“faire les achats”,但年轻人显然已经更习惯于使用“faire le shopping”来表示购物。向英语借用的“shopping”不论在语义层面上还是文体风格上都没有给法语增加信息量,这不仅产生了语言的冗余,还可能导致法语原词的退化。法语中滥用的这类借词是划入净化范围的。
另外,英语和法语有很多同源词,虽然词形相同或非常相似,但因在两种不同文化中演变发展,表达的意思不一定相同或只有部分相同。有些热衷于将英语单词挂在嘴边的法国人很容易把英语的词义附加在法语词上,这种借词已经不是浅层的词汇借用,而是深层的词义借用,会导致理解的模糊与混乱。比如法语动词réaliser本义是“实现”、“实施”,而受英语中词性相近的realize影响,多了“认识到,意识到”的含义。“Il avait realisé le plan de son adversaire”按照法语réaliser的本义理解,则翻译为“他实施了他对手的计划”,如果按英语realize附加在法语上的意思去理解,则变成了“他认识到对手的计划”,整句话因为一个重要动词的含义而在翻译上出现了意义的混乱。如果在重要的合同或者外交文件,政治文件上出现这种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这也是属于净化范围的。
英语借词还过度渗透进青少年热衷的社交媒体聊天语言之中,有点不伦不类。如:asap(as soon as possible)= aussi vite que possible(尽快), C2L8(c’est too late)= C’est trop tard(太迟了), Thx=merci(谢谢),TOK? = Tu es d’accord?(你同意吗?),I hope que tu vas bien=J’espère que tu vas bien(望你一切都好)。这就类似之前所提到的我们国家的青少年网友所热衷的网络语言。当这种不伦不类,随意拼写,句法混乱,充斥英语语句的语言渗透进正统的书面语时,难免要遭到语言学家的抵制,以保持法语的典雅正统,不因过度杂糅英语借词而使法语的纯洁性遭到污染,保护法兰西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光大。
为了维护法语在国际组织内部的地位以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法国政府不遗余力推行语言外交政策,采取积极措施来加强法语地位和推广法国文化。在全世界设立的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çaise)目前已经遍布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机构还制定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某些英语单词在法语中的应用,减缓因滥用英语借词而对法语造成的冲击和污染。如禁止在报刊中使用E-Mail,而改用courrier来表示电子邮件。以gros-porteur代替boeing 747,以crédit-bail代替leasing,等等。这些措施体现了法兰西民族保护本民族语言的决心。我们国家的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汉语的地位未来势必也会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提高。而当下,汉语也受到了英语、日语、韩语等等不同程度上的冲击和污染,但国人对汉语纯洁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显然没有法国那么高,或许我们可以借鉴法语“净化论”,从青少年抓起,从现在开始保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