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矛盾到命运悲剧
——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赴宴者》里董丹的人生经历

2019-01-28 08:08:05广东第二师范学院51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梅宴会身份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510000)

《赴宴者》是著名华裔作家严歌苓第一部全英版小说,小说以旁观者的角度,通过限制性的叙述手法围绕董丹“宴会虫”的经历展开叙事。

该书讲述了下岗人员董丹迫于生计压力,在应聘酒店保安时,意外被错认为赴宴记者。稀里糊涂的进行初次“赴宴”,这次意外的宴会,让他发现了填饱肚子的活计,于是他置办虚假装备,伪装成记者,打扮为专职的“赴宴者”。而一次阴差阳错的对谈,让他与著名画家陈洋结为知音,并被自由撰稿人高兴主动邀其合作。董丹凭借记者的身份接触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苦情的按摩女、追讨薪水的农民工、卖血申冤的乡人等。随着参加宴会的频率增加,董丹由最初参加宴会的忐忑不安逐渐轻车熟路,为了让妻子小梅一起享受鱼翅宴,他们筹划了共同赴宴,可是鲁莽的小梅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在警察有关“宴会虫”的搜查中,揪出了潜伏的“宴会虫”董丹。

严歌苓擅长从边角料的真实事件当中,根据自己的见解,运用恰当的手法,巧妙的将其改编为自己笔下主人公的经历。《赴宴者》的来源就是作者根据好友的叙事以及自己所见编写的故事。早前,她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自己在最初的写作过程中对弗洛伊德等心理著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她的作品也反映了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之大。本文试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方面出发,解读《赴宴者》中男主人公董丹的三层人格之间的关系转化,探讨他人生必然走向悲剧的原因。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遵循“唯乐原则”,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只关心如何满足个人的需求问题。自我遵循“现实原则”,通过考虑情境现实性,控制本我盲目的冲动,调节本能与环境的关系,自我寻求把外界的影响施加给本我及其倾向,并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不受限制地占据主导地位的快乐原则。超我遵循“完美原则”,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由两个重要部分构成,其一是自我理想,这一要求是将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其二是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独立。

二、董丹的三层人格

(一)本我——追求生计,沉溺身份

下岗工人董丹迫于生计前往酒店应聘保安的职位,却意外被当作前来采访的记者,在意料之外享受了记者的享受豪华宴会以及领取车马钱的优秀待遇后,董丹直奔印刷铺子打印华贵式样的名片,开始了伪装记者吃宴会的生涯。对于家境窘迫的董丹来说,温饱成为了最基本的问题,和董丹一样的“宴会虫”们的本我欲念显现,他们穿正经的衣服晃荡在各大宴会中,幻想着记者梦,只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

后来,董丹在孔雀宴上意外结识了艺术大师陈洋,并由此开启了自己与自由撰稿人高兴的合作。随着对于假身份认知的深入,董丹认识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也由此开始了一段和按摩女老十的恋爱,在明知自己有家妻以及不可能为老十的姐姐写报道的情况下,半推半就的接受了老十的特殊服务,“她的服务可真叫服务,任何可以想得出的身体部位所能使用的招数,统统都派上了用场,那些不可启口的肉体快乐在他体内被调动出来。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能够承受这样巨大的满足,每一寸肌肤都化成了释放激情的器官。”在这里董丹遵循了“唯乐原则”,性欲望占据上风。在房地产商吴总提出允许董丹发表一篇赞扬文章换取公寓的居住权后,董丹立刻打消了对吴总的负面猜想,转而赞美“这个吴总原来是个挺慷慨的人。”为了解决“温饱和住房”的基础问题,董丹愈发熟练的利用虚假身份编造谎言,享受假身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彰显了本我意识。

(二)自我——悲剧导向,保持清醒

首先,时代的原因造成了董丹的悲剧。“因为董丹是一位下岗工人,而下岗工人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社会群体。这些下岗工人曾经被喻为是国家的顶梁柱,是社会主义的领导阶级,不是很有讽刺意义吗?”他的工人身份是他与其他“宴会虫”们不同的地方。

在去医院看望艺术大师陈洋时,董丹看见了一位“花十几万也不见得让他父亲接见一下”的年轻人,而陈洋的呼声也体现了时代隐藏的一面,即权贵主义1。“凡人在权贵面前,总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能让某某权贵把我的画挂在他们国家级的客厅里,我这点代价是要付的。这对我的作品来说,是最好的宣传。”主人公董丹对于白家村干部的腐败努力发表过文章,可惜真实的话题带有极强的敏感度,没有报刊愿意刊登,最后凭借高兴的拉帮关系,在一位重要人物的帮助下这篇文章也许可以选择性地发表,而这位权势人物“他根本不必读他的文章,他根本无所谓他怎么写的。他不过就漫不经心地深受对着某份报纸一指,事情就办成了。”我们的发展趋势是光明美好的,但潜藏的部分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其次,个人因素造成了董丹的悲剧。追求吃宴会的人们专注于自己的温饱以及车马费,无暇顾及社会道德、正义伦理,董丹却在现实社会中保持清醒,每每结束宴会的时候,将宴会中得到的钱上交给自己的妻子小梅,时刻计算着自己的“工资”支出。在与主持人快问快答的谈话中,“可那是寄生虫的生活。”“没错。”“人应该像只虫一样活着吗?”“不应该。”可以看出他一直对于吃宴会等于寄生虫行为有清楚的认识。这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的清醒认知。

董丹的身上有着农村人的淳朴以及当兵者的正义,虽然他制造假身份混迹与各大宴会中,但他一直固守着内心的纯良与底线。参加孔雀宴时对于宴会上山珍海味的铺张浪费他在内心愤愤不平;听到老十姐姐小梅的不幸故事后,内心油然而生怜惜;对于白大叔的悲惨遭遇心怀怜悯;看到吴总身享荣华富贵却拖欠工人工资心中义愤填膺等。他清楚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他内心的正义感与他的实际能力失衡。不过正是因为他遵循现实的自我意识战胜了唯乐至上的本我意识,这种矛盾、独特的人格气质才使得他宴会虫的生涯风生水起。

(三)超我——个人良知,流氓英雄

超我遵循“完美原则”体现了自我理想和良心,董丹的超我人格体现在人物本身的责任感与道德感。

董丹是一位极具家庭责任感的人。每次参加宴会都会想到自己农村来的妻子小梅,也是因为自己对于妻子的关爱,所以才会带懵懂无知的小梅参加鱼翅宴,为后来自己身份暴露埋下伏笔。而在白家村事件中,对于白大叔的同情一部分来自于自己出身农村,正是因为自身的经历,使他深感农村人的艰辛,因此在高兴告诉他国家的腐败起因于这些农民,他“那一张挺精神的脸从不曾有过这样痛苦的表情。”双眼泛红的爆粗口:“你他妈了解农民吗?”“不是看着你是个女的,我早抽你了。”为了帮助白大叔伸张正义,董丹凭借自己不流畅的文学水平,翻查字典,硬是写了一篇报道。虽然董丹的善良与正义与他的身份颇有出入,但人无完人,不完美的个性组合起来才是一位完整的人。董丹也正因为他本身是一位极具正义感的完整的人,所以到人体宴会上,对于老十再一次的堕落痛心疾首,在被警察带走之前,反转自己的手表,用手表击倒了狡猾的吴总,吴总的应声倒地,使董丹尽显英雄之勇,凸显了董丹的超我意识。

因此,严歌苓笔下董丹的形象平凡又饱满。他有着人们最原始的欲望,对于享乐的追求,也有着自己的理想与坚持。小说的结尾以董丹和主持人问答的形式结局,在看似结果的对话里,作者巧设玄机,意味深长。

注释:

1.权贵主义:权贵资本主义或称官僚资本主义,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和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原教旨派和民主自由主义派产生的温床,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是全民共诛之,全国共讨之的首要对象。

猜你喜欢
小梅宴会身份
庆祝宴会
环球时报(2023-02-09)2023-02-09 17:14:35
猫和老鼠的宴会
钱真的少了吗?
丢三落四
快乐宴会对对碰
跟踪导练(三)(5)
宴会场地的一般要求、规则
美食(2016年10期)2016-08-22 03:29:40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合肥求职女连喝四场酒身亡老板被批捕
互换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