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林,李慧研,蔡璨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2018年11月3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与英文期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ICCC)》联合主办的“当代与传统: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第九届年会暨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六十余位国内专家和国际学者与会,呈现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就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当前状况展开讨论。
历史上,中华民族一直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胸怀积极开展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本次论坛上,关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过程中如何探索与实践文化走出去的议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通过分享自己的雕塑创作经验,指出通过艺术形式传播文化的有效性。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曹卫东教授在发言中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的国际生成要立足于世界语境,把握时代精神,需要建立群体性的世界责任意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先生在发言中强调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国际传播。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先生与中国传媒大学曾庆瑞教授分别从实操角度分析了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具体途径,梅松先生在发言中强调,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寻求自身的创新与转化,同时需要建立市场机制保障。
与会的海外专家学者对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进行了全球视野下的解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席安乐哲教授在发言中对儒家角色伦理学中的“人”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儒学研究的文化传承性。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白乐桑教授指出从受众接受的角度探讨汉语学习的动机,能更好地推动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瑞士苏黎世大学的洪安瑞教授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民族学研究所傅乐吉教授则分别以于坚诗歌和朝鲜的中国山水画为例,阐述了语言与艺术传播中的文化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授于2009年首次提出“第三极文化”的战略构想,她认为针对当前世界文化格局和中国文化现状,中国文化和传统美学需要“古老的新生”,置于世界格局中考量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才能有助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
如何在新的文化格局与复杂国际形势下,以前瞻性的世界眼光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与会专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在文化内涵与文化表达方面,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球变局与中华文化传播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家萧放教授认为国家形象的建构要充分调动传统资源,包括文字和文献智慧、民族和民俗积累以及传统的传承理念,这一观点也在其他专家发言中得到呼应。印度三七大学助管助理教授普拉奇·阿加瓦尔分析了汉语与佛教的相互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色音研究员阐述了西部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暨南大学博士后李春尧从文化多元、和平非战、天人合一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文化中“和谐”的含义,并以此提出了传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三个维度。《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闫玉清女士认为当代中国价值观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价值导航,同时为变革发展中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形象。
在文化符号与文化传播方面,复旦大学孟建教授介绍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分层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框架,分析了分层传播研究的基本路径,力求实现从泛众传播到精准传播、从广义社会到阶层社会、从多国一策到一国一策的转变。中国传媒大学隋岩教授以案例介绍了符号对于中国文化传播的力量。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刘伟奇以国货这一国家形象典型符号的发展与消费变迁过程,分析了消费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吕韶钧教授以武术的国际推广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转型问题,提出提升文化影响力需要创造性地完成主体性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邵磊以历史观阐释了韩国对华关系中的“中国情结”,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减少文化折损提供了详实的范例。
重视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结合传统发展创新、立足民族放眼世界,以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话语体系,成为与会专家的一致共识。
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依托于具体艺术、媒介形式,与会专家学者讨论了中国文学、影视作品在国际传播中的现实问题,借此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机理,以及传播中的内在动能,探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和世界市场对话的可能性。
在文学传播的维度,长江学者、浙江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玉教授指出了当下中国文学国内市场繁荣但海外传播不佳的现状,提出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对于开拓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解决思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刘江凯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学国际化的学科延伸,并指出其“面子”表现与“里子”问题之间的深层差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刘诗宇以刘震云作品的海外传播为例,阐述当代文学书写的价值表达。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博士孙汉田以凤凰诗社欧洲总社为例,指出华文写作的传统元素与欧洲的文化元素相结合而形成的文化色彩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化表达空间。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李瑞卿教授认为,为文化传播发掘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方法,应当回望中国古典文学人文精神的先秦原点,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真正寻根溯源,再进一步进行实践表达。
在影视传播的维度,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影视系的田卉群教授以《战神纪》和《阿修罗》的个人创作经历为例,探讨了中国电影人在当前的创作中对于追寻中国式的“超级英雄”和构建“宇宙”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当前不乐观的现实处境,阐发了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在多元文化格局中难以实现身份认同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国涛教授分析了中国电视文化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变化对电视作品传播的影响。
在当前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构建文化品牌,注重文化手段,以此促进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成为与会学者的讨论共识。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和会林文化基金联合主办,项目邀请外国青年导演来华进行为期17天的文化体验之旅,并完成一部10分钟的纪录短片。“看中国”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年,获得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与会专家结合“看中国”项目实践中的影像表达和国际影响,对“看中国”项目的文化价值、传播效果、历史影响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向云驹教授在发言中将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划分为猎奇时代、调查时代、征服时代、中西文化交流互鉴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五个阶段,认为“看中国”项目的跨文化合作与跨文化表达都表现出了时代命运共同体的特质。
在活动实践层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李淮芝教授与西南大学虞吉教授作为2018年“看中国”项目中方合作高校的带队老师,结合“珠海行”与“重庆行”的在地经历,认为“看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做到了中国故事国际化的表达,突破了文化屏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跨国传播。作为“看中国”项目的外方指导老师,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国家设计学院电影系阿伦·古普塔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伊安·朗教授、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韵妮老师、巴西圣保罗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丽娅·梅洛博士也结合各自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的亲身经历,阐述了“看中国”项目对于民间跨文化交流的切实意义,并表达了对“看中国”项目的未来祝愿。
在作品呈现层面,中国传媒大学王甫教授认为“看中国”不仅通过作品影像展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也为中西文化打造了理想的交流模式。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总编室傅伟从实践层面分享了国际跨文化传播现状对当前国内纪录片创作者提出的五项要求:善于聆听、善于观察、换位思考、精心制作、有效传播,并对“看中国”项目的实践意义表达了高度肯定。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作为“第三极文化”理论指导下的民间文化交流项目,以他者视角用影像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以倡导文化多元性为前提兼容并包,以期在理论指导下以“和”“合”的方式进行创新实践。
在本次论坛最后的“三极文化对话”中,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理事向云驹教授主持了与安乐哲、白乐桑、高玉、萧放四位教授共同进行的对话讨论,向云驹教授围绕本次论坛总主题及“第三极文化”的理论建构,提出第三极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新型的全球化文化领域的思考。白乐桑教授和安乐哲教授分别从语言教学和中国历史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回应,高玉教授以诺贝尔文学奖的具体事例阐述了当代中国文学实力与文学影响力分化的问题,萧放教授则将第三极文化的思索与中国传统民俗研究相结合,阐述了东方文化资源的世界贡献。五位教授的对话兼顾东西视野、融汇不同学科,在“当代和传统”的年度主题下,深入探讨了“第三极文化”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本次论坛围绕着传统与现代的两面性,面对当前世界文化格局的多元性,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强调了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中国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与会专家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为论坛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