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紫
(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武汉430062)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眼中的乡贤就是品德高尚的人。顾名思义,“乡贤”就是指出生于本地,是本家乡有名望、有文化水平、有道德素养且被父老乡亲所认可并尊敬的人[2]。在现代社会中,新乡贤被理解为有资产丰富、高尚道德、知识渊博的人,能推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人,愿意回乡村做出贡献的人士。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新乡贤就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强劲力量。
人们对于新乡贤文化的向往,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乡村治理的一种忧虑。百姓期望有更多一呼百诺的领头羊,能够带领乡村走向振兴,有更多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乡贤投入,他们逐渐改变农村的空心化和空虚化的局势,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多元发展,使乡村生活更美好。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新乡贤”的加入,因为新乡贤是来自于乡村,他们对“三农”的所有工作都非常熟悉了解,水的特性、地的收益都十分了解,而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执行农业相关政策等,都是胸有成竹的,他们可以说是乡村振兴的专家,是农村发展的推手。
为快速发展乡村振兴,实现战略目标,乡村基层干部首先要努力争做新乡贤。而作为新乡贤的身份,理应知国法、明村规,知晓人情世故的处理方法,努力践行社会公共道德,为实现乡村振兴全力奋斗。基层农村干部要成为“新乡贤”,在群众中树立威望,在党政机关与村民之间架起桥梁,更好促进社会和谐。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实实在在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新乡贤既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还是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乡村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等环境的综合影响,农村出现了很多不良之风。新乡贤在乡村中是一批有文化素养的贤士,他们可以让文化、礼仪在乡村发扬,让农村的孩子也可以接受教育感受生活的艺术之美,同时他们也有能力去带领村民一起建设乡村的文化生活;新乡贤往往有着较高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品格,具有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模范形象,新乡贤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积极地带动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带动文明之风的氛围;新乡贤也是最了解乡村的人文底蕴和传统文化的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带动乡村生活的文明新风气,在润物无声中改善村民的老旧观念。
乡村振兴必须要根据乡村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编制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和行动方案,为乡村产业兴旺引路导航[3]。所以,一定要改变农村单向流向城市的局势,要注重引导、带动城市的人才、资金流向农村,形成双向融通的效果,新乡贤正是打破这种局势的关键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乡贤有的通过现有资源开办企业,通过自身资源带动企业发展,对乡村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对乡村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有的还通过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商标,运用自主品牌将农产品打进市场,推动农产品的外销,运用线上网店渠道拓宽销售之路,快速无障碍输出当地农产品,带动乡村的发展,提升村民的收入。所以,新乡贤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重要桥梁,他们可以将新时代的新观念、新想法、新举措带到农村,为农村的多元发展创造了新思路、新渠道。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中国确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农村版[4]。随着农村迈向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产业园的开发飞速发展,而农村的树木、矿产等都形成了快速开采的局势。工业化的发展不免带来环境的污染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随着产业升级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农村农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化肥、农药等随意排放进入河流和田间,对水产业、渔业造成连带影响。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新乡贤的出现,新乡贤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在建设生态美丽乡村中发挥很好的带头作用。
新乡贤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一定要具有先进的科学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才能够带动乡村传统封闭的理念,起到突破和革新的作用。家庭的出身、学历的高低都不是限制新乡贤的条件,新时代新乡贤的定义更加广泛,只要有个人的专长、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有思想都可以称之为新乡贤。
在传统社会的过去,由于地域信息的不流通和局限性,想要在乡村维持地方习俗、发展公益事业,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宗教势力是很难进行下去的。但是在新时代的今天,交通四通八达,通讯信息发达,各类资源交汇融通,人们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人格魅力、创意创新等,将大量的社会资源引进到乡村中去,以此获得长足发展。
现如今,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地域的融通,生活在农村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许多人会选择在农村建别墅、偶尔去一趟农家乐都是很怡然自得的事情,而这种转变就完全打破了传统社会里的乡贤大部分是告老还乡的官宦这种情况。新时代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村官,也创造了一大批艺术家,还打造了一大批的创业的有为青年,除此之外,还包括那些我们熟知的退休后的基层干部、人民教师、服务人员、建筑工人,要在村民中自觉担当起责任,积极引导群众,而且不因其官职、身份、教育背景的高低,他们对乡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只要有过人的能力、高尚的品德,同时拥有一颗热爱故土、热爱乡亲的赤诚之心,始终践行以德治治乡村,敢担当勇奉献,就都是新乡贤的好模范。
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思想革新,一方面摆脱了、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随着等级制度的取消,权钱互利、宗教依附等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在新时代特色中国社会主义的环境下,我国崇尚自由、平等、法治的方针,这就要求基层组织要以党为引路人为标准,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注重法治乡村,村民也要知法而懂法。
十九大报告指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5]。目前,很多地方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多措并举,积极鼓励新乡贤参与到乡村振兴中。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新乡贤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没有达到最优效果。所以,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怎么将新乡贤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重点为新乡贤搭建成长和活动的平台,为他们开展工作做好基本铺垫。这个平台可以称作“新乡贤理事会”。在组织架构上, 各地可根据县域具体情况, 设立县级乡贤理事会, 下设乡镇级、村级乡贤理事会等职务, 负责日常的联络和组织工作,其主要职责应界定为培育当地新乡贤、振兴乡村文化、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发展等。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新乡贤队伍的制度体系。各地在号召新乡贤扎根基层时,应该重点打造人才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的“归雁经济”,并且以此作为壮大新乡贤队伍的有效抓手。第三方面,还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带动新乡贤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如何让新乡贤有机会可以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乡村振兴,本文认为应该积极吸纳新乡贤参与乡村自治和村民自治。所以我们需要去鼓励、支持他们参与基层建设,比如,村民之间的监督和矛盾的化解协调。我们也可以试着聘请新乡贤当村官, 更直接地接触村民,从而实现更直接地参与乡村建设和引导村民自治。
想要将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到最优,激发新乡贤的乡土情怀和奉献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也正因如此,早在2015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 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 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 传承乡村文明”[6]。
新乡贤文化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应当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新乡贤队伍,为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新乡贤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干力量,要积极发挥新乡贤在乡村中的引领作用,为乡村注入活力和动力,不断凝心聚力,引导村民自治,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