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华泉
昌乐县加大统筹使用和管理创新力度 ,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教育编制“动态管理”制度、专任教师“县管校聘”制度、公办幼儿园“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度,优化教育编制资源配置。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突破点,加大统筹使用和管理制度创新力度,深入挖掘机构编制资源潜力,促进了中小学教师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
昌乐县教师队伍总体满编,老龄化比较严重,新生力量因满编引不进来,导致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断档,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为解决教师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年龄结构,昌乐县探索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实现教师资源全县范围灵活周转使用。一是设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在不突破县级事业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利用精简压缩、事业单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编制,调剂120名事业编制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对超编满编但又确需补充专任教师的,优先使用“周转池”编制予以补充,通过这一办法招考急需的优秀师资。二是建立“周转池编制”回收机制。对使用“周转池”编制的超编中小学校,待其教师自然减员空出编制后,收回其使用的临时周转编制,改为占用中小学教师编制,使“周转池编制”不断循环利用,形成可持续运行的回收机制。三是健全“周转池”长效使用机制。与县人社局、教育和体育局建立联动配合机制,对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和占编不在岗教师予以定期清理,对违规使用教职工编制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夯实了“周转池”制度的运行基础。昌乐县建立“总量控制、计划申请、动态流转、循环使用、人走编收、空编置换”全链条模式,连续三年利用周转编制为中小学校补充新任教师326名,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切实解决学科教师不均衡、音体美教师不足等问题,优化了教师资源结构,促进了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
着眼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昌乐县每年都将补充学校教师作为用编进人计划安排的重点,通过事业单位撤并、转企改制等方式收回的事业编制,优先保障新设中小学校机构编制需要,在每年市里核准下达的事业单位补充人员计划限额内,优先满足中小学校使用计划补充教师,对有空编学校及时补充人员。一是摸清教师编制人员底数。会同县教育和体育局,定期对全县教育系统编制人员进行摸底,及时掌握各个学校在校学生数、教师队伍配备数量及年龄结构,为“有编即补”制度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实行编制资源动态管理。一方面,对教育系统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每三年对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一次,根据在校学生数对每个学校的编制数进行动态调整。另一方面,建立教师年龄、性别、学科台账,根据每月、每季度、每年退休人数汇总出空编单位名单,根据空出编制的数量补充人员,保障“有编即补”制度科学实施。三是及时补充紧缺编制人员。按照教育部门的申报,对有空编的学校,尽早明确用编进人数额,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做到“有编即补”,确保及时使用事业编制招聘教师。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流动、激活教师活力、推动学校均衡发展,积极开展“县管校聘”制度改革,加大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力度,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全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一是确立“区域统筹、高中统领”的原则。区域上划分镇区学校、街区学校、城区学校,学段上先配备高中、再充实初中,最后进行小学的竞聘。同时,制定《昌乐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实施方案》,按照“以人为本、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合理配置”的原则,统筹管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积极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二是严格组织实施。按照制定方案、组织竞聘、签订合同的步骤,各个学校按照全县实施方案,制定本校具体操作方案,分类组织教职工竞聘,聘用公示期满后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任务。三是制定保障措施。制定《昌乐县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配备标准》,截至目前,共为教师整修宿舍310间,厨房、餐厅40间,高标准配置洗浴、卫生等设施180套,有效解决农村单身教师、交流轮岗教师和两地分居教师的安居问题。2018年,及时为全县218名“县管校聘”中小学校教师办理了编制调整手续,进一步促进了县直学校和乡镇学校师资均衡发展。
为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激发学校活力,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创新实施“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度,积极完善公办幼儿园编制人员管理,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合理调配机构编制资源保障公办幼儿园使用。2018年,昌乐县公办幼儿园仅有10所,远不能满足县域内幼儿入园需要。2019年,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在盘活机构存量上下功夫,将县内分散设置的中小学校予以整合,按照“撤一建一”的原则,新成立了15所公办幼儿园。一是强化编制保障。为加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按照山东省公办幼儿园核编标准,严格执行教职工与幼儿数比例1:6-8的原则,对公办幼儿园重新核定教职工编制。二是突出总量核定。鉴于编制总量较少,积极探索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公办幼儿园全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在人员控制总量内,赋予公办幼儿园自主制定、执行新进人员计划,原编制实名制人员占用编制情况记录在案,新进人员全部纳入人员控制总量实名制管理,有效解决了因编制不足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制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