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2019-01-27 08:44:04田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田野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163714)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纵观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一直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群众不断探索前进,是凝聚全国力量寻找社会最大公约数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形势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新高度,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

2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我国正式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互联网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跨越了地域的界限。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创立,但马克思主义也是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质。马克思主义因其与时俱进的内核,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实践。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责无旁贷。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始终重视分析时代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提升领导能力强化执政地位,实现党的领导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实现与时俱进的同时,也促进了党的组织与实践的与时俱进,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全新的进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每一个中国人民都能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形成社会新风尚,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民族血液中,提升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为人民群众面对新时代带来挑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

3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状

3.1 互联网技术使得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呈现碎片化的特征

随着互联网将全社会千家万户都高效地连接起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式新媒体发展非常快,因其传播成本低、效率高,所以人民群众接受度较高。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新媒体的信息接受者,也会不自觉地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这种分布式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碎片化特征,信息的权威和说服力快速下降,严肃信息的传播效果下降明显。在这个新媒体的时代,信息爆炸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各种传播途径层出不穷互相影响。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成本大幅度降低,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也远比以往大得多,如何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进行符合新时代背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成为了现在最紧迫的研究方向。

3.2 新时代背景下,话语体系转化问题值得重视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革命、建设的指导思想,“仅仅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理念,难以为社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唯有被大众所掌握,才有可能释放其潜在能量”[1]。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主流的情况下,应当重视话语体系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转化,这样才能够让人民群众更加接受马克思主义。人们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4 新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4.1 加强内容聚合应对信息碎片化

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是一个不可逆的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就必须顺应这个时代潮流。面对信息的碎片化和传播的碎片化,我们应当善于在碎片化中抓住本质,并且聚合关键信息,结合碎片化趋势现状,寻找适合新时代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路径。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极大地体现了个体的价值,极大突出了全新传播路径比如互联网的作用,大众以前所未有的低成本和高效率获得信息满足,但是也就造成了信息传播的分化,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效果和真实性。鉴于这种情况,在新时代传播马克思主义,需要首先考察群体特征,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从而进一步突出主题与思想,这样能得到群体的快速认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4.2 新时代视域下寻找大众关切点,贴近现实生活

首先,应重视人民群众所关注的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层出不穷。医疗、卫生、教育等问题牵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同时也让人民群众产生了很多抵触情绪。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重视民生问题,回应人民关切,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在这些事情的宣传上,要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给予人民群众以希望,并且给出马克思主义视角的解释和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认同。

其次,要重视人们的思想变迁。要以平等自由的姿态,作为切入点传播马克思主义。平等自由的对话,可以让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平等的地位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这样就有助于媒体接受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心声,能够把握他们最真实的需求。新时代应当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权的变化,时刻积极反思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是否最贴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在与人民群众的对话过程中,准确把握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水平,从而确定合适的传播方式,最终形成共识。

最后,重视传播内容向现实生活贴近。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当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高效率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目的。

4.3 新时代背景下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团队

新时代背景下,想让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是简单的工作,首先要求传播者必须要具有过硬的理论素质,必须要有比较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必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需要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尤其要关注社会经济和舆论变迁,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理论学习和传播方法的与时俱进。其次,加强媒体传播队伍建设。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建立在新媒体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一支具有先进媒体技术的团队,让新媒体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阵地。而建设高素质的媒体传播团队,应当重视对媒体团队的选拔、教育、培养,提高专业素养,在借助新媒体提升大众传媒的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全新的挑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以及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让全体人民群众都能够领悟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02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4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30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6:44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学习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