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基于杭州富阳上官乡的实践

2019-01-27 00:30周旭霞刘国娟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上官球拍小城镇

□ 周旭霞 刘国娟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这曾经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8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相关研究

人居环境又称人类住区。人类住区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小镇或乡村的体形,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娛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是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1]因而,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包含着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具有非线性、开放性的结构特征。[2]乔金亮[3]呼吁乡村生态振兴从环境整治做起,他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普遍性问题,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各地可根据地理、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目标任务。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传统家庭农业向新型现代农业的转换,乡村振兴的载体是传统自然村庄向新型田园社区的转换,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传统农耕农民向新型现代农人的转换。解睿、何燕、樊晓璐[4]分析了当前山西乡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配套欠缺,垃圾和废水有效处置率低;二是对于乡村环境的治理重视不够;三是乡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四是欠缺长效机制。

贾媛媛、金鑫、秦旭升[6]认为,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直接关系到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是健康有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城镇化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到“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小城镇作为乡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居环境建设涵盖了乡村振兴各方面内容,因此小城镇人居环境的提升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至关重要。作为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小城镇处于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既是“城尾”又是“乡头”,其良好发展事关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实现。小城镇是新时代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节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龙头”。[5]

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提升,根本目的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周荣春[7]以海宁市为例,从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协作意识、实行综合管理、引导公众参与等四方面诠释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应子义[8]从义乌佛堂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总结了几点启示,即目标要求是动力,统筹谋划是前提,领导带头是关键,群众受益是根本。桑士达、金雄伟、黄坚毅[9]总结了杭州萧山区义桥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一是抓规划引领,提升城镇发展格局;二是抓全域整治,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三是抓产城融合,集聚城镇发展量能;四是抓机制创新,推动整治提速增效。

2017年以来,富阳上官乡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按照整治工作“整洁、有序、宜人”的总体要求,坚持产业为基、环境为本的理念,经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战,环境面貌和总体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可以说是焕然一新、惊艳亮相。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临众多长期存在的难题,上官乡走出“蝶变”之路的密码是什么呢?本文将分析上官乡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总结其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经验。

二、上官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难度

上官乡地处富阳区东南部,辖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8186人,地域面积27.07平方公里,两山夹溪,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相传北宋时有皇帝招盛章公为驸马。按古俗,凡与公主结婚称尚主,驸马宫称甥馆,故村名尚馆,后辈不知其意,简写成上官,故名。上官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底蕴深厚,有毛竹和羽毛球拍两大特色。全乡有毛竹林面积2.3万多亩,约占全域面积的60%,是全省有名的“毛竹之乡”和“杭州市十大特色竹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勤劳的上官人利用漫山遍野的毛竹资源,将球拍做成了大产业,是国内外主要球拍生产基地,早在2004年就被授予“中国球拍之乡”称号,2013年被授予“中国球拍出口基地”称号。虽然产业特色鲜明,但从环境综合整治的角度而言,上官乡却是一个矛盾结合体,整治工作有很大的难度。

(一)既“小”又“大”

上官乡很“小”,地域面积27.07平方公里,其中90%以上是山坡丘陵,可用土地很少;上官乡又很“大”,作为国内外主要球拍生产基地,产业特色鲜明,全乡拥有大小球拍及相关企业400余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年产球拍亿副以上,远销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官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共涉及大盛、剡溪两个中心村、住户1096户(含外来出租户387户)、房屋1300余处、企事业单位85家、域内商户64家、区域面积0.21平方公里。产业的高度集聚,致使上官乡到处都是低小散家庭作坊,厂房、农房相互交错、互为共用,功能分区相对混乱、没有边界,低散乱行业和违章建筑、彩钢棚(蓝色屋顶)的整治压力很大。

(二)既“少”又“多”

上官乡的人口很少,户籍人口仅8186人,但上官乡的外来人员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4000多人。狭窄的山区空间,超负荷的人口承载,使上官乡面临着无以比拟的基础保障和生态环境压力,群众建房难、吃水难、外来人员租房难等矛盾日趋严重,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现实需要,致使上官的总体环境卫生面貌一直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到2016年底,全区24个乡镇街道唯有上官乡未完成“杭州市卫生乡镇”的创建工作。为此,上官乡政府知耻而后勇,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提出“三连创”目标——2017年完成“市卫”创建、2018年完成“省卫”创建、2019年完成“国卫”创建。通过努力,于2017年完成了“市卫”创建,2018年已顺利通过省卫创建的预验收。

(三)既“穷”又“富”

上官乡很穷,2017年度财政收入仅1200万元,位列全区24个乡镇(街道)第23名。五个行政村,均属于年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上官乡又很富,2017年度全乡农民人均收入33761元,位居全区前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村穷民富”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地少人多的客观现实,老百姓习惯于将余钱用于买房,长此以往,一户多宅、一主多附等现象突出,房屋新旧交织、见缝插针,“握手楼”、“亲嘴楼”屡见不鲜,乱搭乱建、建新不拆旧等房屋乱建现象较为突出。与此同时,由于空间有限,再加上乡村两级财力紧张,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断头路、卡脖子路比比皆是,公共配套设施异常稀缺,景观小品更是凤毛麟角。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新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上官乡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上官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策略与经验

基于上官乡“既小又大、既少又多、既穷又富”的客观实际,以及高度密集的人口、纵横交错的房屋、蜘蛛网式的道路、随处可见的作坊、杂乱无章的电线等复杂情况,上官乡政府以时代的担当、高度的自觉,带领群众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居环境生动画卷。

(一)上官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策略

针对上官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难度大、任务重的现实,上官乡政府不畏难、累、烦,以建设“美丽球拍名镇”为目标,严格对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标准,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提出“谋、拆、建、管、整、用”六字推进法的综合整治策略。

1.坚持规划引领,谋出新篇。根据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上官乡建设“美丽球拍名镇”的规划定位,形成“两线一溪一街”(307省道、徐樟线、剡溪、老街)为主要框架,以补齐城镇设施功能短板、改善城镇环境面貌、提升城镇形象品位为重要内容的整治规划方案,全力确保整治工作不偏向、不折腾、不反复。在具体项目设计方案中,坚持问题导向,旨在明确整治目标、找准整治对策,注重融入本地文化,巧妙利用毛竹和球拍等特色元素,彰现上官特色和独特文化,全面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品质和实效。引进“驻乡规划师”制度,并聘请驻场工程师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程推进、现场协调、督查验收等工作,有效提升项目资金绩效和实施成效。

2.坚持有违必拆,拆出空间。以“无违建乡”创建为契机,强势推进拆违解危专项行动。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以整治区域为重点,对全乡范围违法建筑、危旧房屋、彩钢屋棚、蓝色屋面,进行地毯式排摸、全方位整治,做到排摸一处、公示一处,无误一处、拆除一处,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在认真做好群众工作、争取自拆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强势拆违、连片推进,基本扫清整治区域内的违法建筑和危旧房。全乡累计开展各类拆违行动140余次,其中大型统一强拆行动6次,拆除各类违建危房、彩钢棚(房)、蓝色屋面等427宗,计44148平方米。

3.坚持项目带动,建出形象。根据杭州市富阳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安排上官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4523万,涉及路网改造提升、房屋立面整治、节点景观提升、环卫设施配套提升、背街小巷整治、线乱拉整治等10个子项建设,目前均已顺利完工,整治区域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环境面貌和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提升和改善。迄今,整治区域内共新建公厕2座、改建提升2座,增设各类垃圾箱、果壳箱150余只,铺设生活污水管道1500余米;改建和拓宽道路2.2公里、1.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停车场14处,通过旧厂区改建、背街小巷增设、空闲土地利用,累计新增各类停车位167个;安装交通信号灯1处、启动抓拍系统3套、违停监控球机12个、更换和新增各类标识标牌130余处;完成上改下主次干线(徐樟线等)2.2公里管道埋设入地,2.5公里桥架铺设布线,实现弱电线主次干道100%入地,梳理集镇支路强电弱电线0.3平方公里,利用多箱合一技术3处,整治入户飞线952户,拔除废杆57根,基本消除空中蜘蛛网;完成新增绿化景观节点18处、花池花箱420余处,种植绿化3700多平方米。

4.坚持乱象必管,管出习惯。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整治区域“乡村为主、部门联动、合力监管、重在长效”的工作体系建设,形成“有人管事、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集镇管理机制。建立上官乡集镇综合管理委员会,由乡分管村镇建设工作领导担任主任,明确管理力量和职责,落实固定办公场所,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统筹协调集镇管理日常事务;以“四个平台”工作机制为核心,认真落实路长街长河长制、专职网格员全覆盖制和交通两站两员工作机制,下沉执法管理力量,形成“信息共享、平台互联、联合执法、共同管理”的联动机制,有效保证集镇管理无盲区、无盲点。整合乡机关各类巡查力量,成立综巡办,由乡综治分管领导担任主任,统筹开展农村建房、乱搭乱建、环境卫生、农贸市场、集镇秩序、交通劝导、安全生产、综治平安等方面的日常巡查,做到人员到岗、制度规范、动态巡查、履职到位。

5.坚持整治为主,整出有序。上官乡政府全域化、地毯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庭院比武活动,完成整治点位1328个、美化农户庭院386户、新增特色小品节点186处、清除各类垃圾5600余吨,整治区域背街小巷和农户庭院环境呈根本性改变;开展污损、破败、赤膊等墙面整治和美化工作,修复、整治墙面面积3.8万平方米,拆除破旧防盗窗92个、破损遮阳棚192个、破损广告牌匾79个,修复破损门窗240余处,移除和美化各类屋顶太阳能、储水桶150余处,清除简易鸡鸭鹏(车棚)72个、空中菜园20余处、“牛皮癣”1200余处,统一调整和美化空调室外机、卷闸门180余处,制作墙绘40余处、1600余平方米,有效保证整治区域内建筑风貌协调、整洁;按照“宜留则留、能迁就迁、需关必关”的理念,坚持产值和颜值共抓,开展球拍行业低散乱专项整治,利用依法关停、整治提升、引导入园等综合手段,着重对区域内低散乱企业和家庭作坊进行重点整治,依法关停、整治提升、引导入园28家。

6.坚持问需于民,问出和谐。上官乡政府秉持“实用、高效、利民、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切实解决民诉民愿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为整治工作的落脚点,在严格对照整治标准的基础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如在剡溪枫木桥区块整治过程中,积极利用民主协商机制,组织开展各个层面、不同形式的协商座谈会10余次,充分吸纳民意民愿,最终形成集商贸综合体建设、农户宅基地安排、区域路网结构优化于一体的多赢方案,将多年难以解决的棚户区实现有机更新,成为实现破解农户建房难、村级集体创收难、区域环境整治难和城镇功能配套难“多难合一”的民心工程。整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共拆出建房宅基地15个,拆后利用建设停车场8个、群众休闲纳凉点11个,羽毛球场地3片,打通断头路3条,拓宽道路2条,硬化背街小巷道路30余处、2400余平方米。

(二)上官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上官乡能将杂乱无章、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的人居环境转化为处处是景、步步皆画,其综合整治的经验可归结如下三点。

1.提振信心,实干至上士气足。面对繁重的整治任务,上官乡政府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理念,乡村两级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攻坚一线,引领、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广大党员群众、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形成浓烈的整治氛围。整治工作启动之初,乡政府在乡村两级干部中发出了“一年脱掉一层皮,干出一番新天地”的号召,将全体乡干部和两个相关村的干部分成11个攻坚小组,划格包片、分片负责,分别由11名乡班子成员担任小组长,一顶草帽、一身迷彩服是标配,老百姓笑称上官乡干部是“草帽干部”、“迷彩干部”。整治之初,面对部分群众对拆整工作不理解,包片干部抱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心态,不怕磨破嘴、跑断腿,用诚心换取支持,用耐心赢得理解。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乡村干部不嫌脏不嫌累,肩挑背扛、亲力亲为,用一身汗水、一手老茧,既换来环境大变样,也让群众从“看着干”转变为“跟着干”。

2.因地制宜,本乡本土特色浓。上官乡政府秉持“本土的就是最好的”和“用心越多、花钱越少”的理念,无论是项目设计还是用料选材上,都按照“修旧如旧、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理念,用心投入、再三取舍,尽量用最小的资金、最本土的材料,打造出最具内涵的小城镇。在背街小巷整治过程中,干部群众人人都是设计师、创意者,溪里的鹅卵石、山上的毛竹、随手可得的球拍、角落里的断砖片瓦都成了美化城镇的艺术品和装饰品。个个都是实干家,在集镇里随处可见的竹筒花瓶、球拍板画、应景墙绘、竹制凳椅都是村民的杰作,让小小集镇增添了许多灵动和情趣。

3.以民为本,凝心聚力氛围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拓宽了道路,打通了断头路,解决了群众长达十几年的建房梦,清理了沉积几十年的陈年垃圾,引导群众清理了屋檐下的乱堆乱放。干部们头顶烈日,披星戴月;群众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直言“搞形式主义”,到现在的大力支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真心点赞。党员、村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外来民工等各类群体,或因组织动员主动报名,或受氛围感染自主前来参与整治,整治场面一度热火朝天。有的群众还坚持给项目部和攻坚小组送茶水、点心、西瓜;整治力量不足时,相邻村村干部带着志愿者主动来支援;幼儿园和中心小学的老师主动放弃暑假休息积极参与整治。众人拾柴火焰高,党员群众的热情参与,使整治工作推进迅速,也让广大干部深切感觉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深切感受到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拥护的,我们就要坚持做、坚决做”!干群关系从未有过如此融洽。

四、上官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展望

上官乡政府深知,从严对照考核标准,回应群众期盼,整治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上官乡政府将继续按照打造“美丽球拍名镇”总体定位和具体部署,以考核验收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抓好特色提升、产业升级、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和长效管理,让人民群众获得环境整治的实惠和福利,享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美好和幸福。

(一)拉高工作标杆,继续深入推进整治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从严对照整治标准,认真落实民需民愿民诉,继续深化细节,精心打磨,提质扩面,全面提升全域洁化、序化、亮化和美化水平。

1.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环境整治需要短期见效的集中整治与长期调养的长效管理,要使小城镇从外在美转变为内在美,要从一时美转变为时时美,上官乡政府深知,尚需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

2.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再出发,内生活力更“足”,小城镇要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整治过程中顺应群众的“环境之需”、“发展之需”、“产业之需”,催生美丽经济,引领转型升级,进一步把小城镇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产业的经济强镇,在宜居宜业宜游上留住乡村的“业”和“人”。

3.动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利用公告栏、微信等载体进行宣传动员,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和“最美商户”、“最美企业”评选,创新“轮值街长制”等群众参与机制,凝聚整治合力,在全省率先打造高标杆整治示范点。开展“一对一”帮扶,营造互帮互学、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二)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公共配套

上官乡政府将以进一步优化集镇公共配套和服务为核心,持续加大投入,着力推动路网优化、商贸配套、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完善集镇功能和服务水平。

1.注重长效运维。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整治效益的最大化,是上官乡政府经常考虑的问题。如一些立面改造,大可不必一改到底,通过适当美化门面店招,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强弱电线也不必一味追求“上改下”,通过规整、梳理同样能够实现整洁美观的视觉感受。上官乡将根据实际情况,推进乡联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基层“有人管事、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实现小城镇环境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建立工作机制。上官乡将建立两大工作机制,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奠定工作基础,真正使上官乡成为百姓宜居的美丽幸福家园。一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以奖代补”用于整治,同时,建立乡环境综合整治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融资授信。二是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以“村民自治、政府支撑”为原则,建立乡政府牵头,执法中队、合作社、社区、物业公司、环卫服务中心共同参与的“六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协调城管、农办、消防、工商等部门,主动为经营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三)巩固整治成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上官乡政府将以集镇长效管理机制为核心,夯实管理力量,优化人员配置,健全工作制度,激活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和引入集镇市场化管理力量,全面提升和巩固集镇管理水平。

1.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上官乡政府建管并举,抓长效机制建设。一是乡政府将制定出台《上官乡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上官乡环境长效管理细则》等文件,确保有章可循。二是加强社区(村庄)自我管理。建立健全社区(村庄)公约、自治条例等规章制度,引导上官乡居民当好主人翁,实现社区(村庄)自治的良好效果。三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管理区域责任化、保洁维护具体化”和“集镇管理网格化、行政执法一体化”目标。

2.实行“街长制”管理。上官乡政府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干群结合、全民共创”为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日常保洁机制,创新乡镇“小城镇综合管理中心、联合执法中心和小城镇网格化管理”的“两中心一网格”管理机制,推行“路(街)长、河长、线长、网格长、(厕)所长”“五长”制管理模式,如推行“街长制”的做法,即由乡班子成员各自“认领”一条街,任“干部街长”负总责,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同时,选聘一名有威望、责任心强的民间人士任“民间街长”,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街道治理,从而发挥协调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管,实现“技管”与“人管”有机结合。

3.推行立体监督机制。上官乡政府确立了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集镇精细化管理和环境卫生责任管理等各种制度,确保环境卫生整治不反弹。上官乡将推行督查抄送机制,成立环境督查组落实专人开展日常巡查,以抄告单形式每周抄送督查一批。推行联合督查机制,由乡小城镇办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各村、街开展专项监督,并邀请区人大、政协、纪委等部门一起参与,进一步形成监督合力。上官乡一位居民说:我们上官的卫生好很多了,每天城管都巡逻,他们对待群众耐心地开导;停车方面,自己的交通法规意识也有所提高的,不懂的城管也会耐心讲解,有些边上摆摊的也会去跟他说一下,整体来说,比以前好多了。

(四)推动产业升级,建设美丽球拍名镇

上官乡着眼长远,注重可持续发展。构建以球拍为引领的产业发展规划,集聚有利要素,加大招商引资、人才招引、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推进球拍产业现代化、集约化,真正擦亮“中国球拍之乡”的金字招牌。

1.坚持扮靓面子与丰富里子相结合。环境综合整治的初心是消灭脏乱差现象,使命是增强内生动力、发挥节点集聚功能、倒逼小城镇的转型升级。上官乡既抓好“面子工程”,使美丽庭院、农户垃圾箱、农村墙体、村口景观成为一道道风景,又抓好危旧房拆除等“里子工程”,彻底告别破烂农村,旧貌换新颜,使乡村从外在美转变为内在美。乡政府对环境整治的理解决不是停留在改店招、刷立面的水平,而是极力要盘活空间资源和提升利用效率,积极导入中高档球拍产业,为增强发展后劲提供内生动力,保障上官乡的长远发展。因此,在环境整治推进中,在“破”的同时更要考虑“立”,因地制宜导入产业,保持发展特色。

2.坚持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上官乡抓住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机遇,推动现有低效、落后产业腾出发展空间,提升整体环境;充分发挥生态、文化优势,招引产业项目,植入中高档球拍新业态;围绕球拍等民俗文化体验、球拍产品销售做文章;通过丰富吃、住、购、学、游等功能,引入相应产业进驻,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实现小城镇整治成果向发展成果转化,上下联动,富村富民,推动上官乡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中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人居环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背景,上官乡政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助推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上官球拍小城镇
借球拍
名贵的球拍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上官文露 行走的名著
上官莲花 珠宝因用心而珍贵
在最美的红尘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佳作精赏2
买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