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碑石类博物馆起源及沿革研究

2019-01-27 11:47湖北美术学院43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太学刻石碑林

(湖北美术学院 430000)

一、博物馆与中国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是由国家文物局为保护保存在中国境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艺术形式而启动的计划。迄今为止共公布了七批,四千多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类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窟寺石刻及其他重要文物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畴。

国际博物馆协会曾主导过八次对“博物馆”的定义,第八次(2007年版)的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有符合博物馆概念的,许多就直接以博物馆、博物院命名。例如:故宫博物院、碑林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敦煌博物院;墓葬遗址上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南越王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明十三陵博物馆;史前聚落遗址的半坡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在展陈、收藏、征集、教育等方面密不可分。

二、记事传功——碣石石刻

石头相比较青铜、木材,具有这种牢固、长久的现实意义与象征意义。一经篆刻,可保存上千年。现存所知最早的石刻是石鼓文,刻凿时代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是篆书之祖;可以看到秦早就有重视石刻的传统,又希望将此石刻万世流传。

秦始皇、汉武帝、曹操都曾去过在河北秦皇岛昌黎县碣石山。碣石山是渤海近岸的最高峰。登上仙台亭,脚下15公里的陆地接着就是连着整个的渤海,茫茫一片,天海一体。秦始皇来这里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这里是仙山,有仙人,能够帮他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保江山万代。帝王往往拼了命的想让自己活的长一点,所以要么炼丹吃的重金属中毒,要么学秦始皇到处访仙问道。既然访仙,就得去仙山,求蓬莱。碣石山在古代,有神岳的美誉。资治通鉴载,仙人居碣石山。在秦始皇看来,石,至少是神山之石,是具有通神的魔力的。

在这个碣石山前是碣阳湖,相传就是秦始皇东临碣石并镌刻“碣石门辞”之地。也可以称之为“东观刻石”、碣石颂”、“碣石门刻石”。当年秦始皇在统一后,曾五次外出巡游。碣石刻石是在他第四次出巡时,由李斯小篆书写的。从第二次出巡,他就开始刻立石碑,在邹峄山(在今天的山东邹县)、之罘(在今天的山东荣成)、琅邪(在今天的山东诸城)、会稽 (今天的浙江绍兴)、泰山、碣石等处。当然石刻主要内容就是谴责六国过去的黑暗统治, 歌颂自己的统一功业,宣扬自己的威德,由于秦始皇推崇法家,所以刻石也是申张秦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有详细记载: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

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

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

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前九句押一韵(息 、服 、域),后十几句押一韵 (阻、抚、序、所、矩)。另外从韵句结构来看,也正好是阙三韵九句。这种四言诗体也奠定了石刻铭文体式,对后代碑志铭文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颂文开篇交代始皇帝出兵是诛灭无道,然后叙述六国的扰乱是有赖始皇平定,称赞了秦始皇"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的功业,描绘了"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的歌舞升平的景象。当然史记接下来也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看到没有,除了记录功绩以外,还是要顺便求仙长生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秦始皇东巡刻石的原因并非为了求长寿药那么简单。十年时间,我们所熟知就有七次刻石,这也不会是帝王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代表了国家意志。我们分析这些名山胜迹的地点,可以看到很多石刻都是在楚国、齐国,这也是秦始皇最后攻灭的两个国家。这些地方刚刚经历了动乱,所以石刻有安抚民心的政治目的。秦始皇就是要通过这样立石、刻石的形式,向这些地方的人民宣传,你们过去君王的统治是暴逆无道的,我秦始皇筚路蓝缕,为大家做了很多的功业,让你们过上了好日子。你们也应该感恩而不是反对我。所以这里面刻石,有非常现实的政治意义和教化的作用,同时还是在进行文化的整合,并且写的是小篆,这就是书同文。

在秦始皇统一之初,秦始皇与儒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紧张。秦始皇在泰山下还曾召见齐鲁儒生博士七十人。刻石为颂还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彰显了儒学重礼和重视文本的传统。通过刻石颂秦德,也确立了石刻成为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形式。碑文也很押韵,让人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要求仕官贵族传承通晓,更希望平民百姓口耳相传,此外,我们观察秦七刻石的立碑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之罘、碣石、琅玡、会稽就是有名的港口,可见秦始皇希望碑文不仅在国内能够传颂,还能够威震海外。体现了传播与教化的功能。

三、公共教育——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可以说是一部官方的石质教科书。内容为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熹平石经制作于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历时九年完成,立于河南洛阳的太学门前。太学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就是太学所在地。这里的石经可不是放在室内,而是立于太学门外,起到了最大程度的公共教育的功能。

是由蔡邕牵头,经学家一同完成的。《后汉书 蔡邕传》还记载,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熹平石经落成之后的场景,像不像一个重量级的博物馆开馆了。大家奔走相告,盛况空前,全城轰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洛阳太学门外,认真观看研习熹平石经;儒生在石经前抄写与校对自己的经书文字;博士官在此讲授儒家经典;儒士们于石经处辩论交流经书内容与体会。熹平石经完成了搜集、整理、展示儒家经典著作,并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供人阅读研习。它的所具有的公共教育功能,呈现出博物馆的雏形。

从此并非只有官宦博士才能观看经典原本,读书人都可以至此将自己的经文与石刻对照,订正偏误。也无需为了经典的字眼、引据而耗时争辩。学习、考证、考试、皆以熹平石经为正本,这为儒士专注且深入的研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读本。由这部中国最早的儒学石刻本在其特定历史时空中所发生的事件与文化现象来看,具有博物馆公共教育的重要功能,为中国碑石类博物馆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这部中国最早的儒学石刻本在其特定历史时空中所发生的事件与文化现象来看,具有博物馆公共教育的重要功能,为中国碑石类博物馆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熹平石经所立之时,已经是东汉末年了,虽然为教育、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惜没过多久就是董卓之乱。董卓烧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就遭到了破坏。此后,熹平石经屡遭劫难。到了北齐迁都邺城,将石碑从洛阳随车载往,可在半路河岸坍塌,车辆连同石经掉到河里,运到邺都的石经已不到一半。隋朝开皇年间,又从邺都运往长安。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历经了数次的浩劫,已几乎毁坏殆尽。后来民国时候太学旧址也出土了残石,这些重要的碑石残片也极为宝贵,人们因此来以校勘经文、研究书法。

四、中华原典——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的诞生和熹平石经产生的背景很相似,在这个文化典籍传抄刻印过程中,文字总难免会有讹、脱、衍、倒等错误,讹是指错字误字、脱是指漏字、衍是指增字、倒是指前后次序颠倒。最严重的可能四种错误都有而变得面目全非,因此有识之士需要整理校勘这些经典,供天下人学习。

唐太和四年(830),郑覃上奏唐文宗:“经籍讹谬, 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永代作则,以正其阙。”这个申请的项目得到了皇帝的获准,郑覃升任尚书右仆射兼国子祭酒,尚书右仆射是宰相之职,国子祭酒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部长、大学校长之职。郑覃以唐朝行政与文化最高官员的身份主持石经的刊刻建立工作。皇帝又诏命经学大师贾公彦、孔颖达等人订正群经,从太和七年,这项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宏大的工程就开始了,到开成二年完成。依次计有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 2种儒家经书,后清康熙三年补刻编入孟子。开成石经总成儒家13部核心经典,浓缩了儒家思想文化精华,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华文明的原典。

集儒家经典之大成的开成石经的内容。回到博物馆的视角,无论是开成石经,还是秦始皇石刻、熹平石经,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美文物,选择最珍贵的材料,复杂的工艺,高超的制造技术,由私人收藏占有,从而彰显所有者的趣味与财富权力。秦始皇石刻、熹平石经,开成石经,在其特定历史时空中所发生的事件与文化现象来看,对应了“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收藏、传播、教育、展示的博物馆重要功能,为中国碑石类博物馆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部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开成石经仿佛一部文化碑石的磁石一般,后世历代碑刻、书迹汇聚于此,不断丰富这所博物馆的藏品。以开成石经搬迁并陈列到西安碑林为标志,奠定了西安碑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艺术史、书法史上的地位,成为了中国古代博物馆的重要代表。

五、文化脉络——西安碑林

开成石经、石台孝经都是在唐朝完成的,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遭受战乱,昔日繁华的都城已不复在。在这场浩劫之后,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便于防守和管理,对长安城进行了缩建。这就导致了石经所在区域的国子监太学被划到了城外,石经也废弃在那里。在许多人的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郇陆续将这些碑石移到了城内的文宣王庙内,这是这些碑石的第一次迁徙。但是由于那里地势低洼,对保存经石其实是不利的。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碑石从“地杂民居,地势洼地”之所移到了“府学之北墉”——就是今天碑林的位置。这便形成了西安碑林。这一年,即1087年,被官方定为西安碑林的创建时间。

崇宁二年(1103),虞策将府学完全迁至碑林,并再次对碑林、府学、进行了重修与扩建。此时碑林与府学、文庙在同一场域空间,成为集博物馆、高等学府、儒家教育、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于同一场域空间的文化综合体。

碑林建成后屡经战火、地震等破坏,比如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关中发生大地震,据推测震级在8级以上。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华州又地震。这种强烈而连续的地震,使碑林损失惨重,部分珍贵的碑石扑倒在地,断为两截。但是古代各级官府官员、民间人士不断对碑林进行修葺,复立倒地碑石,修整摹刻受损石经、补刻重要石经,整理藏石,并且重新规划布局并扩建碑林建筑,不断增加碑林收藏,并派员专人专司进行管理并限制拓碑。所以我一直觉得,只要我们的文脉不断,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与磨难,我们文化的载体——从古至今的博物馆都会以更好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展现巍巍中华文化的魅力。

六、结论

秦始皇石刻、熹平石经、开成石经、西安碑林,这是从具有记事传功与公共教育的功能,到呈现出博物馆的雏形,再到发展为系统完整的碑石类博物馆这样一个形成过程的历史轨迹。博物馆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秦始皇东巡刻石,是自觉的将石刻作为一种礼仪和权利宣示于天下的形式,来扩大其政治、文化的影响。熹平石经作为最早的经书,向世人公布儒家经文范本,传播了儒家思想,为学者平息正伪纷争,为儒士专注且深入的研究提供可能。同时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起到了纠正别字,维护文字的统一的作用。碑林从建立一开始就是完整意义上的碑石类专题博物馆,并在其后的不断收集藏品、扩建过程中成为承载中华文化的书法艺术的重要博物馆。

猜你喜欢
太学刻石碑林
The Changes of Chinese Painting Tool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
谈秦七刻石
西安碑林
游青田东方碑林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开封行吟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嵇康·绝响
重建祖屋之刻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