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莉 施琳洁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干部教育培训要注重培训方式方法创新。根据培训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改进方式方法,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方法运用的示范培训。推动国家级和省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案例库建设。探索运用访谈教学、论坛教学、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方法。”党校应根据《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深入把握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
行动学习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促进形成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方法。为顺应现代培训的发展趋势,国家行政学院从2006年开始将行动学习法应用到中、高级公务员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指导下,太原市委党校从2017年开始,陆续在主体班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行动学习项目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2017年4月开始,太原市委党校在主体班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行动学习项目教学。先后在青干班、中青班、县处班、师资班开展了以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水平为主题的行动学习。贯穿培训全过程的行动学习,促进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1.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干部教育培训要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
问题导向是对干部学习的新要求,也是对党校教育培训的新要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将解决干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培训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将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检验干部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使得干部学习真正成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行动学习的特点恰好与这一要求相耦合。行动学习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团队学习,可以达到群策群力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
2.提高工作技能,掌握行动学习的流程、方法与工具。行动学习有六大核心要素和七个关键步骤。六大核心要素分别是:问题、团队、催化、反思、承诺和行动。七个关键步骤是:确立主题——成立小组——召开启动会——结构化研讨并制定方案——执行方案——总结与评估——固化与推广。行动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学员围绕一个行动学习主题,成立7—9人的学习小组,在催化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学计划和流程安排,通过定期集中的小组研讨和分散的社会调研,体验行动学习的流程和模式,掌握行动学习的方法和工具。行动学习是一个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有效流程、方法和工具。同时,行动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培训理念,在群策群力、民主决策、团队建设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党校通过将这样一种全新的培训方法和理念传递,能够帮助学员开阔视野、转变作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帮助学员掌握一种全新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提高工作技能、增强工作本领。
3.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员学习主体性。为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党校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新的教学模式。行动学习从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出发,紧紧围绕“用”,将“用”与“学”整合起来,能够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成人学习理论研究表明,成人学习的效果与他所关注的问题正相关,他对所学习的内容关注得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在行动学习中,学员是真正的主体,教师只是起辅助作用,教师在行动学习中被称为催化师或促进师,教师的任务在于为研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个氛围当中,启发引导学员以更有效的方式对话、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为问题的解决贡献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党校的行动学习借鉴了国家行政学院和广西、辽宁等省(区)党校开展行动学习的相关经验,结合党校实际,开创了“学习+调研+结构化研讨”的适合党校主体班的“嵌入式”行动学习模式,在学制两个月的主体班当中设置了为期六天左右的行动学习项目教学,引导学员围绕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学习、调研和研讨。(以2018年秋季青干班行动学习项目教学为例。)
1.确定主题,启动项目。依照行动学习选题标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原则,我们把“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确立为青干班行动学习主题。项目围绕这个主题,经过小组研讨,形成了“1+4”的课题体系,即以“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总课题,突出总书记为山西提出的经济转型、三农问题、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任务,提出了“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乡村产业发展研究”“城市基本医疗保障研究”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四个分课题。
2.组建小组,任务分解。确立行动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7~9 人组成。每组设组长1 名,联络员、记录人、发言人若干名。每个行动学习项目小组配备1 名催化师。催化师是一个对内容中立的过程设计和引导者。在行动学习中,学习者是真正的主角,催化师的主要职责是把控研讨的过程,营造一个氛围,引导学习者以更有效的方法思考问题,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对话和交流。
启动行动学习项目。明确目标任务和小组分工,并开展行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和相关专题知识培训。比如我们安排了“行动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课,对行动学习的基本理论、流程和工具进行了专门辅导;安排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为下一步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工具开展课题研究做准备。
3.团队学习,形成方案。团队学习包括集中的结构化研讨和分散的社会调研两个环节。结构化研讨是行动学习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观点呈现、分享差异、思维碰撞,能够使个人更加开放,更加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并促进成员共同提高。行动学习小组集体研讨是在催化师的指导下,采取结构化研讨的方法,围绕分课题按照一定的流程、运用相关的研讨工具,从问题到原因、对策,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研讨。
社会调研与集体研讨交错进行是行动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行动学习开展研究的重要基础。各小组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自己研究的分课题确定了调研点, 先后深入综改试验区、市环卫局、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市医保中心、市中心医院、万柏林中心医院、娄烦、阳曲等地,就“旅游产业发展”“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医疗保障”等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学员们带着问题调研、带着问题思考,通过调研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深化了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研究解决问题提供实践依据。
4.方案评审,成果落地。在进行了充分调研、研讨的基础上,每位学员都提交了调研报告。催化师在行动学习后期同时充当了导师的职责,认真为每位学员的调研报告评审、打分,并提出指导意见。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调研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物化成果。学员共完成调研报告43 篇,提出建议40 多条,顺利实现行动学习项目教学的预期目的。
其中,部分观点创新、对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被党校汇编成册,提交给市委相关部门。有的调研报告还得到市委领导的批示。
行动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路径,对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具有实际意义。
传统的培训更注重“学”,而行动学习更注重“用”。行动学习以解决学员实践工作中的问题为抓手来拟定课程,通过集体学习、社会调研、小组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使学员既更新了理论知识,又解决了实践工作中的难题。行动学习克服了传统“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走过场”,“研讨跑题、大嗓门、一言堂”等弊端,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以学员为中心”,是现代培训的核心理念之一。行动学习是“自我导向的学习”,学员从学习最初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小组讨论、交流,分析问题,直至通过个体的反思和解决问题, 都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为学员搭建了一个系统的自我反思的平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干部也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需要我们的干部具备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行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推动工作。学员通过行动学习,提高了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构化研讨是行动学习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学员通过参与结构化研讨放慢了思维的脚步,运用垂直思维与水平思维相结合的立体思维方式层层梳理问题、剖析问题,最终获得对问题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行动学习通过抽调不同部门骨干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共同解决通过互相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为部门间的协作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员们围绕一个主题一起学习讨论。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大家既从各自的角度去研究问题,又注意倾听其他部门同志的观点和意见,相互启发,从而带动了部门间的协作。
行动学习对参与培训的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行动学习所聚集的课题,往往都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而这些问题也应当是党校教师着力研究的重点课题。教师依托行动学习进行深入的调研,反复的研讨,针对这些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必将在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上获得很大提升。
行动学习在党校推广应用的时间不长,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本身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尝试和推广。
第一,在现有培训格局下, 将行动学习“嵌入式”地安排于主体班的教学当中,并不能完全发挥出行动学习应有的效果。而党校主体班的学员一般是由组织部门调训而来,学员来自全市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大家的面临的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都不同。这就使得行动学习设定的主题很难与学员在自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相契合,使得行动学习的学习效果打折扣。
第二,受党校学时的限制,行动学习在短时间内很难在问题的研究上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的质量不够高。行动学习需要一个长时间不断反复的过程,从问题到实践,再到问题到实践,对问题的研究才能不断深入。党校行动学习受时间所限只能完成一次循环,这就使得问题研究的深度不够,研究成果的质量也很难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
第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行动学习缺乏自上而下的推动机制,得不到各方面更积极的推动和更广泛的应用。广西行动学习的成功经验表明,自上而下的推动机制是行动学习得以广泛开展的有力保证。行动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团队学习,与中青年后备干部成长具有较多的耦合点,可以在付出较少培养成本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对中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这样一个好的方法应该得到更多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使行动学习能够更广泛地运用于中青年干部培训当中。
第四,催化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培训技巧不足,师资队伍整体能力有待提高。行动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催化师对研讨流程的合理把控和对学员的正确引导。行动学习虽然是以学员为主体,但是催化师是保证行动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的必不可少的角色。但是就目前党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催化师普遍缺乏专业培训和训练,无论是对行动学习的理论知识还是催化技巧都缺乏系统的学习,不能完全适应培训需要。
在推广实践行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证行动学习的培训效果,避免形式化的危险,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行动学习要体现针对性,主题的设计非常关键。行动学习的主题不能太大太空,也不能离学员的实际工作太远。在行动学习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在调查研究或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合理确定行动学习主题。行动学习项目主题通常依据以下标准:一是重要性,选择对于一个地区、单位、部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二是紧迫性,选择当前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综合性,选择单个部门、单位难以解决,需要多个部门协作解决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四是可行性,结合实际,在一定的人、财、物和时空条件下能够解决的问题。
通过宣传推广行动学习,获得组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支持。首先是组织部门的支持。尽量能够争取组织部门在班次设置、资金支持、师资力量等方面给以更多的支持。行动学习最好是以专题培训班的形式呈现,参训者都是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相关人员,这样的人员构成有助于去研究解决一个共同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将研究成果落地,真正付诸行动,落实到工作中。其次是调研单位的支持。行动学习确定主题后,各小组要围绕主题开展社会调研,去相关单位走访、座谈,了解情况,这就需要获得对方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逐步建立行动学习学习制度、调研制度、考核制度、跟踪反馈制度、资料归档制度等,提高行动学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习制度。将行动学习的学习流程、研讨工具、小组研讨规则、角色分工、催化师职能职责等形成制度。调研制度。将行动学习的社会调研目的、意义、要求,和调研的时间安排、任务分工、调研的形式和内容、调研纪律等形成制度。
考核制度。学期末对学员完成行动学习的基本情况进行考核,作为党校对学员的考核重要内容。考核内容包括:调研讨论情况、完成调研报告情况、提交意见建议情况和综合表现。
跟踪反馈制度。学员结业以后,要对学员落实行动学习的情况跟踪调查,并形成反馈报告,确保行动学习成果落地。
资料归档制度。配备行动学习催化师助手,对每次小组讨论形成的书面资料,比如:梳理的问题原因、绘制的鱼骨图、形成的对策建议以及制定的实施方案等进行整理,汇总成文字记录,归档并录入电脑,作为今后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
催化师组织行动学习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应该给催化师搭建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催化师到广西等地区学习先进经验,采用“跟班学习”的办法,通过亲身体验亲身实践,全面学习掌握行动学习的流程和工具,学习催化师的培训技巧,切实提高催化师组织行动学习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