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认同培育问题思考

2019-01-26 20:30孙晓梅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孙晓梅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四个自信”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又由于文化作为融于民族血脉之中的精神和灵魂,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精神支撑作用,因而发挥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强调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文化认同的重视和培育,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中的两个重大命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把握好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的内在关系,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与辩证关系

(一)基本内涵

文化认同,是群体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形式、文化规范、文化价值的肯定性体认,是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开来,使个体成员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群体归属感,从内心认同本民族的主体文化,行动中支持并自觉弘扬本民族的主体文化。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更是民族共同体延续的精神基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通过认知、比较、继承、批判等途径,把握文化发展历史,熟知文化发展内容,在达到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的传统和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对自身文化的未来发展做出理性判断,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文化观。只有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才能在文化发展中获得坚守传统的从容和转向现代的勇气,才能在文化比较中坚定自己的立场。

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概念的比较上来看,文化认同侧重于对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的认知和归属,文化自信侧重于认同基础上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和功能作用的发挥。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作为文化建设发展问题的两个方面,文化认同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使文化自信更有底气;文化自信又能够增强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使文化认同更具方向。

(二)辩证关系

1.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文化认同作为当代政治哲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虽与政治认同不完全一致,但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最深层的基础,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影响深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丧失文化认同,那么共同的精神家园就会失去文化的根基和底蕴,难以形成文化优势;如果没有对中华文化普遍而广泛的认同,文化自信就会失去根基和内核,成为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三大文化”的认同,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对“三大文化”充满肯定与珍惜,并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认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才能对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建立起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2.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终极追求

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自信是指人们适应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心境,能够用自身所掌握的有限经验从容应对陌生环境的挑战。当自信的对象指向文化,就构成文化自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认同从本质上讲就是价值观的认同,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价值观的自信。文化认同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群体归属感,从内心认同本民族的主体文化,行动中支持并自觉弘扬本民族的主体文化。然而,仅仅停留于认同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价值始终抱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对自身文化的未来发展做出理性判断,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发展环境中从容应对挑战。因此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终极追求。

二、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文化问题的研究具有时代性。20世纪末21世纪初,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美国霸权主义的极盛转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更加突出,在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文化和文化的竞争,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命运的更有长远性、决定性的因素。而文化和文化竞争的核心,几乎始终是围绕着“文化认同”场域展开并深化的。“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并存是全球化时代的基本悖论。一方面,全球化总是试图消解和瓦解各个国家的文化与特色,达到全球同一性,文化认同与文化焦虑也因此成为当代民族国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在促成全球性生成的同时,也促使民族文化在与他者的对比中,凸现和强化民族性,酝酿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竞争。”[3]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也认为:“现代性促使人类社会的时空被不断重组并导致抽离化机制的不断拓展,传统社会所固有的制度特质变得极端化和全球化,进而使得社会生活的本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4]传统社会中人的认同空间都比较狭小,而全球化时代因为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区域的、性别的、阶层的等等多重交叠,文化认同形式更加复杂。因此,民族的文化认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

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趋势:“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制造出一个世界。”[5]100多年过去,全球资本主义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世界市场,资本的势力已经渗透到许多以前未曾商品化的领域,尤其是文化领域,这就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表现为某些大国(如美国)文化在全球中不断成为支配性的主导文化模式,它们不断冲击人们的认同形式,使得弱小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得不放弃,造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变得淡漠,同时也使得全球文化不断走向单一化和同质化。1991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麦斯威尔空军基地战争学院的演讲中称新世界秩序是“我们的成功带给我们的责任”,“用来界定这个国家的,使我们成为美国人的,不是我们与一块土地的联系,也不是血缘的纽带。我们之所以是美国人,是因为我们都忠诚于一个信念,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必须获得解放”[6]。以美国为首的文化帝国主义把自己文化的特殊性论证成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向全球推广,来确立自己宽容、平等、自由的大国形象,甚至向某些“不听话”的国家施压。同时,从其他文化中吸收不同成分,把它们融合进自己文化当中,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核心,然后将它们进行创作再出口,以此获得其他国家和人民的认同与归附。文学、艺术、影视、体育、餐饮、旅游、节日等等,在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好莱坞、CBS、NBC、ABC等代表的影视文化与流行音乐,《财富》《时代》《国家地理》《花花公子》、科幻小说为代表的通俗书刊,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为代表的餐饮文化,NBA、橄榄球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为代表的节日文化,迪士尼、IBM、微软为代表的游戏文化,等等,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当一些中国人在看着好莱坞大片、吃着炸鸡薯片,把消费麦当劳、肯德基作为一种“文化”“格调”和“优越感”时,被“格式化”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舌头,更是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

(二)媒介帝国主义的控制

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统治”的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电子传媒技术进一步推进了全球化的趋势,加速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和扩张,催生了文化生产和传播上的新殖民主义。互联网正在制造着全球一体、天涯共此时的“想像性共同体”[7]。从语言上看,网上信息资源中英语占据了84%,而中文不足0.4%;从网址和信息源看,70%左右的互联网网址出于美国,80%左右的网上信息由美国发布;在信息流量中,超过2/3来自美国。另据统计,全球近3 000个世界性大型数据库的70%设在美国,全球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终端,有94个在美国。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作为四大通讯社,每天发出的信息占全球国际新闻的80%以上[8]。文化帝国主义裹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绚丽外衣,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等普适价值的旗号,通过电子媒介技术统治,确立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悄无声息地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克林顿曾宣称:“要开辟一个新战场,其目的就是用西方价值观统治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9]美国社会学家赫曼与乔姆斯基也说过:“美国新闻或多或少地带有‘反共’的味道,‘唯意识形态论’不仅始终主导着对发生在社会主义‘敌国’的所有新闻诠释,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威胁与恫吓‘敌国’的途径。”[10]一直以来,西方传统主流媒体对中国报道采取“问题报道”和“冲突框架”,而“竞争框架”和“威胁框架”成为中国崛起背景下国际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另一新闻框架,表现为对中国人权问题指手画脚、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横加指责,进行妖魔化报道[11]。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电子媒介技术对我国文化安全与建设进行着一系列破坏活动,如采用政府暗中资助慈善机构、基金会的形式,建立各种中文网站,培养“大V”“公知”,雇用“水军”“写手”,组织一些“法轮功”和民族、宗教极端势力等进入媒体舆论场,采用聊天室、网络帖文、电子邮件、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恶搞英雄、诋毁伟人、诋毁中国历史,传播伪科学,力推环保恐怖主义,打击中国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攻击中国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中国,瓦解政府和执法机关的公信力。甚至运用西方理论、概念、方法总结中国经验、中国对策和中国问题,渗透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美化西方、唱衰中国。如此种种,使很多中国网民对西方文化产生认同感、亲近感和信任感,造成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这对中国网民自身文化认同构成严重威胁。

(三)文化多元主义影响下的文化认同迷失与焦虑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影响下,我国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思想多元多变,我们从保护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必然强调拒斥文化帝国主义,倡导文化多元主义原则,但文化多元主义也造成了文化认同焦虑和迷失的问题。第一,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恋自负。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优越感,主观盲目地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和信仰都是正确的,并觉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优于其他民族,所以固守自身的文化方式而盲目排斥或压制其他文化,这是一种文化的保守主义。第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否定。表现为在简单认同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采取一种虚无主义态度,通过“自由的和奴隶的”“进步的和保守的”“蓝色文明和黄色文明”“洋和土”“传统和现代”等种种比较,把各种积极的、成功的、深刻的文化性质都归属给西方,而把丑陋的留给自己,产生以己为耻、自我贬损的心态,从而形成自我折磨的身份迷失,丧失自身的文化认同。第三,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接受。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激进主义,表现为在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产生认同感,甚至是亲近感和信任感,西方的自由化、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颓废主义等思想也造成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产生错误思想倾向。第四,在跨文化交际中恪守思维定势。表现为依据过往所贮存于大脑中的书籍、民俗、文化意识以及社会文化信息等,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以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偏见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甚至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文化冲突的产生。

三、文化认同培育的路径选择

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种美的生活方式,达到以文化人的最终目的。一个民族只有觉得自己的文化是美的,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优雅的,这个民族的文化才会有生命力,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1],这从理论上阐明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指导思想。“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只有立足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增强文化认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形式、文化规范、文化价值和发展前景,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才能奠定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马学为体: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创新中增进文化认同

任何时代都必须要有与时代特征相符合、与民族特征相对应的文化理论,同时对文化实践予以指导,对实践成果予以凝练,才能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进步,社会主义文化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文化在近代以来的国运沉浮中艰难发展,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明显底气不足,在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中逐渐丧失了自信,甚至有些人自我否定,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自此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具体的、历史的结合中不仅获得了新生,更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就在于中国具体的文化实践,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的凝练都是对文化实践的科学总结。实现理论创新,就是要依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因为理论只有与时俱进,及时真切反映实践活动的变化和结果,才能保持它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凝聚作用,最大限度地被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

(二)国学为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历史教育中增进文化认同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儿女在世世代代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也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更是个人修身立德、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些宝贵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伟大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中华民族能够走向繁荣走向富强走向复兴走向辉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13]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深刻理解中国历史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才能汇聚增强文化认同的精神滋养。进行历史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教育的载体,包括教科书、哲学社会科学经典著作、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及文物、典籍,同时更要理解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三)交流互鉴:化解文化冲突,抵制文化霸权,在推动文明对话中增进文化认同

全球化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交流和竞争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外域文化与本土文化必然要相遇、交流和碰撞。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现代化的过程是西方文明给世界带去了现代化的福祉,而非西方世界反倒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强大起来,成为挑战西方中心地位的威胁。要延缓西方的衰落,保卫西方文明,他给出的方案之一就是抵抗世界其他七大文明(主要是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7]。必须清醒地看到,“文明冲突论”并非是对人类文明的理性、公允的思考,而是霸权主义对敌人的自我想像和自我警醒。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简单、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差异性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14]每一种文明、每一种文化,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人们的智慧之美、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各种文明和文化本没有冲突,要有欣赏美的眼睛。近年来,中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文化发展战略,与世界各国在文化、教育、旅游、卫生、体育等领域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与世界各国不断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实施经典互译计划和影视交流合作计划,打造智库合作网络,特别是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正在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大国胸襟,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大国气魄,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综合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提高文化实力中增进文化认同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述了资产阶级由于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使资本主义文化具有了世界意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5]文化帝国主义和媒介帝国主义的扩张威胁,离不开强大的经济科技支持。中国近代以来国力衰落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为落后和贫穷丧失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甚至转向了文化自卑和自我否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实力的增强成为中国人自信自豪的客观依据。当然,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文化建设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必须坚持综合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提高文化实力中增进全体人民的文化认同。一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好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把握文化发展正确方向,将党对文化建设的全权管理转移到党抓主流意识形态和对文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引导上来。二是要改革文化领导体制,重视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选好配强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指导,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实现国家文化管理体系的重构。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解决文化发展到底为了谁的问题。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创造出更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发展成果,发挥文化的最大正能量,奠定文化认同的群众基础。四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作品创作,实现文化作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文化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增强文化认同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创作中的引领功能,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重视主流文化的创作,抵制庸俗文化,让优质、原创、健康、有益的文化作品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兼容并蓄地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活力,增强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增进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五是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壁垒和条块分割,消除阻碍文化市场发展的各种障碍,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推动政府用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提高文化管理水平。六是要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加强国际一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依托网络技术和传统文化优质资源,推动中国书法、古典诗词、中国画、陶瓷、武术、戏曲等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以网络技术和传统主流媒体为依托,加强国际一流媒体建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和文化宣传阵地;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从传播内容到传播渠道、从传播平台到经营方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传播体系,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