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俐梅
(中共庆元县委党校,浙江 庆元 323800)
乡村振兴战略概念的提出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要优先发展的战略提出加以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我们在新时代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基本遵循。重视农业的发展,只有关注农村农业,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三农”问题是我党重视的课题,历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振兴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只有将“三农”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农民与农业三者之间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论断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准确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口和突破口,尽快补足“三农”的短板。当前,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振兴战略基于功能大循环农业理念,能够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多的创造条件。
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系统和农村生活系统中产生废弃物、污染物不断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行循环链接,可以充分发挥高效有益的自由微生物的作用。这不仅能治理土壤污染,还可激活土壤的活力,使其成为一个健康的生命体,促进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优质、健康、美味。不仅能保护和优化绿水青山,还可创造金山银山,具有民生之本、生态之根、健康之源的重要作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具有将循环链、价值链、创新链、生物链四链合一,融合发展的效应。坚持“以循环经济为原则,以创意经济为引擎,以服务经济为纽带,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政策机制为保障”,必将实现三个效益的共赢与提升。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治本之策。它突出了生态环保、突出了绿色有机、突出了健康安全、突出了节约高效、突出了创意创新、突出了民生之本。
庆元县政府根据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适合发展目标,以“生态立县”为基本理念,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保证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形成“产业富县”。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县经济的发展,在构建旅游产业时,要将市场面向世界,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既符合“开放兴县”又与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生态发展理念相吻合。基于发展目标,并结合县域的实际情况,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
环境问题一直是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问题,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对于生态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进一步打造农旅结合的产业,就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将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称号保持住。绿色农业的实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较强的重要作用,同时应该更加注重乡村人民的环保意识的培养。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庆元县乡村人民对环保理念的认识,能够减少自身行为给生活环境带来的负担。同时县政府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我县发展理念,打造新农村。
综合实力的提升,需要进一步保证农业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并以此为前提开展高质量的农业生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动能的使用要进行优化,发展新动能,并与旧动能结合使用,才能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比如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种子提高农业产量,同时利用新兴产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由此来看,提高庆元县综合实力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利用新型技术创新,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庆元县委县政府指出要进一步实现“生态立县”,需要大力开展绿色农业,只有保护环境才能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基于“三农”开展振兴战略工作,才能进一步有效解决农业、农民、农村三者之间的矛盾。要想发展生态农业,需要按照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要求,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才能构建乡村美丽环境。由此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对“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具有促进作用,以庆元县为单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比如县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县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人民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为构建美丽庆元县做出一份贡献。要想进一步实现庆元县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利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理念开展多种新型产业,将庆元县经济与生态有效融合利用环保理念开展农业,并与旅游业有效融合,利用丽水市的环境与文化打造庆元品牌。首先丽水的生态优势较为明显,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庆元县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将乡村振兴战略准确落实。其次是文化内涵,丽水市中包含较多的传统民间工艺,历史文化背景较深。最后是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设旅游产业,基于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理念,促使绿色农业的发展。庆元县是丽水市一部分,要想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利用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
乡村振兴要把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核心问题来抓。产业兴旺、百姓有钱才是硬道理。庆元要根据县域资源做强农业主导产业。食用菌、毛竹是庆元传统产业,占丽水4 条全产业链的2 条,占全省36 条全产业链的5.5%,产业优势明显。要做强食用菌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提升。要抢占四大高地,抢占食用菌精深加工高地,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抢占技术研发高地,引领香菇产业技术菌种研发驯化前沿,提升业内技术话语权。抢占市场集聚高地,主导香菇产业定价权。抢占香菇品牌高地,提升香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农业发展要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转变。传统香菇种植从菌种生产、菌棒加工、出菇管理整个生产流程及环节均单家独户完成。现代种植实行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既节约生产成本、产品质量控制、又利于技术提升。实现传统香菇种植向现代种植变革是产业提升的必然选择。从数量扩张向优特品种的转变。在全国绝大部分县市精准扶贫政策追求数量扩张的大背景下,庆元香菇必须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从单一技术输出向菌种、设备及原材料等多元输出转变。加大庆元香菇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组织化程度,实行政府有组织的对接输送,力求技术输出的同时,带动食用菌原材料输出。
要做强毛竹产业,实现富民增收。庆元是重点毛竹产区,现有42万亩竹林,毛竹蓄积量达6300万株。2016年产值33.12亿元,年均增长18.2%,采伐竹材2088万株,鲜笋近2万吨,农民人均收入来自竹产业为4712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成以上。要积极做大高山果蔬精品农业。重点是甜桔柚和高山蔬菜。努力培育林下经济—中药材、花卉等新兴产业,将其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黄精1400 亩、三叶青200 亩。要把引入工商资本,实现农业一二三产融合作为庆元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能人下乡进村。海拔800 米高山台地、1000 米以上乡村作为农旅招商的重点。以高海拔避暑体验、高品质农产品提供为核心,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田园综合体。
1.“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于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要想进一步实现“开放兴县”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庆元县农户技术能力的培养。随着绿色农业的出现,采用更多的新型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创新。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促使县政府更加重视对农户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的发展。由此在庆元县基于互联网开设电商平台,为农产品的销售拓宽渠道,需要更多的农户参加到网上销售中。政府建立相关的人才培训机构,才能有效增强农户的专业技能,进而保持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庆元县基于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理念,加强对庆元环境的建设,促使农业的快速增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庆元县的劳动力增多,促使农业经济的增长。
2.救助扶贫政策的推行。庆元县应该大力推行扶贫政策,才能保证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活,同时还应该发放保障金,减少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负担。针对农村老龄化人口,需要设立相关的养老保险制度,才能进一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同时还应该设立相关的医疗保险,减轻农村人民因疾病伤害带来的家庭负担,进而保证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要想在庆元县开展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基于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要求,对农业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方面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还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庆元县的环境打造农旅产业。由此只有利用清洁能源,建立生态农业,从而保证农业的稳定增长。为有效建立美丽庆元县,需要政府进一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理念,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