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与新中国的历史逻辑

2019-01-26 16:45奚洁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特色

奚洁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 201204)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及其70年辉煌成就和历史轨迹,深深地刻上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印记。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伟大创造力的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自信、满腔的革命热情、非凡的创造智慧,领导人民在中国创建了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辟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与时俱进地彰显着她的首创精神和伟大创造力,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巨大而深刻、深远的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和伟大创造力直接催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并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所以,我们今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需要深入研讨中国共产党伟大创造力的精神之源,需要探讨新中国诞生的前因后果。这个精神之源,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这个前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创建及其品格特征和人民军队的历史功勋;这个后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性飞跃。

所谓首创精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创建精神中精辟概括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它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引领性特征,是我们党伟大创造力的灵魂、核心和精神机制。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力,本质上是一种政党领导力,特别是首创领导力,就是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政治性、战略性、全局性,体现了和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与时俱进的改革锐气、以民为天的价值立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和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就是立志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

政党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旧中国是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进程,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形态进入近代社会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强国道路,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势力纷纷成立自己的政治团体或政党组织,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尽管孙中山先生创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但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未能真正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

面对如此困境,要不要、敢不敢和能不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当时一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作出了历史的回答。他们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刚刚兴起的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使人类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同尽管人数不多,但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方式的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以往任何政党都不曾有过的崭新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为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转折点和重要里程碑。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1514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发展壮大的首创性特征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开创性意义在于:一是开创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国家,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工人阶级的数量不多,但只要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同样可以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先例。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1]1515二是创造了一个长期在农村环境中奋斗的党,以反帝反封建这个资产阶级革命目标为主要任务,其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2]605的党,并且其党员成分又是以农民等非无产阶级的成分在党内占大多数的党,同样可以保持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成功实践。由此也产生了第三个首创性的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即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党建思想和理论原则。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初步回答了在党员队伍以农民成分为主的情况下,如何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1935年12月,瓦窑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进一步强调:“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标准。应该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把许多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3]549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又指出要把掌握思想教育作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的政治工作原则,其重要性在于“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4]10941981年6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创造性地成功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5]46这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四是“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5]46-47包括延续到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党建学说,不断地增强着党的自我纠错和修复的能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自我革命能力和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坚韧性,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4]1094使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党的自我领导力在革命性的锻造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增强。

二、创建人民军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催生了新中国的诞生

马克思曾经说过:“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6]861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党领导创建人民军队及其革命战争的胜利,催生了新中国的诞生。正如毛泽东强调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4]1074

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也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内在精神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党“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5]43“并且创造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5]41即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毫无疑义,新中国的诞生,就是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果。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也是人民军队创建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指出:“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7]所以,人民军队的创建,首先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士兵武装起义和农民武装暴动结合而成。这不同于苏联红军主要是由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时,以工人为主体的赤卫队以及沙俄旧军队中觉醒的革命士兵所组成。尤其是,这支人民军队是长期处在艰苦的农村环境中,在残酷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逐步壮大起来的忠诚于党的无产阶级的人民军队,因此,其成长史也不同于苏联红军。其次,这支人民军队有完全区别于中国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这就是“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的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政治制度,就是毛泽东曾经指出的“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2]547就是从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到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等一系列独创性的治军理念、治军方式的不断创新变革。最重要的是“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7]而苏联军队到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前夕,已经“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8]其三,这支人民军队决不是单纯地为着打仗的。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就强调:“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9]86后来,他又强调,我们的军队,一方面要打仗,一方面要生产,“我们的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再加上做群众工作一项本领”,[4]928那么,我们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因此,这支人民军队在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中,一是成为党的革命理想、奋斗目标、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播种机,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二是成为我们党建设和巩固农村根据地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政治支柱,直至建国后,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坚强柱石。其四,这支人民军队创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等一系列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最终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习近平指出,这个伟大的历史功勋,就是以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以鲜血和生命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牢固根基;就是积极投身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作战,打出了国威军威,为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提供了坚强后盾;就是积极投身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有力服务和保障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7]这支听党指挥、忠诚于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军队,是建立新中国以及我们伟大祖国70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坚如磐石的忠实护卫者。

三、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国家治理制度的总设计师

我们要建立的新的人民共和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谈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问题。所谓国体是指国家体制,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政权构成的形式。毛泽东强调,总体原则是既不能照搬苏联的苏维埃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议会制。所以,新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在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备阶段,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相结合,并根据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在陕甘宁边区等若干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经验,对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基本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整体设计。据此创建的新型的人民共和国,显然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苏维埃国家,也不是把若干个解放区政权连成一片那么简单,而是一次把新国家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外交政策的原则等基本框架进行系统创设的历史性飞跃。新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的设计体现了原创性、首创性和独创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经济制度上,主张多种经济成分共存,但国有经济是起决定作用和领导作用的。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规定“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10]7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国有经济的领导地位,将国有企业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1]不动摇。

在政治制度上,设计了多项开创性制度。一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对此,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2]3习近平强调:“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13]70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二是创建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即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为基础,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又多党参政的世界上唯一的新型执政体制,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开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4]38三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就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15]702四是创建的基层民主制度,则是“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16]27

在外交政策上,从确立“一边倒”方针、“三个世界”的划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的建构,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观察世界、定位自己,根据时势的变化,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具有独创性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类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强调:“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17]

四、改革开放和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飞跃

人民共和国创立后经过了大约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经历了严重的曲折。1978年,当新中国历史发展“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8]11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再次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实现了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新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9]改革开放,不仅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上是首创的,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从未有过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改革开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及其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以党在以往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及其探索中留下的宝贵经验、奠定的物质基础为条件的。

改革开放深刻而全方位地改变着当代中国:

在理论上,科学而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时代课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在空间布局上,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到内陆,从国内改革到向国际全方位开放的历程。

在经济体制形式上,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

在改革开放的领域上,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全面推进。

应该强调,改革开放的首创性,就在于这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革命,恰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基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历史性飞跃。这个飞跃的理论突破口和原创性,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思想智慧,突破了长期以来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束缚和认识误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产生了重大飞跃,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0]373从而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手段结合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飞跃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阶段和必然环节,它可以是从量到质的变化,或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变化,也可以是在不改变事物性质的条件下事物内涵、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显然,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是指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伟大革命,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一场以渐进方式实现的伟大革命,是以社会主义社会自我革命的方式推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飞跃标志着新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发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高超的领导艺术,领导党和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4]8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70年,清晰地呈现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逻辑演进。

第一,创造性地以“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推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摆脱苦难、渴望自由、追求幸福,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始终心怀强烈愿望和执着梦想。习近平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相结合,创造性地概括为“中国梦”,以此鼓舞全党斗志,凝聚人民力量。为形成思想共识、情感共鸣和行动共进,他反复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它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21]10强调“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22]并告诫全党,“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23]

第二,擘画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9]8这张宏伟的战略蓝图承载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历史使命,建构了强起来的新中国继续前进的大格局,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智慧。一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为何要五位一体?“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24]实施总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25]二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总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26]17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7]三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注重从思想上、制度上谋划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28]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29]

第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二是开辟了社会主义新境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中国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全面的蓬勃发展,“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4]10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部署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文化强国、美丽中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强国强军战略,社会主义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14]11四是开辟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新境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14]9

总之,70年来,社会主义的中国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越贡献,将镌刻在时代的历史丰碑上。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特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