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邑县高度重视民生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在省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各级民政部门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第十四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整合资源要素,优化运行机制,构筑起新时代基层民生民政工作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临邑县始终将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引领民政事业改革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将民生民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县加强民生民政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推动五个加强、强化五个规范、实施五个提升”,强力推进加强基层民政工作落实。
强化政策保障。以《临邑县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水平的工作方案》为统领,出台17个政策性文件、5个社会救助制度办法,推出17项改革,构建起全县民生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的制度框架。
强化资金保障。不断提高民生民政事业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2018年以来,先后投资1.5亿元,建成22个民生民政项目,今年将进一步建设县殡仪服务中心、临南公墓、孟寺福利院、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民生民政项目。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民生民政改革成果。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对临邑县民政工作改革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
创新社会救助机制,解决救助分散、程序复杂问题。抢抓“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机遇,构建起以生活、特困、临时、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司法、慈善等10项救助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扁平化管理、信息化支撑、信用化追溯3项措施为保障的“10+1+3”大救助工作机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多维保障、多元共助”。一是搭建三级平台。县级层面,成立县社会救助中心,整合15个部门的36项救助职能,承办全县所有救助事项,监管乡镇、村救助业务办理。乡镇层面,成立民生民政办公室,承接95项民生服务事项,入驻民政、残联、扶贫等部门,每万人配备1名专职民政工作人员,方便困难群众就近申请办理救助事项。村级层面,优选102个中心村设立民生服务室,实现全县857个村全覆盖,由348名村“两委”成员兼任民生民政协理员,代办29项民生服务事项,做到“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程序、有标准、有明确职责”。二是落实改革举措。打破户籍地、居住地以及逐级申请限制,建立“村级申报、乡镇审批、窗口办理、县级监管”救助管理模式,实现就近申请、即时审批。被评为“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十佳优秀创新实践案例”,并被确定为“全国低收入人群经济状况研究项目试点单位”。三是实施急难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或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通过“百万专项救助基金”和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先实施临时救助,后补办手续,即报即批、实时救助,并推行持续救助。建立了县重度精神病人“阳光家园”托养救助中心,对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实行兜底医疗救助,现已累计救助精神障碍患者500余人次。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解决设施落后、管理弱化问题。一是坚持规范化建设。县级层面,新建了县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全县失能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并为农村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高龄失能老人、重度残疾人提供低偿服务;乡镇层面,建设5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层面,创新推行农村幸福院与儿童之家、村级卫生室联建模式,就近就地为“三留守”人员提供互助关爱服务。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通过“公建民营”模式,运营社会福利中心、兴隆福利院,破解了公办养老机构缺乏专业护理人员难题。通过“民办公助”模式,引入山东能源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运营阳光佳苑康复医院,推进“康、养、医、护”有机融合。
创新绿色殡葬改革,解决散埋乱葬、婚丧陋习问题。一是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建成县逸安公墓、董寨等村树葬公墓和145处村级骨灰堂;2019年启动建设县殡仪服务中心,规划建设11处乡镇公墓、160处村级骨灰堂,2年内实现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全覆盖。二是创新推进移风易俗。出台《关于深化婚丧礼俗整治的指导意见》,深化婚丧礼俗改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白理事参考公约,划定婚丧事宜操办标准,明确“十提倡十反对”,营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新风。三是大力倡树文明新风。按照“县出标准、支部组织、村民互评”方式,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和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以先进典型引领社会新风尚。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最具活力的乡村振兴样板。一方面,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出台《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试点意见》,在乡镇设立民生民政办公室等7个党政工作机构,设副科级的副主任,同时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等5个事业单位,明确主任为副科级,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被确定为山东省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单位。二是以基层党建“七位一体”为引领,由乡镇引导基层党支部与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建立良性互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三是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聚焦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助力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另一方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首创“四会一签”“党支部+理事会”等自治制度,完善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多网合一、四社联动等社会治理模式。围绕民生服务、经济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赋予村“两委”更多服务治理职能,使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深化村级民主监督。通过建设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更多服务供给;通过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打造最贴近民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通过工作机制创新,既实现了民生民政工作的精准高效便捷,又降低了行政成本。县社会救助中心的建立,智慧民生大救助云平台的研发,一门受理、一窗办理、一网通办的实行,有效解决了民生职能碎片化、信息孤岛化问题,实现群众进一门能办所有事,提升了工作效能,便利了群众办事。
通过工作理念创新,既让群众最大限度享受到民生民政政策,又树立了社会诚信导向。社会救助“肯定式”受理、“否定式”审查,革新了传统救助理念。事前给予申请人最大程度信任,实现应救尽救、及时救助。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加大了失信成本,有助于营造诚实守信、依法办事的社会环境。
通过主体作用强化,既增强了群众自治意识,又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让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强化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群众更加关心关注村居建设发展,更加维护党的政策方针,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切实增强。
通过探索改革创新,既加强了基层民生民政工作,又促进了全县整体工作水平提升。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创新实施,不仅全面提升了民生民政工作水平,而且改变了城乡面貌、转变了社会风气,也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更有动力、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