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付斌 孙迪亮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青年代表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其能否堪当民族复兴之大任,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定而科学的理想信念。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围绕着“为何进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如何进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基本问题,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就此作出许多重要的理论阐述,由此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观。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观,对当代青年高尚人格的养成与远大理想的树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青年出现了信仰迷茫、思想迷乱、目标迷失等问题。以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的大学生为例,大学生中表示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有四成,认为自己没有信仰或说不清楚自己信仰是什么的近六成;有四成多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是乌托邦,超过了坚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的比例;大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持认同态度的超过五成;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对中国未来发展信心不足。[1]这一数据折射出的事实表明,现在确有部分青年对自己的理想定位不明确、实现理想的动力不足,其重要根源就在于缺乏强大信念的支撑。因此,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而使其健全人格、树立崇高理想,不仅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1.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能够为中国梦凝神聚气。自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之日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根本追求和一切奋斗的主旋律。[2]中国梦作为习近平对实现民族复兴理想的形象凝练,其实现寄托在青年身上,“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3]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梦绝不是通过一代人的努力所能实现的,而是经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自我实现梦想汇聚而成。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进而为社会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每个青年都实现自己理想之时,由这些理想汇聚而成的中国梦也有望实现。这一切,均有赖于对青年进行富有实效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易言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能够为每个青年实现自己的梦想凝神聚气,进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在青年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之目的。习近平指出:“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在他看来,青年既要有正确崇高的理想,又要以坚定信念为支撑,扎实奋斗,处理好“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青年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首先达到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此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风尚,有利于达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进而使整个社会富有生机、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之,如果放松了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美好目标势必难以实现。
3.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坚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信心。“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与广大青年息息相关。习近平在谈到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时指出:“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 岁左右,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 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 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5]围绕“两个一百年”目标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能够使他们对实现这一目标充满信心,将自身的理想信念与之结合起来,立志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只要青年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他们从事的事业本身又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部分,自然也就坚定了对“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信心。
1.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健康成长的保护伞。青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壮硕的身体,更需要洁净的心理与精神。然而,目前有些青年偏重物质享受,人文修养和精神生活相对弱化,甚至出现了精神空虚、自闭甚至抑郁的情况。因此,确保青年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十分重要。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任何人都不能沉溺于物质享受,更不能安于现状、坐享其成,否则会造成个人的不断消沉乃至整个民族的停滞不前。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补足他们的精神之钙,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断发觉人生的意义。习近平这样勉励青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6]信念催生出梦想,梦想指引着奋斗,奋斗伴随着奉献。只有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使他们在理想信念指引下实现自身健康发展,享受有意义的生活。
2.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人生目标的指向灯。关于广大青年应如何树立人生目标,习近平这样寄语:“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7]这表明每一代青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谋划人生,使个人的成长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习近平强调务必对青年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他们的理想信念必须是有益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而不能是危害社会的、反人类的,绝不能像个别青年那样,虽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却用来做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违法之事。在此,须牢记习近平的“扣子论”:“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8]即是说,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人生目标的指向灯,引领青年的正确航向与健康成长。
3.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奋斗路上的强心剂。习近平对青年的勉励,不仅满含着他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也是他自身青年岁月的真实写照。习近平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并不断为之奋斗,终于成就今日之伟业。当代青年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艰难险阻,并因此导致犹豫、彷徨、消沉等负面情绪。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9]也就是说,每个青年的理想实现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通过顽强奋斗才能化解各种挑战与困难,最终体会人生奋斗之后的幸福。习近平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10]理想决定人生向何处去,信念决定能否达到目的地。理想是信念的前提,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产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信念是理想的保障,坚定的信念推动着理想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抛弃信念的理想是空想,离开理想的信念是单纯的执念。理想信念教育能够给青年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心灵的慰藉,使之在面对困难时不抱怨、不妥协、不放弃,从而成为人生路上的强心剂。
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上,认清“为何教育”是前提,明确“如何教育”则是关键。习近平指出:“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1]这就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设定了原则。“三个建立”是青年理想信念的根基所在,理应成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遵循。
1.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青年的理想信念是否是正确且崇高,首先要看其是否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上。2018 年,在“五四”青年节前夕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在论及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成长时特别强调“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2]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是建成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指向灯”。所有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都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养成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习惯,从而科学理性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同时,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去辨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敢于和善于同各种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2.青年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认为,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坚持问题导向,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空泛、盲目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无疑是当代青年理论学习之必需。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13]这启示青年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其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从中体认马列主义与中国发展实际的完美结合,体认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智慧。同时,更要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青年要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优良传统与先进典型。比如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要深刻学习这些精神的科学内涵并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尤其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要向榜样和先进典型学习,例如,学习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人民好干部的优良品质,从他们身上学会踏实、勤劳、奉献、爱国。这些优良传统和先进典型都是各个时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凝结的时代精华,不仅值得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而且对广大青年树立理想信念具有无可替代的激励作用。
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4]这一重要论述启示青年在树立理想信念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青年要正确认识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辨证关系,确保自己的理想信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符合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符合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使自己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份力量。同时,青年要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变化,据此调整自身的志向与行动。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5]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高质发展。当代青年要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凝神聚力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之中,进而助推自身及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2.对实现共产主义抱有必胜的信心。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观点,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人类终究要走向共产主义,这一方向绝不会因为资本主义的暂时繁荣和社会主义的暂时低落而逆转。青年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宜将目光放长远,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如果每一代青年都能在确立自己理想信念时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心,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积蓄力量,努力克服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那么,绚烂的共产主义之花一定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绽放。
3.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人类指引了光明的前途,社会主义中国正是在遵循这些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出了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规律,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内在统一的规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共产党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正是遵循这些规律,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和中华民族伟大而光明的前途。因此,当代青年在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历史规律时,其理想信念应就具有“中国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引下,深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之路,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习近平在参加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16]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现实国情决定着我们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样决定着青年应该如何树立理想信念。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7]具体而言,要抓好如下两个方面:
1.青年要立足现实,客观认识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体量稳居世界第二、增速最快、潜力最大的经济大国,现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尽管如此,我们目前仍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不高,与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依然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奋斗。这就启示当代青年在确立自己的理想目标时,不能太保守也不能太超前,要立足现实、科学理性,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与个人的实际情况,确立起最切合自己的理想目标,决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国情。
2.青年要放眼国际,具有世界眼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已经不像70 年前那样受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而是已经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在不断提升,特别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参与。青年在确立理想信念时要充分考虑国际因素,确保个人理想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助推中华民族的腾飞,也要有利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事业。对一些国际事务,青年应积极参与进去,让世界听闻中国青年的声音、感受中国青年的力量。例如,参加联合国定期举行的青年论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要通过多种途径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青年思想的活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理想信念教育途径的多样性。鉴于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年所处的主要环境,因此,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发力。
1.父母应当教导自己的子女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年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18]因此,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家庭是首要因素,是不可逾越、无可替代的起跑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父母应教育自己的子女正确处理国与家的关系,引导其立志为家庭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亦为整个国家共创美好未来。
2.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都是富有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的,那么,孩子一定会受其熏陶并萌生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父母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热爱学习、爱国爱党、信奉科学、积极向上,拥有良好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家风”,启迪孩子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树立理想、如何实现梦想,让孩子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一颗美好的理想种子,如同习近平强调的“扣子论”一样,父母应当指导自己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学校是大部分青年长时间的所在之地。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要经历16 年左右的时间,这恰好是从儿童成长为青年的必经阶段,也是其“三观”确立的重要时期。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习近平在讲到学校教育时强调:“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9]学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无疑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2019 年,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学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0]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保持对其身心的塑造和“三观”的指导,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要实现“思政课”这一“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去历史博物馆、革命英雄纪念馆等场所学习,使之在历史先进人物的熏陶下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之学会奉献和回报社会。
2.广大教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习近平强调:“2014 年教师节时我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4 点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1]习近平在两次讲话中都提到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并作为首要的标准与要求,说明他尤为重视此问题。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时刻注意以科学的理想信念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并在授课中适当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并且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青年终有一天会离开家门和校门,离开养育自己的“避风港”和“象牙塔”,进入到飞速发展、错综复杂的社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结束,反而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强化,全社会都应承担起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
1.发挥青年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习近平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22]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青年模范人物的评选活动,发挥好其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做好宣传鼓动工作,让广大青年参与评选活动,发现他们身边的模范人物,学习这些模范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感人事,见贤思齐、奋发上进。
2.发挥党政部门的带头作用。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心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23]党政部门应带头关爱青年,多出台一些有利于青年发展的政策,加大对青年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和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等,让青年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与关怀,这样,他们就会更加乐意通过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回报这个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自己的社会。
3.发挥青年组织的凝聚作用。习近平指出:“青联和学联事业是党的群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联和学联组织一定要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推进自身改革,认真履行自身职能,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坚定地跟党走。”[24]青联和学联要在深化自身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更好地动员、凝聚和引导广大青年,确保广大青年确立紧跟党和国家的的信念。
4.发挥社会实践的磨砺作用。让青年经历社会实践锻炼,就是要让青年在社会中学会“摸爬滚打”,从中发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进而磨砺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这方面,习近平提出过很多响亮而有力的号召,例如“撸起袖子加油干”。他在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25]这些号召警示广大青年要有实干精神,勇于通过社会实践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比如,青年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深入了解社会的现实状况,切身体会党的政策给地方带来的发展变化,同时发现地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从中培养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那些未参加工作的青年学生,要利用假期进行工作实习和见习,从中体验做好工作之不易,收获成功之幸福,从而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