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华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永恒需要。矛盾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不仅是对历史上矛盾学说的重大理论变革,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进行革命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导。列宁指出,矛盾是研究现存事物本质内容的钥匙。毛泽东认为,研究任何过程,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问题的方法。[1]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精准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寻求化解的有效路径,直接关系党和国家战略重心的转移和中心任务的高效落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追随者深刻洞察社会现实,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都做出了不同层面的理论构建。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由于历史局限,他们尚未涉及。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矛盾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一般的矛盾运动规律,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提供了方法论遵循。
立足人类社会,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是意识到的客观实在。在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最基本“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了全新的辩证矛盾观。运用辩证矛盾观,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中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马克思创建了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主张从客观存在的实在去理解和把握各种历史现象和国家活动,即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与此同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后一个对抗形式”,阶级斗争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形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运用辩证唯物矛盾观,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范畴,预言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经常变化改革的社会形态。
虽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没有系统论证,但是,他们有关社会矛盾运动总的指导原则的科学论断,为观察社会矛盾问题提供了方法论。
立足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列宁着手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将会消失,然而,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主义社会每前进一步,都必定同时要求我们自身进行社会革命,即改造我们的制度;事物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统一是相对的,而斗争则是绝对的。在《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文中指出,辩证法的实质,即对立统一,只有把社会运行纳入到一般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框架中研究,才有意义。当前苏维埃政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 一文中初步指出了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
斯大林时期,对社会矛盾的认知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 世纪50 年代,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文中基本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3]
基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探索弥足珍贵。虽未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问题,但是,他们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矛盾的非对抗性质以及社会改良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研究的方法论。
毛泽东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第一人。《矛盾论》的发表表明了他对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深入思考。建国后,毛泽东科学准确地预见了新中国的主要矛盾,号召团结一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4]20 世纪50 年代,经过一列前期实践,我国进入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国际出现了许多新状况,毛泽东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坚守中不断创新,立足客观实际,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1956 年9 月,我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
然而,可惜的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情况面前,毛泽东对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判断出现了失误。1957 年10 月,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认为,在目前险恶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下,我国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依然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没有彻底解决。1962 年,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同时,大力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误判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政治挂帅、斗争为纲,最终酿成“十年文革”,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错失了许多良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的一系列宝贵经验,功不可没。换句话说,没有毛泽东时代积累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段。[6]这里的宝贵经验,就包括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问题的正确判断。
作为八大正确路线的参与者、亲历者和制定者,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着独到的见解。反思过去,认清当下,邓小平在明晰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制约层面,科学认知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重归正途,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概括。
1979 年,邓小平在谈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问题时,初步提出了自己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审视。在肯定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和基本论断的基础上,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科学论断的精神,充分意识到生产力落后是制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层面。[7]
1981 年,我党审时度势,总结经验,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中,第一次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在本质上是党的八大精神的延续,但是,矛盾的双方更加清晰,实现了对党的八大表述内容上的部分超越。从基本层面看,两次表述都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达到了主观符合客观的辩证要求,但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正是邓小平在经历了“文革”后客观分析中国现实的产物。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使中国逐步摆脱贫穷不发达的现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正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关键症结所在。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旨在化解上述主要矛盾,推动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不仅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而且提出了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路径,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一切资源,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不畏浮云遮望眼,咬定青山不放松。世纪交替、千年更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时,深刻把握我国主要矛盾的实质所在,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江泽民指出,要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理论、路线和纲领。[8]当前,我国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动态过程,其实质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群众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化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过程。[9]1995 年,江泽民提炼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十二大重大关系,即十二大矛盾,为有效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路径。1997 年5 月29 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毕业班典礼上,江泽民再次明确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00 年2 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
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一如既往地坚守我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知并指出:“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0]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的国情呈现的复杂的社会现实,不断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认识。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硬需要。但是,人民群众对于卫生、体育、健康、环境等社会性软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03 年“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指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前的主要矛盾,有序地进行科学发展。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在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问题上体现出一贯性和成熟性的战略思维,再次重提党和国家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没有变。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走过挨打的年代,成功解决了人民挨饿的时代难题,从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都发生了显著历史变化。但是,总体看来,我们尚未完胜初级阶段既定的发展总任务,初级阶段的总体欠发达状态依然存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犹在。[11]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提出三个没有变的论断,其中就包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面对变与不变的社会发展现实,此情此景,迫切需要党和国家在社会主要矛盾议题上给予理论上的解答。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江泽民、胡锦涛继续沿着以往有关社会主要矛盾科学论断的主线开展中国的社会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逐步过渡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党带领中华民族沿着社会主义大道,以化解人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生产力为重点和支点,为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梦想不断奋斗。经过40 多年的努力奋斗,中国的面貌、党的面貌、民族的面貌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社会主义的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理论魅力和道路自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全面、不可持续的现状;面对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立足实践,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坚守与创新的关系,及时回应时代所需、人民所盼,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党的十九大之前,在坚守中酝酿创新的潜能。2012 年11 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坚守以往有关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论断,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三个没有变”的判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 中预言,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要迅速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以巩固新生的政权。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做到了增加生产力总量的既定目标。总体看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制约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制约我国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根源。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类社会运行一般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判断,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时代的客观实在和背后的本质所在。这一判断是基本矛盾理论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阶段性具体表现,不仅需要我们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做大蛋糕”,更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做好蛋糕”,同时“分好蛋糕”,更加注重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
改革开放40 多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历程,正是中国执政党和中国人民奋力摆脱不发达贫穷落实社会现实,克服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各种艰难险阻,一路高歌走向富裕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有许多的宝贵经验值得探索总结。科学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继承和超越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论;在40 多年的改革创新和风雨兼程中,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调整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以史为镜,仰望星空的同时,关注当下,才能不断为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化解提供新的路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指出,30年来的中国飞速发展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13]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支配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根本内在驱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行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即矛盾的特殊性。社会主要矛盾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产物,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的特殊性。因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要在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之上,不断深化调整,以求理论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从而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2.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阶段性特征相结合的时代产物。1938 年10 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 报告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14]由于中国社会现实具有动态的根本特性,因而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和调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5],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党和国家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要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适时调整和丰富,从而成为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1.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理论在英国的应用不同于法国,在法国的应用不同于德国,在德国的应用又不同于俄国。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拥有无限创新的空间,必须与具体国情相结合。1942 年3 月30 日,毛泽东在题为《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讲话中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分店,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出新的东西。[16]改革开放40 多年中国模式的构建,正是基于中国实际的创新成果。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理论实现了对八大路线的超越,这是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主要矛盾论断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论断的又一次创新。毋庸置疑,这种创新正是基于中国的“实际”的理论飞跃。
2.凝心聚力,奋力前行。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道路上矛盾层出不穷、困难重重、道路慢慢。要妥善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战胜诸多困难和风险,“就必须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必须善于统筹协调、把握平衡,在事物的普遍发展中形成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17]这就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奋力前行,始终把对立统一矛盾规律作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钥匙,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
1.认识到位。40 多年改革开放和努力奋进,已经彻底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的旧面貌,这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本前提,而人民需求新变化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内容,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短板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抱“富起来”的今天,开启了“强起来”的明天,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18]
改革开放40 多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生产能力和总量与日俱增,已经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基本物质文化的需要。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要档次更高、范围更广、内涵更丰富,总之,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已经成为全体民众的最大公约数。这一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新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没有改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2.开拓进取。观念的东西,不外乎客观存在移植于人脑的存在升级版再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基于客观实在的意识层面反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必然会对党和国家工作层面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按国家和独立经济体排位,大体处在世界中列,在创新能力、产业层次、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未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唯有科学认识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坚持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着力解决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的需要,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路漫漫,需要我们开拓进取,披荆斩棘。我们只有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韧劲,科学运用矛盾分析法,科学解释现存世界并有效地改造世界,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为人类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国元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