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01-26 01:35刘东锋金玉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革命民族

刘东锋 金玉秋

(燕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纵观人类历史,不同的文明诞生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兴衰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不断地发展交融中,其外在形式逐渐内化为一种精神脉络及其特质,积淀成为一种内在的基因形态,蕴含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脉之中。梳理文化基因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进而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成为我们当前及今后最迫切的课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的形成依据

文化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内在因素。经过辉煌实践的洗礼、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方向指引和动力来源,是最有韧性、最富内涵、最具力量的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形成的时代背景

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1]而且,这个改变的顺序绝不能颠倒。以清末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相比较,日本的崛起在于遵循了这个改变顺序,而中国从器物的改变开始,看似走捷径实则绕了弯路,最终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在传承方面有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从横向看:同时期的古希腊和先秦时期、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唐王朝等,都是盛极一时的大帝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其他国家的文明随着国势的衰落发生了裂变甚至消亡。从纵向看:中华文化是唯一未曾中断并流传至今,依然散发着魅力,即使是在近代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在革命年代完成了自我革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了超越,在孕育新文化的同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形成的实践基础

以自给自足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在长期的男耕女织的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家百废待兴,人民安居乐业的期待,党和政府提出了“双百”方针,“二为”要求,为文化繁荣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形态的中华文化。但是,这几种文化是一脉相承、传承创新的,共同凝结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继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积蓄活力、铺垫希望具有重要意义。

(一)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把历史活动看成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和社会财富,成为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力量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这也印证了历史是由千百万人民创造的,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参与和贡献,和中华文化中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高度契合。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经世致用的入世思想,把关心时事和民族安危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对后来的文人志士产生了深远影响。范仲淹不论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总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元代张养浩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叹,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朝代的更替,还是社会的兴衰,都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自明末清初以来,“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传播,以至吴廷栋提出“欲挽回天下之无耻,必视乎一二人之有耻”。1840年以后,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救亡图存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正是千百万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团结一致,为新中国的成立凝聚起了强大的力量,为民族复兴创造了前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高度自觉的担当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历经曲折,即使在列强侵略,面临亡国危机之际,都能够战胜困难,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无不得益于匹夫担当的民族精神凝聚起的磅礴力量。

(二)自我革新的创新精神为民族复兴积蓄活力

近代以前,中国传统文化未曾遭遇过其他文化的严重挑战,且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更没有面临过被取代甚至被消灭的威胁。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中国国力的衰落,在列强的入侵下,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对中华文化的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

1.传统文化的裂变。面对外来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何以自救,成为近代以来各个时期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部分有识之士摆脱守旧顽固派“彼有枪炮,我有仁义”的盲目心理和文化排外主义,探寻并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之道,但终究未能摆脱“中体西用”的思想束缚。清末新政时期,一些留学海外的爱国人士,提出“开民智”的主张,以“改造国民性”来批判传统文化。最激进的当属新文化运动时期,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文人,成为抨击传统文化的主体。胡适主张全盘西化,并直言因为传统文化的桎梏,“中国不亡,世无天理”。陈独秀以《新青年》为舆论阵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戒”,鲁迅喊出了著名的“六个踏倒”,传统文化被贬得一无是处。钱玄同要“将中国的一切书籍束之高阁”,傅斯年说“极端地崇外未尝不可。”由此,传统文化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危机。

2.传统文化的新生。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思想解放注入了新的活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在早期的传播中受众并不多,这就无法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也无法提升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经过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上下求索,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革命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生带来了希望。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深刻的现实基础,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在创新中实现了超越。

(三)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为民族复兴铺垫希望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表达了对社会公平的期待。汉末,黄巾军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表达了对追求美好社会的一种自我抗争;《水浒传》中对“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进行了精彩的描述,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种执着追求;亦有清末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天国运动;同盟会提出的平均地权。这些耳熟能详的思想观点和历史事件,不论是对社会公平的追求,还是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社会的一种表达,都以深远持久的思想力度透过历史的时空,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给人以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在中国历代思想家对社会公平与正义,自由与平等的追求中凝结成的思想精华,是中国人民对美好“大同社会”的夙愿表达,是中国人民集体心声的诉求。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内涵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三、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支撑

革命文化诞生于近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波澜壮阔的岁月中,凝结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血与泪,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英勇斗争,书写了气壮山河的红色篇章,留下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共同记忆,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动力支撑。

(一)革命文化是支撑民族复兴的重要依据

革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历经艰难抗争最终胜利的文化标识,承载着对国家富强的愿望,寄托着对民族复兴的期盼和对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实践依据。

1.理论依据:革命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革命文化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眼于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与探索,领导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是党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发展和超越。

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革命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过程性地记录和真实性地再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信心。“革命文化中的革命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必须传承与弘扬革命精神,将宝贵的红色基因注入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2]同时,革命精神也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承载了党领导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史、奋斗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具有无比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实践依据:革命文化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动力来源。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节点,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机遇期,但也存在众多已知和未知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3]应对重大挑战、克服众多困难,需要的不仅是直面现实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从容应对的魄力。这种从容,来自传统文化的底气,来自革命文化的深厚力量。

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增强党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营养剂,是激励广大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催化剂”,只有将革命文化精神特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够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积蓄力量。

(二)革命文化支撑民族复兴的表现

1.革命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旗帜引领。旗帜引领方向,指明道路。在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必须重视革命文化的旗帜引领作用。诞生于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寻求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始终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民族复兴探寻光明前景。

第一,凝聚民心,汇聚力量。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以此为基石形成的“红船精神”,昭示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份初心和使命,立足于近代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艰难探索,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岁月里,凝聚起了统一战线的巨大洪流,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的旗帜引领。

第二,树立党的光辉形象。党自成立之初起,就通过制定严格的革命纪律,打土豪、分田地,救济穷苦百姓,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了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革命党形象。正是对这种形象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无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党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对党的形象做了客观公正的叙述,由此,中国共产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之一,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革命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革命文化成为党历经艰难而屹立不倒,面对考验而沉着应对的强大精神支柱。

凝结了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成为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克服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精神信念。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在革命圣地形成的延安精神,展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成为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是党赢得人民、赢得未来的精神信念。

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5]如今,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党始终保持“两个务必”的作风,并以“两个敢于”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的民主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信念。

3.革命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方法支撑。思想的落实需要方法的指引,理想的实现需要实践的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亿万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奋斗。在党领导全国人民革命的岁月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革命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方法支撑。

第一,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将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为民族复兴的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支撑。第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在实践中形成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路线,为民族复兴的力量来源提供了方法支撑。第三,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成为党勇于承认错误、善于改正错误的科学工作方法,是党能够自我革新、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为民族复兴的政党建设提供了方法支撑。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指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始终坚持“四有公民”的培育目标,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必将为民族复兴在现代化建设中奠定基础,在世界交流中占领先机,在未来发展中引领方向。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在现代化建设中奠定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在物质资料生产日益丰富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文化的奠基作用。

伴随着英国“脱欧”,美国“退群”,局地冲突不断,部分国家政权更迭现象此起彼伏,由此带来的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国际竞争点难以发挥优势。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提升国际话语权,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引下,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智力支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在世界交流中占领先机

在世界交流中占领先机,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脉络,在大国博弈兴衰的历史浪潮中,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最持久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6]

得益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涵养,中国人民的精神内涵得到了丰富,为中国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在先进文化的激励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潮流,人工智能成为创新热点,开始引领世界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产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大数据、5G、移动支付等高新科技领跑世界,成为中国在世界交流中占领先机的新亮点。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在未来发展中引领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突出标志。坚定不移地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毫不动摇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在未来发展中引领方向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的发展拓展了渠道,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和谐稳定发展,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参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下,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构建,必将使中国在未来发展中引领方向。

五、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牢牢掌握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是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意识形态工作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至关重要,必须常抓不懈。

1.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领导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此,要采取人民群众易懂能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理的力量,从而形成一种人民信仰、认可的社会共识,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善于把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及时地升华为系统的理论,从而使党的理论充分反映民意,顺应时代潮流,合乎人民需要。

2.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为此,要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提供思想指引。

3.注重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宣传引导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方法,因此,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日常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提升中国话语权而努力。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为榜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榜样素材。只有充分发挥好榜样的力量,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才能更好地引导全体人民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生品格。

2.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在校园文化中,要注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学生周围。

3.做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是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相互结合,是每一个人在时代变化中展示自我价值的必然之路。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不能操之过急,让人们在如沐春风的过程中受到熏陶。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管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每一位普通人,缺少理想信念的指引,人生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只有每个人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每一天,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之梦,自我梦想的实现也将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2.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这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工程,道德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庭的感染、学校的教育、社会的熏陶共同发力。

3.弘扬和普及科学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历了自发和自觉的不同发展阶段,导致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糟粕。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思想、迷信观念并未根除,这就要求必须弘扬和普及科学精神,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革命民族
我们的民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的出行革命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