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教促思想武装。针对不同年龄段党员,建立全媒体教育平台,建成蚂蚁岛等65个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投入使用345个党性教育基地,“红帆送学”“十九大代表上船头”等学习教育活动成为常态。
以上率下促责任传导。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完善组织、宣传、统战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定期盘点“三张清单”和领办项目的推进情况,着力构建基层大党建工作格局。
项目牵引促贯彻落实。实施“五星争创、全域提升”书记项目,建立乡镇(街道)星级档案,对长期处于后列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采取约谈、通报等措施,推广党建工作考核系数法,建立“金种子”项目竞争性分配资金机制。
抓好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建立全省首个市级组织生活实时管理平台,将支部从繁琐台账中解脱出来,定期监督基本制度落实情况,整治空壳、超大支部83个。加强远洋跨境党员群体规范管理,在秘鲁成立全国首个群众性远洋海外支部。
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重点培养计划,开展“红色头雁”帮带和大轮训活动,全年人均学习实践超120个小时。在全领域实施支部“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办法,推进不称职干部歇职教育。
抓好党员队伍管理。实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拓宽负面信息收集渠道,实现党员遵守纪律规矩监督“三圈”全覆盖。制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发现—核查—处置立体化快速查办机制。
创新实施项目党建,驱动“红色引擎”。全面深化推进“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阵地上、党员冲在火线上”项目党建工作法,制定《舟山市项目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在重大项目一线建立党组织128个、吸纳党员3500余名。
打造网格组团升级版,筑牢陆海堡垒。陆上,深化发源于舟山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结合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强专职全科网格员队伍,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之中,促进三治融合。海上,探索“瀛洲红帆”党建,在捕捞船队建立党组织,发挥促进生产、抢险救灾海上堡垒作用。
打赢“消薄”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将目标锁定为“三年内实现村年收入均达到3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压实乡镇党委责任主体,建立“比学赶超”定期通报制度。
高位推动,实施城市党建“一核多元”引领行动。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系列文件,建立完善“1+2+2”城市党建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城市基础单元中的党建直接抓手,创新设立居民小区“兼合式”党支部,推动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向八小时外拓展。
翻篇归零,全面实施新一轮“双整”行动。坚持大抓基层,新建改建覆盖群众10分钟步行圈的党群服务中心177个,注重用好党建阵地,加强对各类群体特别是渔农村信教群体的引领和凝聚。推动党建精品示范点连线成面,建成“锋涌定海山”等党建示范带(片)31条,整转后进村党组织16个,渔农村党组织总体达标比例94.6%,所有乡镇全面达标。
激发活力,深入实施两新党建“蓝海红帆”升级行动。以“蓝海红帆”为主载体,加强党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有效领导。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建立党建强、发展强企业家协会,下派党建指导员入驻指导。积极打造区域、楼宇等党建联盟,抓好互联网企业、商圈等业态党建。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生动力还未有效激发。渔村基层党员对海岛信教群众的引领力和影响力还有待加强;有的党员忙于个人创业,在帮带群众致富、致力集体经济发展上领头作用发挥不明显。
海洋海岛党建工作短板还未真正得到破解。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上,开创性思维不足,除了传统渔业外,对海洋类其他产业和广阔海域面积缺乏党建支撑,基层社区村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有的地方存在党员发展难、接班人培育难等问题。
党建工作在新领域新业态有效覆盖格局还未形成。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在货物运输、油品交易、境外人口管理等领域,各级党组织政治服务功能提升还不够快,存在一定盲区。
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发展。基层党建只有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才有生命力。要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目标,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国家战略。
不断完善基层党建责任体系。抓基层党建,关键要落实“抓书记、书记抓”要求。进一步优化督查考核工作方式,推动政治巡察与党建督查同步进行,用好组织生活实时管理平台,全面掌握基层党建动态。
加快推进基层党建重点突破。大力推动组织振兴,建强偏远海岛战斗堡垒,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完善城市党的组织体系,推动各项资源在党建中枢协调下高效配置,有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努力打响舟山党建工作品牌。深度挖掘舟山特色做法,激发新时代党建活力。深化网格组团工作升级版,不断整合资源,推动管理服务功能从“零散式、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