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军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路小学,江苏 盐城 224300)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中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识谱教学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整体的音乐教学质量,面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针对教学现状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有效的识谱教学方案。
识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所有的音乐学习都要建立在它之上,由此可见识谱教学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音乐识谱教学需要从一年级开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深入教学内容,因此识谱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将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在实际识谱教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设计实用性差,四年级以下的学生,无法独立认识乐谱,而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带领下才能够勉强跟唱,对音乐节奏、旋律走向并不清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实际教学中,对识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主科教师为了提升成绩,将音乐课改为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造成识谱教学的节数不够,加上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导致最终的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升。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设计方案,提升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最终达到提升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质量的目的[1]。
小学生在刚刚学习识谱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陌生感,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如果在该阶段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学生很容易对识读乐谱失去信心,进而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识谱教学之前,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在识谱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并提升对识谱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将基本音符制作成教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亲身体验每个音符的发音特点,认识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区别,或者将音符制作成卡通图谱,让学生根据音高排高低位置。另外,教师还可以将音符创编成简单的儿歌,动唱结合让学生乐学其中,从而逐渐熟悉每个音符的发音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展开互动,保证学生在识谱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提升学生音符认识的准确性,最终达到提升音乐识谱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师如果在音乐识谱教学中,采用反复记忆、演唱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但是若将音乐识谱教学与歌曲学唱相结合,能够提升学生对识谱的兴趣。例如,在学唱《太阳》中,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将sol,la,mi比做太阳,其中sol是早晨的太阳,la是中午的太阳,mi是傍晚的太阳,这三个音符在演唱中的音高,就像太阳公公的高度一样。这种方式能够将音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以生活中的事物作为载体,对乐谱展开全面有效的认识,在听觉与视觉上帮助学生建立巩固音高。在讲解音的长短过程中,可以通过口念ta、ta-a和手拍节奏的方法,将X与X-区分,让学生对节奏进行初步认识,逐渐跟着教师展开深入学习,最终完成整首歌曲的曲谱视唱。
建立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例如,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借助柯尔文手势,构唱音程。采取生生接龙构唱音程、师生音乐式问好等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建立全面的音高概念。将手势加入到音乐教学中,能够提升识谱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识谱[2]。
实践能力的培养通常在高年级的音乐识谱教学中,由于高年级对音乐识谱教学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能够视唱出乐谱,同时还需要体会到歌曲中的情感,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情感体验能力。因此在实际音乐识谱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音乐《蓝色多瑙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边欣赏乐曲边视唱主题旋律,在欣赏的过程中划旋律线条,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整个音乐结构进行明确划分,确定乐曲的结构、风格特点,给予听者不同的音乐体验。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音乐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要求,设计有效的识谱教学,保证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保证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质量,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完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方案,能够大大提升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对识谱的兴趣。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设计方案,能够为今后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