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三测绘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大跨径隧道是指施工长度超过1 000 m的施工隧道,在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大跨径隧道工程数量也在增多。隧道工程最大的施工难点在于,作业区围岩结构的基础环境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类型的施工问题。浅埋段施工则属于该工程的组成环节之一,通过梳理大跨径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步骤,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对于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浅埋段施工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大跨径隧道浅埋段施工过程中,围岩裂缝属于常见的施工类型。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掘进会导致山体结构的内部应力发生改变,整体应力会重新进行排列,均匀分布在剩余山体结构上。如果山体结构本身承载能力较差,那么在分压过程中,便会导致围岩裂缝的情况。同时机械设备在掘进过程中,自身的机械振动也会导致围岩结构松散,并且在外部应用作用下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
山体内部结构相对复杂多变,部分区域的岩体结构质地坚硬,完整度较高,面对外部应力时,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部分结构本身的综合性较差,在外部应力作用下非常容易出现围岩结构脱落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体工程推进的有序性,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围岩加固操作。但是该做法的操作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操作时机没有掌握准确,那么也将增加围岩塌落的风险,给现场施工作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企业停工的情况。
在大跨径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中,双侧壁导洞法属于常用的浅埋段处理手段之一[1]。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将大跨径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小跨径施工作业面,将整个作业面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区域,从而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速度。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正式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提前做好超前支护工作,使其可以稳定围岩结构,防止结构失稳出现塌陷的施工风险。第二,严格控制注浆速度、注浆温度和二次振捣的时机,从而提高浅埋段注浆施工质量。第三,在浅埋段完成注浆施工操作之后,需要及时将作业环境进行封闭,起到稳固地质结构的作用。第四,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施工结构,从而提高整个工程推进的有序性[2]。
在大跨径隧道施工过程中,中洞法暗挖技术则属于加快整体工程施工速度的方法。该技术的施工原理是从整个隧道工程的中间部分开始展开施工,同时借助CD法与CRD法进行后续的施工操作,从而有效提升整个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施工速度。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划分作业区域时,应尽量缩小模块距离,使其可以成为多个小模块作业区域,提高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效果。其次,在竖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提前预留边坡,为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预留作业区域。最后,与竖向施工类似,在纵向施工过程中,需要预留错位台阶,使得其他区域在最后衔接时,可以借助台阶来完成衔接,从而提高工程结构施工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工艺自身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会容易导致叠加沉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后续施工难度[3]。
相比于前两种施工方法,洞桩法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施工手段。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在隧道结构中提前设置多个分离导洞,同时根据围岩稳定情况,对其进行提前支护,待围岩结构稳定之后,再对其进行加拱操作,从而起到稳定整个隧道内部结构的作用。该技术利用了物理学方面的力学原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周边的应力影响较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边桩结构的保护,可以更快地进行施工操作,对于周边环境也不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不过,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需要损耗的施工时间较长,若隧道本身施工工期比较紧张,该技术则起不到加快施工进度的作用[4]。
除了上述大跨径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外,平顶直墙暗挖技术也属于浅埋段施工技术类型中的一种。不同点在于,该技术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的施工作业环境,如作业区地下水水位波动范围过大、作业区有不能破坏的建筑物等。在对此类区域进行浅埋段施工时,会用到此类施工应用技术。该施工技术的作用原理是在原来的作业环境基础之上,挑选合适的位置作为注浆管的预埋位置,在结构沉降量达到数毫米之后对其进行注浆操作,使结构保持在标高范围内,如果施工过后依旧出现了沉降,此时则需要再次进行注浆,起到稳定结构综合性能的作用。该技术最大的应用优点在于不会对原有建筑造成损害,同时注浆操作之后,浅埋段的沉降量相对较少,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在大跨径隧道浅埋段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利用辅助技术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稳定推进。双排小导管超前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暗挖隧道工程当中,该技术的作用原理是借助长管棚支护技术对结构进行整体加固,并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一排小导管,其规格参数结合围岩结构的稳定性来确定。该做法可以提高单次注浆厚度,并且在注浆之后,浅埋段单位厚度也将增加,从而降低地表沉降情况的发生概率。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小导管规格时,不能选择与已经架设长管管径相同的管道,同时还需要在管道上做出明显标记,避免拆除结构时出现错误,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性。
除了双排小导管超前支护技术外,锁脚锚管技术也属于常用的辅助技术类型。该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结构出现沉降过快的情况,其具体的作用原理是借助锚管和锁脚结构,将一些隧道工程中的重点结构进行固定,使其可以和围岩结构形成整体,借助围岩整体的牵引力来防止结构的快速沉降,为其他结构的施工奠定基础。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重叠导洞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管控,从而降低单位时间内结构的沉降量,提高隧道工程施工的有序性[5]。
在隧道工程正式启动之前,施工单位应提前15 d进入作业区,对所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清点,部分大型施工设备需要提前30 d进入现场,同时还需要提前完成设备运行的调试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并且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需要积极落实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提前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并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梳理工作,明确技术应用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并且对于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也要进行合理安排,在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4.2.1 钻孔、安设钢管
隧道覆盖层厚度小于6 m地段,进行地表注浆加固,注浆管采用42钢管,壁厚4 mm,钢管平均长3.5 m,纵横间距1.0 m×1.0 m,冲沟底地下水出露位置钢管加密,间距0.7 m× 0.7 m,梅花形布置。
4.2.2 浅埋段浇筑混凝土
浅埋段浇筑混凝土主要起到两方面作用:(1)封闭地表,为地表注浆做准备;(2)增加覆盖层厚度。根据隧道埋深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厚度,浇筑采用C25泵送混凝土。(1)覆盖层大于4 m地段,铺设Υ8单层钢筋网片,钢筋间距15 cm×15 cm,喷射20 cm厚C20混凝土。(2)覆盖层厚度介于3.0~4.0 m地段,混凝土厚度0.5~1.0 m。(3)覆盖层厚度小于3 m的地段,混凝土厚度视现场情况确定,但最大厚度不超过1.5 m。(4)浇筑混凝土地段,混凝土内设置双层Υ22钢筋网片,钢筋间距20 cm×20 cm。钢筋与注浆管焊接牢固。
4.2.3 地表注浆
所有小导管施作完,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注浆固结工作。考虑到冲沟岩层破碎,裂隙发育,渗水性强,我们采用了双液注浆,水泥浆液水灰比采用1∶1~0.5∶1,水泥浆液与水玻璃的体积比1∶1,水玻璃模数 m=2.4~3.0,波美度为35Be′。注浆设备选用BW-250/50灰浆泵,注浆压力一般为0.5~1.0 MPa。在注浆作业过程中适当掺加外加剂调整浆液胶凝时间。
在进行洞前超前支护操作时,施工人员应采用42(壁厚4 mm)的超前注浆管道对目前结构进行加固操作,同时还需要对工作面围岩结构进行加固操作,可以采用岩层混凝土喷射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在完成此类操作之后,按照既定要求对浅埋段进行注浆操作,操作规范参照4.2.3,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减少不规则沉降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体系的成熟,加快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此同时,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也成为施工区域,如何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来稳定施工过程,也成为施工单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大跨径隧道浅埋段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施工技术选择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施工问题发生概率,促进行业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