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乡村广播:创新精准扶贫新模式

2019-01-24 06:16:04方丽茹
传媒 2019年9期
关键词:吉林广播精准

文/方丽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中少不了对农广播的身影。近年来,吉林乡村广播以服务“三农”为办台宗旨,通过深挖媒体功能、架设服务桥梁、发挥媒体号召力等方式,在助力精准扶贫的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中少不了对农广播的身影。近年来,吉林乡村广播以服务“三农”为办台宗旨,通过深挖媒体功能、架设服务桥梁、发挥媒体号召力等方式,在助力精准扶贫的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深挖广播媒体功能,为精准扶贫提供高效传播力

向农村听众普及惠农政策、扶贫政策是对农广播的职责所在。根据频率定位,吉林乡村广播的节目坚持深耕本土,通过一系列策划,用不同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将政策进行宣传贯彻。其中,新闻节目《976城乡资讯联播》策划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报道,宣传各地扶贫工作的先进做法。2018年5月以来,每周一期播出的专栏《第一书记代言》,讲述第一书记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故事,同时为村里的优质农产品或好的旅游项目代言。

《12316新农村热线》是2007年吉林乡村广播率先在全国开办的一档以公益服务热线为名称的对农服务品牌节目。该节目依托省农委420位农业专家,一对一地解答百姓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被喻为农民致富的及时雨、风向标,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指挥调度中心。开播12年来,其不仅为广大听众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万余个,提供有效致富信息12000余条,还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和带来经济收益达9000多万元。该节目曾连续多年获局精品栏目、台十佳栏目,2009年还获得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栏目奖提名。

除了农业生产中的诉求,健康信息也是农村听众特别关注的问题。现在,农民对健康的认识普遍不足,往往小病耽误成大病。同时,网络在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网络谣言的快速传播,听众尤其是农村听众无法鉴别真伪,有的还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吉林乡村广播精心策划了《慧养生会健康》和《智慧佳佳》两档生活服务节目,为受众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指导,破解各种谣言。节目开播5年来,每个选题都有针对性,无论是当下朋友圈中盛行的“放冰箱中的剩饭会致癌?”还是受众一直弄不明白的“甲状腺结节到底能不能吃盐?”的话题,节目中都邀请权威专家解惑答疑。解开受众的一个个疑问,传递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懂法、不用法,是当下一部分农民的现状。对农广播有义务为农民普及法律常识。通过不断地摸索,吉林乡村广播策划了周播节目《律师到咱家》,将律师请进直播间,以热点事件为切入,如《不被法律保护的欠款,欠了可能也要不回来!》《宅基地到底能不能继承?》《手里有这几种借条的要注意,钱可能要不回来!》等,从法律的角度为听众剖析问题,实实在在为农民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广泛架设服务桥梁,为精准扶贫提供号召力

媒体是信息的聚合平台,通过搭建服务桥梁,媒体更精准地服务于听众。

每年吉林乡村广播都会做大做透一件或几件特定事件,通过特定事件放大节目的影响力。比如,节目开播的第一年,也就是2007年,吉林乡村广播抓住当年吉林、辽源稻瘟病、褐斑病大发生的事件做文章,不但在节目当中请相关专家做稻瘟病、褐斑病防治的具体指导,还组织植保专家进行现场会诊,并且通过内参的形式向吉林省政府、省农委报送信息,通过政府发文的形式,有效控制了水稻疫情蔓延。这样做不但为夺取全省水稻丰收提供了保证,《12316新农村热线》节目的权威性也树立起来。再如,2010年,吉林乡村广播做大的是爱心种肥送农家活动,是通过节目中的一个因家庭贫困没有种肥下地的求助电话而发起的一次爱心救助活动。乡村广播的工作人员一方面通过节目呼唤爱心种肥企业,一方面着手后续的送爱心种肥到农家的活动。此事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天下午,就有两家农资公司表示愿意帮助这位农民解决问题。第二天一早,吉林乡村广播的记者和专家就冒着大雨跟随爱心企业为农民送去了种肥,当这位农民看到自己愁了几个月的事,这么快就被解决的时候,含着泪连说了三个没想到。他说:没想到广播的威力这样大!没想到《12316新农村热线》这么好使!没想到世上好人这么多!吉林乡村广播也对这次“爱心种肥送农家”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反响非常强烈。还有2008年的猪流感事件、成品油价上涨农资二次直补事件,2009年的高水份粮事件,2011年的山黑猪加盟事件,2012年的二代粘虫、布拉万台风事件,2013年的高光效耕作模式,2014年的水果萝卜烂地里爱心大救助,等等。通过这一个个特定事件的放大处理,《12316新农村热线》节目的品牌形象树立起来了,用12316专家组组长的话说“12316新农村热线节目放大了科技和政策的力量,起到了普及农业科技、调和干群关系和稳定民心的作用。”

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助力精准扶贫

有效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是乡村广播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对于农民来说,有些问题并不那么好解决。比如,牛羊生病,如果不到现场,很难判断属于何种病症。虽然农民大多会通过电话向专家进行咨询,但却无法对病症进行详细又清晰的表述。如何发挥媒体作用,准确实现精准扶贫?答案很简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主持人和专家走出去,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提升精准扶贫的影响力。

2015年,吉林乡村广播依托《12316新农村热线》栏目的农业专家资源,成立“乡村广播惠农专家团”,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让专家、主持人与农民面对面,提供具体指导和服务。2017年6月,吉林乡村广播“惠农专家团”走进白山市靖宇县白江河村的农户家中,兽医专家亲自为病牛诊病,现场开药方,指导农民如何给牛正确用药。闻讯而来的邻里乡亲围在农户院子里,一边听专家讲,一边用手机拍照片、录视频。吉林乡村广播依托节目、整合资源、做品牌活动、提供面对面服务,就农时农事“把脉问诊”,将惠农活动做到实处,让广播切切实实成为农民的“贴心人”。

除了送科技到农民身边,吉林乡村广播还通过组织惠农活动提高农民眼界,转变农民思想。比如,在各项农业展会召开期间,吉林乡村广播与组委会对接,想办法为一些有志农民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例如,每年长春农博会召开前期,吉林乡村广播便通过节目和微信公众平台征集农村听众,这一活动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2017年8月8日,吉林乡村广播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头条微文《农博会亮点抢先看!农博会门票免费领!》,瞬间引爆朋友圈,阅读量秒秒刷新,并呈几何级数增长,3天阅读量达到28万+。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粉丝数量呈百位递增,仅3天时间,微信公众平台粉丝数量净增3.5万余人。

经过多年的耕耘,吉林乡村广播在全省服务“三农”的口碑越来越好。2018年9月,省扶贫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联系吉林乡村广播,希望通过节目和活动为刚刚编辑出版的《吉林省精准扶贫系列民生读本》做好宣传和发放。通过策划,乡村广播主持人带着对农政策专家,为全省45个贫困村村书记、第一书记和贫困农民代表进行了读书巡讲,赠送读本2000册,制作专题节目8期。上千位村民直接受益,间接覆盖40万农民群众。每场读书巡讲辅导活动后,吉林乡村广播官方微信、微博都会同步制作刊发图文消息,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为了让读本更加深入人心,吉林乡村广播还策划制作推出了《百问百灵》节目,通过主持人的演绎,把各种法律条文、惠农政策等,用农民的语言表达出来,易懂易通,寓教于乐。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提升精准扶贫公信力

2018年,吉林乡村广播在全省范围内举办了舞动乡村——首届农民广场舞大赛。活动一经发布,引起各地农民的关注,报名踊跃。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经过启动仪式、海选、初赛,决赛,颁奖仪式等环节,吸引来自吉林省地区的36支县级广场舞代表队,52个广场舞节目,超过5000人次参与。并吸引来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此次活动很好地展现了吉林省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步,不但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充分认可,也得到了专业评委、现场观众及广大网友的热捧,好评不断。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对农广播承担着重要任务,肩负着重要使命,广播人要把采访机对准基层百姓,在平凡中见大能量,充分挖掘扶贫攻坚战役中涌现出来的好成效、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传播好扶贫声音,讲好扶贫故事,为精准扶贫提供传播力、号召力、影响力、公信力。

猜你喜欢
吉林广播精准
13.吉林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吉林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4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吉林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4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