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影响的Meta分析

2019-01-24 05:27曹波徐敏何成龙张杰姜黔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亚组左室左心室

曹波,徐敏,何成龙,张杰,姜黔峰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已成为人类突发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研究表明,心肌梗死主要是由闭塞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斑块破裂或糜烂[2]。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再通可有效降低AMI的病死率,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与传统的溶栓治疗相比,再通率更高,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3-4]。相关研究报道,AMI从早期到恢复期,左心室会出现重构现象,且一般发生在心肌梗死后的时间段,引起心脏进行性扩大,最终导致心律不齐,心脏衰竭等并发症[5]。

目前国内外关于AMI介入治疗有较多报道,但是对于急诊与择期PCI何种方式对疗效更佳,结果不尽一致。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使用Meta分析来综合评估急诊与择期PCI对AMI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联合应用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及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末次检索日期为2017年5月30日。中文检索词为:心肌梗死、急诊PCI、择期P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重构等;英文检索词为:myocardial infarction、delayed stenting、immediate stenting、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DD、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及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等。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已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②研究对象为中国AMI成年患者;③研究方法为随机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④干预措施:急诊组行急诊PCI,择期组行择期PCI;⑤研究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且研究指标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标准:①数据报道不全、统计方法不符且无法修正的文献;②综述性文献;③非中、英文文献;④排除质量较差和重复报告的文献。

1.3 资料提取

收集文献资料(包括第一作者、文献发表年份、平均年龄、急诊组与择期组病例数及相关指标等基本信息)。由2位研究者对查到的文献按照标准进行判断并核对,产生分歧时请第3位研究者定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作为研究指标合并分析的效应值,并计算其95%CI。异质性检验中,P>0.05为纳入文献间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而P<0.05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按照研究设计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异质性的来源;运用Begg秩相关法和Egger回归法定量识别发表偏倚,P>0.05为无明显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最初电子检索出文献423篇(中文376篇,英文47篇),导入文献管理软件阅读标题和摘要后初步符合文献86篇(中文72篇,英文14篇);阅读全文后,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最终符合标准的中文文献18篇,英文文献1篇。本次纳入的文献,总研究对象2 598例(急诊组1 491例,择期组1 107例),纳入文献一般情况见表1。

2.2 急诊与择期PCI对AMI患者LVEDD及LVEF影响的Meta分析

2.2.1 异质性检验 对LVEDD共纳入9篇文献,异质性检验显示各研究数据同质性较好(χ2=13.143,P=0.107,I2=39.124),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值合并。合并SMD为-0.627(95%CI:-0.767,-0.487),急诊较择期PCI对AMI患者LVEDD降低,减轻梗死后的左室重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72,P=0.000)。见图 1。

对LVEF共纳入18篇文献,异质性检验表示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χ2=50.762,P=0.000,I2=66.514),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值合并(见图2)。合并SMD为0.570(95%CI:0.414,0.726),急诊较择期PCI对AMI患者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63,P=0.000)。

表1 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图1 急诊与择期PCI对AMI患者LVEDD影响的Meta分析

图2 急诊与择期PCI对AMI患者LVEF影响的Meta分析

2.2.2 敏感性分析 在对LVEDD、LVEF进行Meta分析时,逐一剔除某单项研究重新进行Meta分析后,前后结果改变不明显;选择不同的统计模型进行Meta分析后,结果均未见变化,说明本研究结果有较好的可靠性。见图3、4。

2.2.3 亚组分析 对纳入LVEF文献中提供研究类型的文献进行分层分析,而对纳入LVEDD所的文献由于提供数据不足则不进行分层分析。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分层分析后仍有较大异质性(P<0.05),故研究设计类型不能解释异质性的来源。见表2。

2.2.4 发表偏倚检测 对纳入2种指标的文献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的定性检测,图形显示有一定偏倚(见图5)。采用Begg秩相关法和Egger回归法定量识别发表偏倚,LVEDD采用Begg秩相关法显示有发表偏倚(P<0.05)。见表 3。

图3 急诊与择期PCI对AMI患者LVEDD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图4 急诊与择期PCI对AMI患者LVEF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表2 LVEF按研究类型的亚组分析

图5 漏斗图

表3 发表偏倚检测

3 讨论

AMI主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官腔狭窄及血管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以胸痛、循环障碍、心律失常等症状为主[23-24]。过去10年间,心肌梗死治疗方式有很大发展,由于药理和机械再灌注策略的改进,PCI已成为重新确立有效的治疗选择[25]。LVEDD和LVEF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左室重构、左心室扩张及心功能改变,是心肌梗死较为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这对于AMI患者早期诊断与评估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较择期PCI对AMI患者LVEDD降低,以及对患者LVEF有升高趋势,表明急诊较择期PCI可减轻梗死后的左室重构,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对LVEF按照研究类型进行亚组分析,各研究仍显示有中度异质性,可见研究类型不能解释异质性来源,由于缺乏其他相关数据无法进行下一步亚组分析,建议今后研究可从治疗时机方面进行亚组分析。发表偏倚检测结果表明,定性、定量检测均显示有一定程度的发表偏倚,该发表偏倚的可能来源有:①英文文献纳入研究数量较少;②同类研究中,阳性结果文献比阴性结果更容易接受和发表。因此急诊与择期PCI对AMI患者LVEDD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急诊较择期PCI对AMI患者LVEDD、LVEF有改善,抑制左心室进一步扩大,有效改善左心功能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因此急诊PCI对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要优于择期PCI。其原因可能是急诊PCI能够更早地实现血管再通,血流供应,使濒死心肌得到拯救,从而限制心肌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临床由于基层医院条件限制,AMI患者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此时应该结合患者病情迅速予以溶栓剂治疗,尽快使梗死血管再通。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①由于原始文献数据不足,左室重构另一代表性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未纳入本次研究,本研究结果论证强度受到一定限制;②只纳入1篇英文文献,可能存在语种偏倚;③对LVEDD所纳入的原始文献,未进行亚组分析,可能结果具有偏向性;④未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降低结果的可靠性。上述局限性在以后研究中应尽可能避免和完善,建议今后研究中多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指导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亚组左室左心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血浆Lp-PLA 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