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薇
两岸通婚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重要一面,涉及领域甚为广泛,影响也相当深远。由于两岸存在政治上的对抗及社会环境差异等因素,两岸通婚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是大陆配偶在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环球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台湾“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会长钟锦明先生,听他讲述近些年来两岸婚姻的种种困难。
两岸通婚人数减少
环球时报:目前两岸民众通婚情况如何?和以前相比出现怎样的变化?
钟锦明:目前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准确的数字,一般来说两岸估计结成了36万至37万对配偶。2002-2003年,两岸通婚每年都有两三万对,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7000多。两岸通婚人数逐年减少,与大陆这几年经济发展比台湾好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大陆女性嫁到台湾的格局也出现变化,现在有很多台湾女性与大陆男性结婚。随着两岸的交流,夫妻双方年龄、生活条件以及家庭状况都比较接近,婚姻的“质量”进步了。现在两岸同胞结婚后,很多夫妇选择到大陆发展。我以前几乎没听到两岸通婚家庭询问这些事情,现在却有不少人想了解到大陆发展的程序,去年我们协会就接到两三个类似咨询。
环球时报:您认为大陆男性和台湾男性相比有哪些优势?
钟锦明:我个人感觉,台湾男性的普遍特点是比较稳重、不想要突破。大陆男同胞的思想比较前卫,因为大陆跟外国对接非常密切,另外,他们有比较强的企图心和积极性,估计和大陆人口多、竞争大有关。
在台频频遭遇面谈
环球时报:两岸通婚减少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钟锦明:蔡英文当局对大陆不友善也是两岸通婚减少的原因之一。台当局在很多政策上设限,如陆配身份证取得年限比外籍配偶长,很多人需经过依亲居留转长期居留、长期居留再转定居的环节,其中还会面临当局的检视。
环球时报:大陆配偶取得台湾身份证究竟有多严苛?
钟锦明:取得依亲居留就可以在台湾工作,这是2009年开始实施的,这在以前不可能。2009年以前,大陆配偶在台湾工作受到严格限制,马英九任内改变了这一局面。
目前陆配从结婚到取得台湾定居,需要6年时间,其中依亲居留4年、长期居留2年,每年至少183天在台湾。在申请台湾身份的每个阶段,都会面临相关单位“面谈”与检视。可以说,大陆配偶取得身份不仅比外籍配偶时间长,而且面临更多的关口。
环球时报:您能否详细讲一讲台湾当局的“面谈制度”?
钟锦明:“面谈制度”是2002年陈水扁当局开始实行的两岸婚姻审查制度。最开始因相关单位未受过面谈技巧训练,一些涉及隐私的询问受到诟病。现在单位更多涉及家庭生活细节,如配偶今天有没有加班、一个月多少生活费、配偶每天开车上班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如果无法精准回答,很多两岸夫妇的真实婚姻就会面临被误判。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例如,夫妻本来一起在台湾南部生活,但丈夫因为工作必须北上,两人可能一个月只见面几次,就被误判为“婚姻不真实”。结局一般有三种状况:一是请求或协助再面谈;二是夫妻一方被强制出境;三是寻求如陈情等途径,然后提出实质性的“生活在一起”佐证资料。
这样的面谈,在大陆配偶申请台湾居留和身份证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比如夫妻双方在大陆完婚回台,台湾丈夫会先接受“移民署”官员到家里查看环境,同时接受面谈。丈夫接受询问后,行政部门会给予其配偶入台证;配偶到达台湾机场,还会在管制区外接受面谈,主要是检查夫妻二人的口径是否一致。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在户政单位登记结婚并申请依亲居留。
申请长期居留证时,出现以下三种状况的话一定会遇到面谈:一是夫妻二人没有孩子;二是夫妻年纪相差比较大;三是有可疑记录,如居住地和申请的不同,“移民署”会认为存在虚假问题。
我认为,蔡英文当局上台后,面谈越来越趋于严谨,比2008年到2016年严格得多。虽然台湾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假结婚,但大陆目前经济状况比台湾好,假结婚根本没多少。
文化差异不是离婚主因
环球时报:您认为,两岸文化差异在离婚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大?
钟锦明:两岸文化同文同种,差异不会很大。我认为,主要还是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不同。台湾有不少大家庭,大陆配偶嫁过来后要跟公婆住在一起,这点和不少大陆家庭是不同的。
环球时报:这几年两岸通婚后的离婚率情况如何?
钟锦明:其实,台湾本身离婚率就非常高。前面我提到的一种离婚情况是真实婚姻被误判、一方被强制出境后,婚姻很难维持下去。另外一种比较多的情况是:两岸婚姻天平一直以来对大陆配偶都非常不利。举例来讲,台湾配偶去大陆比较方便,因此更容易了解大陆配偶的家庭状况,但大陆配偶一般没有太多机会婚前到台湾(除了某些地区实行自由行外),因此也就不太了解台湾配偶的家庭环境,只能单方面通过口头叙述得知一二,有时难免失真,结果造成结婚之后心理落差非常大,实在维持不下去的就选择了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