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娟 蒋明阅 吴学维 李大兵 胥 欣 刘培生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建设特色小城镇是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一条出路。发挥着城乡桥梁作用,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对特色小城镇经济与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既是破解特色小城镇发展难题、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丰富城镇发展思路和拓展城市化理论范畴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案例分析法。以具有文化和经济特色的羊街镇为例,分析其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2)实地调查法。到当地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其经济繁荣程度,体验其文化氛围。
(3)访谈法。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当地居民的访谈中了解了不少关于羊街镇的基本情况。
(1)研究目的:①探索威宁县羊街镇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规律;②实现羊街镇特色小城镇经济与文化研究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
(2)研究意义。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羊街镇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情况、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等对统筹城乡发展中特色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浅析,对羊街镇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为今后特色小城镇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
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8.52%,城镇人口数量8亿,居住在镇上的人口占整个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却不到25%。截至2015年底,全国建制镇(不含城关镇)总数量约为1.8万个。在我国特色小城镇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大部分地区都只注重单一的发展模式,而关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建设相对比较薄弱,当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的行政区划为基础,具有特色产业、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地理优势和工业基地的建制城镇。一般说来,它是指具有重要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优势、经济规模大、产业相对集中、建筑特色明显、地域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乡镇。
所谓城乡统筹,其含义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生活小康同步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使农村居民以及他们的家庭和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平等权利,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条件同质化。统筹城乡,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农民和城市居民共同富裕。
羊街镇非农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程度不高,经济相对落后,加之相关部门缺乏专业规划和开发管理,造成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开发过程中的混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绝大多数的服务是不充分的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相对滞后。专业人才和技术的缺乏无法形成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羊街镇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截至目前,羊街已完成新建城镇街道5.5 km,铺设市政管道超过12 000 m;连接赫章县铁匠乡小集镇;新建占地面积4 500 m2的文化广场1个;铺设集镇道路6.3 km;河堤治理2.2 km;集镇农贸市场1 000 m2;2016年,新修油路约47.4 km。
在改善民生方面。2015年总投资322万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4个,解决了3 512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了2016年16个安全饮水工程,总投资722万元,解决了全镇7个村,1 655户7 883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2.2.1 区位环境
羊街镇位于威宁县城北部,距县城30 km,全镇总面积156.02 km2,有耕地9.5 万亩,林地10.1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4%,周边与本县的盐仓镇、五里岗街道办事处、小海镇、雪山镇、大街乡等乡镇街道接壤,与赫章县铁匠乡,辅处乡相连。全镇辖12个村,5个社区,115个自管委,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9 657户,46 51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 610人,占总人口的12.6%。有鬼斧工艺的夫妻岩,宁静典雅的水牛湾,四季不干,河流17 km。
2.2.2 经济环境
羊街镇属于典型的农业大镇,有耕地13万亩,全镇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羊街镇将结合农业产业、气候、水源等资源优势,在保证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着力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等重点工作实施扶贫开发,其中大力培育经济果林、中药材、蔬菜、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
通过探索适合镇情发展方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1~2015年以来全镇共种植马铃薯6 500亩,苹果树种植3 200亩,蔬菜种植2 570亩,核桃种植3 200亩,通过扶贫发展养殖产业,发放基础母羊340只、完成能繁母猪入保1 748头。到2017年不断巩固发展共完成经济作物考烟4 300亩,产值1 400万,户均1 450元;马铃薯45 000亩,产值6 300万,户均6 500元;各类蔬菜8500亩,产值5 950万,户均6 161元;经果林2.58万亩、中草药材4 000亩,产值4 420万,户均4 576元。在养殖方面全镇共养殖禽类4.6万羽。2018~2019年为立足本镇特色调整产业规模结构降低低效作物玉米种植21 360亩。
2.2.3 文化环境
羊街镇紧紧围绕威宁精神,精心谋划、全域布局,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聚焦羊街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兴产业、调结构、强功能、做环境、聚人气、促创新,做好农业,做亮城镇,做美村庄,做细民生,做强旅游。羊街镇以其生态环境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特色发展具有山地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并根据毕节市规划局《羊街镇与铁匠乡“镇乡合一”总体规划(2018-2035年)》规划文件,打造威宁-赫章临界区域“副中心”,在发展过程中统筹羊街镇与铁匠乡经济发展,扶持一批立足本区域、根植于本区域的企业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农文旅一体化的区域“副中心”建设,带动羊街镇经济的发展。羊街镇根据镇情实际,因地制宜,结合羊街镇苗族、彝族等民族节日文化和“塘约经验”,建成了一批以西华社区为模板的“乡愁庄园”,以苗族花生节和彝族年为特色节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以苗族文化、自然景观、农耕体验、休闲娱乐为主要契机带动乡愁庄园建设,乡旅农业结合共同发展,建设好观光农业、传统农耕旅游综合体验区,把羊街镇建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山地旅游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之乡。
(1)当地文化没有和旅游很好地结合。羊街镇具有显著的山水特色,有天生桥村景点;望夫石等优美自然风光以及充满民族特色的风俗,让旅游能够成为城镇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形象展示的载体。但羊街镇发展规划中对自然文化虽有一定的规划但并没有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再加上羊街并没有与城镇周边旅游点相匹配的旅游服务基础。
(2)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没有一个休闲与娱乐俱全的公共场所,客流承载力低下,交通便捷程度不发达,缺少与旅游配套的基础设施。在基础建设方面虽然有一定的规划但并没有实际的行动。
(3)缺乏支柱性产业。非农产业规模的羊街镇,一般技术含量低,缺乏产业支撑。城镇经济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农业,非农业经济占次要地位。因此,城镇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少,收入水平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
(4)融资能力弱。由于羊街镇的城镇规模小,城镇财政来源少,产业基础薄弱优惠政策少缺乏对外界投资的吸引力大,招商引资步伐慢,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等致使城镇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5)并未深度发掘自身的文化底蕴。羊街镇有着多彩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文化虽然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并未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羊街镇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身文化的优势。
(1)坚持继承和文化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基调,通过羊街镇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将旅游资源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保护地方文化和环境,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2)大力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和前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也是吸引外来游客和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3)利用当地传统优势,打造支柱产业。在发展经济产业的过程中,合理开发经济用地,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的环境和生态的情况充分发挥气候和羊街镇的地形优势的保护。开展土地复垦,大力推进良种法,实施粮食增产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推进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布局,避免盲目发展,过分追求量化目标和投资规模。推出吸引外资的地方优惠政策。
(5)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充分发掘羊街镇的文化,将经济发展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将羊街镇建设成一个具有自己文化经济特色的独特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