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东宇
(广东粤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原有的低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目前已经难以满足交通流量的现实需要,因此要对其进行改扩建。在改造工程中,路线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低等级公路由于受原造价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路面狭窄的问题,对车速有很大的限制,因此改造工程需要通过路线设计来加宽路面,并提高其路面的平整性,从而增强公路的通行能力,完善公路的服务功能。在路线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并根据公路范围的地质水文特点,尽量减少相关的拆迁工程,合理确定路线方案,优化公路的行车环境,并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平面设计问题是在对低等级公路进行改扩建线路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首先是原有公路的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长期碾压,其与改扩建部门的路面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路线设计人员应对此问题有充分的考虑。同时受原有公路平面地形条件的限制,在设计改扩建部分的平面布局或者景观营建方面存在较大难度的,设计人员也可以采取改线等相应的变动措施,但是要注意变动的合理性[1]。在路线的平面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提高平面设计的协调性,通过合理的曲直变化来进行线型设计,在平面设计方案中应减少突变线型的使用,使路线能够尽量均衡连贯。同时要对原有公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减少改扩建工程的土方工程量,从而降低征地等成本投入。
原有低等级公路的性能问题是在进行改扩建工程的路线设计中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原有低等级公路在其初期规划建设中,在性能设计方面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经过长期使用后,其性能还会进一步下降。因此设计人员要详细调查原公路的路基情况,以防止在地质和路基情况较差的部分实施改扩建工程。同时对原低等级公路设计中所存在的长大纵坡、急弯、陡坡以及小偏角等与现行路线设计规范不符的部分也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公路交通的安全。此外,路线设计人员还应准确掌握原公路的主要的事故路段以及实际交通流量情况,并在科学的分析评价后,根据相关的技术指标以及具体的投资成本来合理地确定改扩建工程的路线设计方案。
在对低等级公路进行改扩建路线设计时,设计人员应积极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勘察技术和设计方法,以准确掌握原有公路的实际情况,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情况等。为了提高路线设计方案的准确程度,在设计中应尽量使用比例尺比较大的地形图[2]。如果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技术设备时,设计人员应积极采用专业设计软件来完成三维模型以及相关图形文件的构建。
在改扩建工程中的路线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对其行车环境加以优化改进。以某三级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为例,其原有公路临山沿河,不仅存在大量的陡急坡,而且其安全性和技术指标也比较低,是安全事故的多发路段。因此在对其进行二级公路的改扩建时,路线设计人员分别提出了按原公路路线进行提升技术指标的改扩建方案以及改线扩建的路线设计方案。经过对两套路线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发现,如果采取原线改扩建方案,不仅只能基本达到40 km/h的设计时速,而且平面线形的相关技术指标依然存在较大的瓶颈。同时其原路线主要位于山体阴坡,一旦在冬季出现降雪情况时,将无法及时实现融雪,其安全风险依然较高。此外,原线路采取的是沿河布设方式,造成该公路一侧临河一侧临山,严重限制了加宽的空间。而如果采取改线扩建的路线设计方案,虽然工程费用有所增加,且需要扩大征地面积,但是其技术指标能够明显提高,并为行车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因此经过综合评价分析,决定采取改线扩建的路线设计方案。
一些低等级公路在原有路线选择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其路线两侧往往存在大量的建筑,既给行车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同时也限制了扩建的空间。以某乡镇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为例,该公路建成使用时间较长,其通行能力等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然而在沿线地区存在大量的楼宇房屋,如果采取对原线进行拓宽扩建方案,不仅需要开展大量的拆迁工作,增加工程成本,另外也会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路线设计人员在经过了实地勘察后,确定了改线的改扩建方案,新的路线设计方案虽然增加了长度,然而有效减少了拆迁成本,避免了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从而使改扩建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一些建成使用时间较长的低等级公路在当地还需要发挥一部分主干道的作用,不仅严重影响了交通的安全畅通,而且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因此在进行改扩建路线设计时,应进行采取避开主干道、另设走廊带的设计方式[3]。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还要与当地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根据该地区的发展规划以及道路布局来合理选择改扩建工程的路线线型,并科学设计公路工程与街道的交叉平面,尽可能地使公路路线设计与地方规划保持一致。
在进行低等级公路的改扩建路线设计时,对工程范围内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者容易发生坍陷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路段应进行采取改线设计方式来减少安全风险,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畅通[4]。以某公路部分路段的改扩建工程为例,其原线路基本都处于采空区上,甚至多次出现路面塌陷的问题,同时该公路路段中行驶的大型载重车辆较多,对路基的承载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根据此情况,在改扩建工程的路线设计中采用的改线设计的方案,避开了采空区,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低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了充分利用既有公路路线资源,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需要对原低等级公路进行改扩建,而路线设计是改扩建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对公路各项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原有公路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公路工程周边地区的经济能力和发展规划,根据改扩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条件特点合理地进行路线设计,在确保通行安全的基础上优化行车环境,改善行车的舒适性和畅通性,推动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