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区引种的6个长林系列油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2019-01-23 08:51:06梁文杰应苗苗戎建涛
中国油脂 2019年1期
关键词:长林鲨烯谷甾醇

梁文杰,应苗苗,戎建涛,权 伟

(1.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 2.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006)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木本植物,其种子含油率高,榨油后的油茶籽油是优质食用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1-3]。温州地区一直以来没有优良的油茶品种,为了引进适合温州地区的油茶优良品种,油茶合作社从2009年引种了6个长林系列油茶品种,目前已进入盛果期,为了更好地研究引种油茶的品质情况,特开展此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温州市鹿城区西北部,濒临瓯江,与丽水市青田县接壤,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18℃,年平均降水量1 500~1 800 mm,年平均无霜期275~280 d。

植物材料为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引种的长林3、长林4、长林18、长林40、长林53、长林166的6个油茶品种,引种时均为1年生嫁接轻基质容器苗。

试验仪器为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分析天平等。

1.2 试验方法

1.2.1 栽培管理

将引种的6个油茶品种按照随机的原则排列,分设3个大区,各3次重复。于引种栽培的前一年进行水平带状的整地,按照株行距3 m×2.5 m,种植穴挖掘规格60 cm×60 cm×60 cm, 在挖穴后定植前,每穴施复合肥0.3 kg作为基肥,苗木于引种当年春天的雨季前定植,定植后按照浙江省地方标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抚育管理。

1.2.2 指标测试

自油茶定植6年后,连续3年在油茶成熟采摘后测种仁含油率等相关指标。含油率测定参照GB/T 5009.6—2003;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测定参照GB/T 17376—2008及GB/T 17377—2008;角鲨烯及β-谷甾醇含量测定参照汤富彬等[4]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茶种仁的含油率(见表1)

表1 6个长林系列的油茶种仁含油率 %

由表1可知,6个长林系列的油茶种仁含油率均不相同,含油率由大到小分别为45.2%、45.1%、42.7%、42.0%、38.4%、33.8%,平均含油率为41.2%。

2.2 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见表2)

表2 6个长林系列的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由表2可知,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棕榈烯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顺-11-二十碳烯酸组成。6个长林系列油茶籽油中棕榈酸含量最低的为长林4,含量为7.6%,最高的为长林53,含量为10.3%,平均含量为8.8%;硬脂酸含量最低的为长林40,含量为1.8%,最高的为长林4,含量为2.8%,平均含量为2.5%。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为长林4和长林166,含量均为10.4%,最高的为长林53,含量为12.9%,平均含量为11.3%。

由表2可知,油茶籽油中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长林4,含量为82.3%,最低的为长林40,含量为73.2%,平均含量为78.0%;棕榈烯酸含量均稳定在0.1%;顺-11-二十碳烯酸含量仅有小幅波动,平均含量为0.6%。油茶籽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长林40,含量为14.7%,最低的为长林4,含量为6.6%,平均含量为9.8%;亚麻酸含量最低的为长林4,含量为0.2%,最高的为长林53,含量为0.7%,其余品种的油中亚麻酸含量均为0.3%。

2.3 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见表3)

表3 6个长林系列的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 mg/kg

由表3可知,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最高的为长林40,含量为122.3 mg/kg,最低的为长林4,含量为31.0 mg/kg,平均含量为91.5 mg/kg。角鲨烯对高血压、贫血以及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5]。

由表3可知,油茶籽油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的为长林40,含量为205.8 mg/kg,最低的为长林4,含量为123.5 mg/kg,平均含量为155.7 mg/kg。β-谷甾醇具有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及其他保健的功效[6-7]。

2.4 讨论

人们普遍认识到脂肪酸对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脂肪酸主要来自于平时食用的油类。油茶籽油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证的可以媲美橄榄油的优质食用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橄榄油相近;根据文献[8-9]对比可知,油茶籽油中对人体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近乎是花生油的2倍,大豆油的3.5倍,与橄榄油的含量相近[4]。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对人体有益,但油脂的稳定性差,油茶籽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低于花生油和大豆油的含量,与橄榄油的含量相近。仅从含油率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因素来看,长林4是6个长林系列引种油茶品种中最好的。

引种的长林系列油茶种仁含油率和油中脂肪酸组成数据显示,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因此不同地区在引种长林系列油茶时要有所侧重。

3 结 论

对引种的6个油茶品种的种仁含油率及油脂脂肪酸组成等进行测定,研究发现引种的6个油茶品种的种仁含油率由高到低分别为45.2%、45.1%、42.7%、42.0%、38.4%、33.8%,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为长林4和长林166,均为10.4%,最高的为长林53,为12.9%,平均含量为11.3%;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长林4,为82.3%,最低的为长林40,为73.2%,平均含量为78.0%。以含油率高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来评价6个引种的长林系列油茶品种,长林4的指标是最优的。

猜你喜欢
长林鲨烯谷甾醇
生物活性产品角鲨烯的特性及其开发应用
A FRACTIONAL CRITICAL PROBLEM WITH SHIFTING SUBCRITICAL PERTURBATION*
胡先煦 昔风起长林 今主角三连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5:47
植物来源角鲨烯的制备方法和发展前景
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及其在油脂加工与使用过程中的变化
中国油脂(2019年12期)2020-01-16 00:46:22
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小鼠急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长林’系列油茶良种的品种配置优化
β-谷甾醇在复杂体系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角鲨烯的健康功效及应用
不同植物油对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有机凝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