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摘 要:做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化建设成为时下的热点。“文化经济”形态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和“文化城市建设”两个趋势进行协同讨论,发掘两者之间的联系,将会对城市建设的外延扩展与内涵积淀两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视角出发,梳理非遗保护与开发对于文化城市建设的积极意义,探讨如何将非遗的保护传承融入到文化城市建设中去,是当前背景下文化城市发展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非遗;保护;文化城市;策略
城市是生产及消费的重要集散地,也聚集了全国大多数的人口。城市建设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与此相关,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而城市应该如何建设、城镇化的进程中应该规避哪些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热点。当前城市建设及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精力在于经济的发展,由此出现了缺失城市内涵、缺乏城市特色,千城一面等问题。而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城市特色成为时下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越来来越多的地区丧失了区域特色,增加了千城一面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依托于区域性独特的生产生活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题通常在农村地区展开,这从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主要集中在农村可以看出。然而非遗的开发最终的指向点应该在城市,这是由城市所具有的人口集中优势,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这同一背景下,合并讨论城市特色的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成为城市建设重要途径。本文将主要致力于从文化经济的角度,考虑“非遗保护与开发”这一命题,如何融入到文化城市的建设中去。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共赢。
一、文化城市建设的背景
传统意义上,文化城市一般理解为是以宗教、艺术、科学、教育、文物古迹等文化机制为主要职能的城市。此类城市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额声誉并在文化旅游领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如以寺院、神社为中心的宗教性城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麦地那等;以艺术成就为特色的城市,如奥地利的维也纳、意大利博洛尼亚、西班牙塞维利亚、英国格拉斯哥等;以古代文明陈迹为标志的城市:中国的北京、西安、洛阳等。
而文化城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以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这可以视为城市文化特色打造的系统工程。正如生态城市的关注点在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城市建设主要在于文化特色的打造和凝练。
二、非遗保护与开发对文化城市建设的意义
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更多是从非遗本体出发展开讨论,或者就其原生环境的保护展开探讨。从非遗开发的功能性角度讨论也主要聚焦于经济职能,思考非遗开发如何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如何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何拉动内需。非遗本身作为文化资源来讲,其文化属性,以及对于文化建设层面的推动是不容忽视的。
(一)助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其产业属性,强调经济数据的增长,一方面是文化属性,强调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正是之于文化产业的文化屬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文化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充当了基础性的作用。非遗的保护可以为文化产业,尤其是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素材,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化城市的建设。若干品牌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将成为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
(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文化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是“千城一面”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提出“文化城市”建设这一命题,也正之于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而开展。为如何突出城市特色,则应该在文化层面着手。要保持一个城市的特色 ,首先要在城市规划中尊重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①非遗即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殊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形式,植根于所处的环境,与当地的生产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的特征,直接反映了当地延续百年以上的风俗、习惯、技艺等。围绕非遗传承保护进行文化建设,对于构建文化城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城市,如北京、西安、洛阳、扬州等,无不是以丰厚的文化积淀著称。也正是诸多文物古迹的留存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水平。城市大力开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进一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市井民间。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在过往几年,各地掀起的名人之争也正源于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意识到保护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文化内涵,增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意义。保护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属于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双赢。
(四) 增强城市凝聚力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创造性的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指出软实力是对外的影响力和对内的凝聚力的总和。城市建设同样可以以软实力的提升为建设目标。一方面,经济数据、工业指标、人口规模、社会消费总额等可以作为城市硬实力的体现。而文化城市建设的相关成果则可以作为软实力的体现。一方面,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城市文化内涵的提升都属于软实力中对外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城市中对内的凝聚力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而且应该作为文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至少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而在这个时间段里,非遗承载了当地民众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注意非遗的保护,有助于凝聚地方意识,提高文化认同,建立文化层面的归属感。
三、非遗保护与开发助力文化城市建设的策略
整体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非遗不仅需要传承,更要运用现代技术和话语体系其重新解读与拴释,赋予新的文化意涵,使之与现代生活相关联。因为原生环境的丧失,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处境更为艰难。由此,考虑非遗保护与开发助力文化城市建设的途径,应该从非遗自身的特点以及文化建设的需要,两者的结合点出发。从广义范围来看,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也可得知,文化城市建设也应涉及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个方面。
(一) 加强非遗类文化设施的兴建
文化设施作为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活动的承载者,在开展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定的传承方式,部分非遗项目相对小众,文化设施兴建可以为非遗展示展演提供机遇。匈牙利在一战之前都以欧洲的骑术之乡知名,但在马被现代化交通工具取代之后,马术活动在匈牙利逐步消失。然而,后期的匈牙利政府重新复活这项运动,在首都布达佩斯修建了大量以马为主题的广场、雕塑、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并依托这些设施,开展马术表演,使得布达佩斯重获“马术之城”的美誉。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大歌剧院一方面作为城市地标存在,一方面也烘托了真个城市的音乐氛围及文化内涵。依托非遗类文化设施兴建对于营造城市文化内涵、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元素都有积极意义,从而有利于助推文化城市的建设。
(二)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非遗项目为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提供了素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是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非遗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非遗创意产品的地域性、特异性,而以非遗为素材进行的创意产品开发相应也具有其独特性,这有利于在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争取一席之地,而特色文化产品的打造也是助推文化城市建设的可行之路。
(三)打造特色非遗节目
品牌性的节目打造对于提升地方知名度、增强地方吸引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桂林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开封《大宋·东京梦华》、杭州《宋城千古情》、泰安《封禅大典》都属于各地区特有的品牌性实景演出节目。而这些节目的打造都对于城市影响力、吸引力有较大的推动,对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文化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传承和保护的传统文化瑰宝。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文化城市建设的意义以及非遗保护与开发助力文化城市建设的路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也是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赢。
[注释]
①单霁翔:城市文化特色重塑与文化城市建设(上),北京规划建设,2017,111 单霁翔:城市文化特色重塑与文化城市建设(上),北京规划建设,2017,11
[参考文献]
[1]戴立然.城市文化与文化城市的辩证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6,06.
[2]单霁翔.城市文化特色重塑与文化城市建设(上),北京规划建设,2017,11.
[3]单霁翔.城市文化特色重塑与文化城市建设(下),北京规划建设,2018.01.
[4]单霁翔.从“功能城市 ”走向“文化城市 ”发展路径辨析,文艺研究,2007.03.
[5]民进齐齐哈尔市委.发掘城市文化资源 建设特色文化城市,齐齐哈尔日报,2012.3.28.
[6]张鸿雁.论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创新,南京社会科学,2012.08.
[7]张鸿雁.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民族研究,2014.01.
[8]卢涛、李先逢:《城市核心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多学科凋适理念》,《 城市发展研究》,2002 ,01.
[9]彭冬梅,刘肖健,孙守迁.信息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01.
[10]郑强.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1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12]談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13]黄永林、王伟杰.数字化传承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的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基金: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列课题重大项目“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研究”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