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潮流元素的不断引入,音乐选修课逐渐普及起来。然而,许多声乐课堂对流行音乐的引入并不到位,导致这门课往往上成了音乐欣赏课,学生感受不到文化的熏陶,教师也只是作为引导者而介绍一些中外的经典曲目,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效果。为了激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文化的世界,教师要引入多元化的音乐元素,配合当代的流行气息。本文主要从当代的流行元素出发,对当前声乐课堂中流行音乐的引入加以分析。
关键词:声乐课堂 流行元素 文化
真正的声乐引入能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调动全部脑细胞身临其境般地感知音乐文化的魅力。所以,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引入时代的流行元素,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灵动性思维,合理优化音乐题材和赏析形式,营造积极的音乐学习氛围。当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流行音乐的氛围中,就能由浅入深地拓宽自身音乐感知空间。
一、丰富流行音乐元素的内容
传统的声乐课堂授课方式枯燥无味,不但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逐渐放弃对音乐文化的学习。针对这样的现状,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十分关键。首先,通过赏析流行音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由浅入深地引入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最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音乐文化,为传承传统音乐艺术形式而努力。
在引入流行音乐元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入歌词优美、具有正能量、具有学习价值的歌曲,最好是能与古典文化贴近的流行音乐。以歌曲《但愿人长久》为例,其改编自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词亦为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作为歌曲的歌词,将我国古典诗词的意蕴融入到了时下较为受学生欢迎的流行歌曲中,赏析的时候再配以相思望月的意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引入时代元素的实例
当前的流行音乐课应该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力为学习目标。学生大都偏爱流行的电视剧、电影、明星等,教师可以引入流行题材,找到学生心中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教育。如在欣赏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短剧《牧童》,让学生融入到短剧的意境中,感受生动活泼的音乐氛围,释放各自的内心情感。在播放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让学生轮流起来回答自己最喜爱的音乐明星、音乐类型等,学生一起沟通交流,对当前的流行元素进行探讨,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师生音乐互动。
流行元素的引入能在一定意义上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达到一个全身心投入音乐感悟的境界。流行注重的就是一个体验过程,学生在感知和体验当代的潮流时,自然而然地接近声乐,配合教师的教学。而“流行”作为一种心理学概念,加强对学生的音乐节奏的感知,从时代气息中感受到音乐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人文情怀,更是一种文化艺术。
三、完善并保证流行音乐的引入
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只偏爱自己喜欢的内容,选修声乐这门课的初衷是出于对音乐的喜爱,但由于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从小接触到的音乐元素也有所差异。如果教师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就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导致大多数学生从最初的喜爱音乐变成敷衍课堂。所以,教师要给出流行的音乐形式,配合当代的音乐综艺视频进行教学,比如《我爱记歌词》《中国好声音》《声乐大课堂》等。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活动,把学生分成不同的音乐小组,模拟综艺里面的游戏活动,学生比赛唱歌、记忆歌词,而教师作为评分人,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活动达到提高学生对声乐感知的教学效果。
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要想在声乐课堂上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过程,而是要通过一些耳濡目染的音乐形式,在课堂中引入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让潮流元素变成当前声乐教学中极好的课堂教学材料,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在课上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音乐特点,从各种音乐元素中发掘自己喜爱的形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总而言之,声乐作为当代的潮流音乐形式,其必须结合当代的流行音乐和时代文化,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渴望和兴趣。教师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丰富流行元素的内容。只有引入切实可行的流行元素,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并使学生从中受益,最终主动爱上音乐、感知音乐、欣赏音乐。
参考文献:
[1]温馨.声乐伴奏和声乐演唱的协调统一[J].音乐创作,2017(01).
[2]郭蓓.早期音乐对声乐教学的影响[J].音乐学报,2018(03).
(作者简介:杜晨晨,女,硕士研究生,四川音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流行音乐)(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