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薇
(广州市番禺城市规划设计院,广东 广州 511400)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低碳经济理论,主要目标是通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取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一种新型社会经济活动和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传统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它的发展方向是把高碳型转向以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为主的低碳型产业。
建设低碳产业园是指以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模式等为主要方法,吸引符合规划要求的低碳企业进入规划好的产业空间地域进行生产经营。目前,我国正在采用多种方法在积极地建设低碳产业园,立足于现有国情,淘汰产能落后的高碳模式,提高消耗低碳能源的权重,利用生态招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生态景观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等。
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在城市还是乡镇都兴起了建设和规划产业园区的热潮,产业园区向着城郊区域推进。在产业园区规划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在建设时未能全面考虑园区的发展方向及布局结构,导致一些产业园区难以适应现代化的产业发展趋势,面临运营困境,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1)一些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没有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是片面强调建设规模,但又未能配备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在实际运营中,出现局部交通拥堵和员工工作生活不便利等问题,导致产业园出现空置率较高的局面。
(2)初期的产业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产业的支撑,出现了产业混杂的局面。
(3)在建设产业园时,只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未能重视产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和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忽视了其他的功能需求,使一些产业园区陷入了发展困境。
(4)随着产业的更新换代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产业园区由于建筑功能的限制和内部空间的局限,已逐渐出现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趋势。
在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上应用低碳策略对落实和促进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碳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两个主要策略:
一是从产业规划布局和功能划分方面考虑,需要遵循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使园区内的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相互协调,互促发展,无论是材料、产品还是工业废物均可以实现最优化利用。
二是从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方面考虑,以安全、环保、健康、舒适为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根本目标,采用绿色设计,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在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现有环境与人工环境共存的新景观,最大化保护地貌的现状。
在规划广州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项目时,秉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满足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将其打造成一个生态友好、生活和谐,实现职住平衡和共享开放的复合型价值创新园区。综合考虑交通、服务、生产、居住、边界等要素,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将园区划分为四大产业组团、三大发展配套组团,打造产学研一体的低碳生态园区模式。其中生产组团中以汽车生产线为布局导向,从零部件配套区、动力总成工厂、焊接-冲压-涂装-总装车间、试车跑道等按照生产流线布置,以降低园区内部的运营成本,让各区域之间既互相关联又相互独立。同时通过打造共享空间,促进园区功能布局生态化、集约化。
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充分认识产业园现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城市现有的交通系统,再详细分析园区内部交通组织以及各集散点的位置等因素,对产业园区的道路进行分级,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系统设计,强化各功能分区的便捷联系。例如,在规划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项目中,以“自成网格、人车分流、相互协调”的低碳设计为基本理念,提出智慧、绿色、低碳、高效的交通解决方案:设计适宜步行的街道和人性化尺度的街区来强化步行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降低机动车需求、增加绿色交通工具、在步行可及范围内设置公共绿地以及公共服务、打造多方式多路径的便捷系统、建设智慧交通体系等。
在低碳模式的引领下,首先,通过研究分析园区的使用功能、生态环境、产业特点、交通体系等,本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目的,对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形式进行合理规划。其次,通过分析研究园区内的人员活动规律,把活动相对集中的相邻区域设计成绿色出行区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的环保目的。例如,在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的规划设计中,围绕轨道站点发展城市核心区,打造TOD商务核心建筑群;全面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设备,构筑智慧文化共享空间;构建交通分流及系统管理,创建多元化交通网络。地上建设4R生态公园及滨江活力走廊,地下开发立体交通体系,将轨道交通、车行隧道、地下商业区有序结合,丰富园区空间形态,释放地面空间,更大限度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在产业园区的规划过程中,能够在满足园区内经营运作、物流交通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生态节能设计,将会是一个十分有效的低碳模式应用。例如,在番禺区金湖工业区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在保护现有地形地貌以及生态廊道的前提下,通过生态友好的海绵城市模式,建立多元化绿色网络,打造生态节能的高新产业园区。依托山水脉络,创造生态基地,构建连续网络,构建城市风廊,改善热岛效应,完善城市绿道,提升生态功能,将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产业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生态系统。
在产业园区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采取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措施实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保护环境这五大目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例如,在番禺区巨大创意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中,着重打造复合型绿色建筑,实现零碳排放、清洁能源使用率不低于60%的目标。通过建筑外立面的垂直绿化、空中屋顶花园等,建设3D绿化空间;通过智慧水处理管理系统,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鼓励装配式工业建筑,降低施工污染和能耗;采用新型隔热建筑材料、冷屋面系统、建筑节材等技术,提高园区的智能化运营水平;采用分化式能源站、太阳能光伏板屋顶等新能源技术,提高园区的节能减排水平。
综上所述,建设低碳产业园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结合国情和现有产业园的实际情况从规划设计层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进行多方面的探讨,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产业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