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钟晓军,林成淼,朱嘉慧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杭州 310012)
生活垃圾收集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条件之一,我国目前有建制镇近2万个,村庄320多万个,生活在村镇的人口数量超过40%,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短板[1],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已造成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浙江省是经济和再生资源大省、同时也是资源小省[3],再生资源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先进[4],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5]。2017年,浙江省发布《浙江省静脉产业基地建设行动计划》,规划建设一批静脉产业基地,培育创建省级示范试点,积极争创国家级基地,逐步实现全省城乡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处理能力基本全覆盖,力争成为全国标杆省份。浦江县相继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浙江省首批静脉产业示范城市和国家首批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在全域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浦江县地处浙江省的中部,是一个千年古县。县域面积920平方千米,辖7镇5乡3街道,共有429个村(社区),户籍人口39万,常住人口近60万。近年来,浦江紧紧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把垃圾分类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相结合,以“让废弃物到该去的地方”为指引,以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应用尽用、日产日清为目标,从源头到终端,从农村到城区,从被动到自觉,逐步营造“多元主体秩序”,全面构建“大分类格局”,强力推进“垃圾革命”,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处理运行体系,率先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和处置全覆盖。2017年,浦江县城乡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4.7%,城乡生活垃圾实现负增长(-8%)。全县已建成16座生态处理中心、18座阳光房,日处理易腐烂垃圾约200吨,垃圾减量率达50%以上,年回收可利用垃圾12.78万吨,实现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在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中,以群众易接受为原则,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完整链条。1)明确具体分类流程。科学设置简单易学的“四分两拣”流程,让老百姓知道是什么、怎么做。“四分”是指将生活垃圾分为“易烂”“不易烂”“可卖”“不可卖”四种;“两拣”是指“农户一次分拣,分拣员二次分拣”。全县年减少垃圾填埋7.3万吨,2017年城乡生活垃圾实现负增长;2)因地制宜,做好垃圾终端处理。根据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的县情,采取了以机械处理为主、阳光堆肥为辅的处置模式,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全县建成16座生态处理中心,18座阳光房,覆盖全县429村(社区)。生态处理中心配备53台微生物发酵设备,全县日均处理易腐烂垃圾200余吨;3)变废为宝,构建“大分类”格局。针对生活垃圾中的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按照“市场化运作、政府兜底”原则,政府成立服务公司,以“鸡毛换糖”形式托底回收,群众用“可卖垃圾”换购洗衣粉、脸盆等生活用品,2017年共计回购废纸8580余吨,废塑料1280余吨,各类废旧电器2000余件。以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为载体,构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平台,通过政企协作的方式,相继设立了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布料垃圾等处置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化利用,2017年回收各类废家具2000余件、消耗废砖土50余万吨、回收废木材2万余吨、废布料5万余吨。
推进垃圾分类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建设三支队伍:1)干部示范,捆绑推进。每名干部包干联系10户以上农户,每只垃圾桶对应编号1名干部和1家农户,将联系户的垃圾分类情况纳入干部的日常量化考核内容。选派1671名机关干部担任“两富”“两美”指导员进村入户抓落实,联村干部集中下村一线督促检查;2)志愿者参与,协同作战。全县429个村(社区)全部设立垃圾分类义务督导队,组建流动垃圾分类宣讲团,逐乡逐村地毯式宣讲。制作播放垃圾分类动漫片,发放指导手册12万册、宣传画2000余套、承诺牌12万块,着力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3)保洁员托底,专业负责。全县共有2400余名保洁员,每天定时、定点上门进行分类收集清运,并落实“二次分拣”制度,对农户初次分类后的垃圾再次进行分拣,确保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和减量最大化;4)回收企业参与,再生利用。积极鼓励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市场化,目前全县共有市场化回收企业25家,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350吨,真正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由点及面,由乡带城,实现垃圾分类全区域覆盖。1)农村率先实现全覆盖。在郑家坞镇全镇、檀溪镇大坎村、杭坪镇薛下庄村先行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经过不断试点探索,总结推广后在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2)区域先行带动引领。城区垃圾分类涉及面广,在前期充分试点的情况下,抓好机关单位、党员、学校、医院等影响力较大的区域,让重点区域先行示范;3)城乡全覆盖。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在中山、东街社区开展试点,并在城区20个社区全面铺开。商铺、商场、菜场、公园、景区、工地、企业等区域同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确保覆盖无盲区。除部分新建、在建小区外,浦江的垃圾分类覆盖面已达到了94.7%,同时,分类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城乡全覆盖。
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生活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深入推动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固化生活垃圾分类体制机制。1)村级层面抓落实。推行村民自治,把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设起一道警示线。分类情况每日上榜公示,明确奖惩,从而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2)镇级层面抓考核。开展村级排名,明确镇村干部责任。镇里每月对各村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排名,排名作为镇村干部年终考核、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结合“四个平台”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实现垃圾分类问题“秒上传、秒受理”;3)县级层面抓督查。成立垃圾分类专项督查小组,创新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村”等评选,激励乡镇(街道)比学赶超。
创新长效管理机制,以大数据管理为抓手,构建了全方位监督体系,逐步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1)村民自治制度。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设起一道警示线。分类情况上榜公示,并明确奖惩。各村(社区)建立微信工作群,值班干部将当日检查情况在群里进行通报;2)指导员制度。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平台网格员就是垃圾分类指导员、监督员,每村至少设置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垃圾分类情况直接拍照上传,由平台管理员交办整改,实现垃圾分类问题“随手拍、秒上传、秒受理”;3)督查评比制度。浦江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农村、城区、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垃圾分类管理、考核、督查办法,创新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村、十差村”评选,对各乡镇(街道)进行排名,结果每月在垃圾分类作战图上集中展示,并在县政府大楼进行公示;4)依法分类制度。严格执行《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及《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力度,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县综合执法部门通过区域巡查、重点督查、夜间抽查等方式,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5)大数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大数据管理评价体系,通过对各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终端、环卫车辆、环卫人员以及回收、处置企业日常运行数据的收集,实现各类垃圾处理量的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从而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构建“大分类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基本思路,坚持合理布局、适度集中,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构建区域一体的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再生资源、建筑垃圾、城市污泥、农林废弃物等多元化协同收运处布局体系。再生资源回收覆盖面广,回收站点布局充分考虑浦江县城乡分布的特点,在全县域范围均衡布局,有利于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处置中心相对集中,有利于基地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共建共享。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选址应充分考虑城市现有废弃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尽量避免已建项目的拆迁搬址,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结合现有城市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设规划“一基地三区八中心”(三区为北部园区、中部园区和南部园区;八中心为智慧环卫一体化中心、有机废弃物加工中心、垃圾焚烧发电中心、建筑垃圾加工中心、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废弃物创新应用研发中心、危废处置中心、环保达标综合处理中心)。
优化提升区域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的处置原则,垃圾收集采用交投点—收集站—转运站—综合处理场四级体系。生活垃圾逐步实行袋装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容量的设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有利于垃圾分类收集和机械化清除,居住小区内垃圾集中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新建小区多层建筑每4幢设置1个垃圾收集点。中心城区规划两处综合垃圾转运站,各占地10亩,处理能力150~200吨/日。加快两网融合和设施共建共享,有效依托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推进城市环卫系统网络和再生资源系统网络的有效衔接、融合发展,突破网络发展不配套的短板,推动管理机制融合、人员融合、物流融合、场地设施共享、平台融合。鼓励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内废弃、已建或在建废弃物回收网络的企业,与政府主导的环卫系统回收体系、企业自主建设的回收网络实现共建共享,进一步提高回收设施的利用效率。加快互联网+收运体系建设,浦江县行政执法局和企业自主新建的收运设施统一纳入县环卫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智慧分类回收箱、智慧回收APP、车载摄像头和站点监控、智慧交通监管PC端、平台及网站,对回收体系涉及的相关收集运输车辆,实现GPS在线定位监控全覆盖,实现市区范围废弃物收运系统信息化、可视化、全方位监管。
推动基地项目建设运营采用PPP模式,创新推动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行机制,以BOT的运作方式建设运营,中标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在浦江静脉产业园的运营体系中,废弃物的收运处将实现一体化运营,日常运营由项目公司执行,政府和企业联合管理与经营的模式。加快浦江县小黄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BOT模式建设和运营,由第三方专业公司承担项目的建设运营,特许经营期30年。鼓励废弃物收运处运营第三方治理模式,以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机结合的污染治理新机制,在浦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运营体系中,废弃物的收运处将实现一体化运营,浦江县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厨余生态处理中心项目、建筑垃圾处理中心由行政执法局负责建设,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管理。探索主要废弃物协同处理运营模式,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中,将在原有的垃圾协同处置系统中进一步延伸协同处理网络,不断引进新的垃圾处置技术,深化同兰溪水泥建材企业合作,加强城市污泥、水晶废弃物跨区域协同处理。推广基地建设运营政策支持模式,鼓励相关主体进行运营机制创新,建立新型、规范、适用的运营体系。支持项目主体按照要求发行绿色债券,用于基地重点项目的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为其提供政策支持。
降低基地建设运营社会环境影响,基地规划建设阶段,同步推进配套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做好基地内企业及相关收运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厂区废弃物运输线路、堆放场所、处置设施及生产厂区进行全程监控,同步建设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杜绝生产过程污染物超标排放。探索基地和谐共融发展模式,在基地规划建设中合理预留基地拓展空间,依托基地内部及周边资源,利用下游产业发展基础,引入再生资源产品深加工、再制造、废弃物利用设备制造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与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内重点项目相关联的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为基地周边群众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当地财政税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废弃物处置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在项目周边显著位置设置显示屏等方式公开污染物实时排放数据,接受社会监督。环卫部门、基地管理机构、周边居民代表、有关专家等共同组成监督委员会,不定期进入基地查看,向公众反馈意见。鼓励基地内的废弃物处理企业配套建设宣传教育设施,实行对外参观开放。
健全规范投放和收运主体行为的管理体系,整合环卫、商务等部门针对废弃物收运的管理职责和措施,建立废弃物分类收运监管协调机构,对废弃物投放和收运主体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区域内相关主体监管全覆盖。建立统一规范的废弃物分类收运制度体系,实现统一发布、统一管理、协调推进。强化废弃物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废弃物分类收运监管协调机制,实现各类废弃物处置各环节监管的有效衔接,避免责任不清、监管不到位。牵头部门每年度召集相关部门制定年度废弃物管理工作计划,协调并解决部门间废弃物管理相关问题。完善废弃物智能化综合监管系统,完善县执法局城乡智慧大管家—垃圾分类大数据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再生资源、建筑垃圾、城市污泥、农林废弃物等收运处全过程,采用视频监控、数据扫描、车载GPS和电子锁等手段,实时监控废弃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信息跟踪和可追溯。打造集物流管理、废物流监控、生产现场监控、污染排放在线监测于一体的综合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