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西方哲学上,尼采是最不能忽略的人物,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哲学家,他将哲学的深邃、诗歌的浪漫、音乐的震撼、心理学的精细和语言学的广博融为一体,自成一家,虽然他的思想中有不少的糟粕,但他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尼采的一生不仅是特立独行的一生,更是孤独的一生、悲剧的一生。
关键词:尼采;特立獨行;孤独;悲剧
从没有一个哲学家,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同时代人们足够的重视,而在死后却激起了那么大的反响;从没有一个哲学家,生前和死后会被人们推向两个极端的评价,或曰辉煌,或带来毁灭;从没有一个哲学家,在被誉为天才的同时又被称为疯子,影响了后来诸如萨特、海德格尔、茨威格、萧伯纳等人;更没有一个哲学家,在他生前就作了这样的关于自己的预言:“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他就是尼采。
孤独,是尼采的命运,是他所追寻的,所热爱的,也是他苦痛的根源。虽说哲学家多半是孤独的,而尼采更是孤独中的孤独者。伟人的伟大在于他的思想是腾跃时空之外的,是可以穿越在时空的界限之外的,是能够腾跃时空之上的一种眼力和行动力。尼采的思想是腾跃于时空之外的,但是,他的喜怒哀乐,也是基于他所处的时代、所在的社会、所接触的人群、所发生的事件。
尼采的孤独是思想上的孤独。纵观尼采的一生,在欧洲大陆上各处漂流,他过着流浪的生活,踏着疲惫的步伐,到处寻找着健康与伙伴,寻求真理与生命。他的大部分著作是在旅途跋涉中完成的,在步行中沉思,偶出灵感便记录在案,到了夜晚再伏案疾书,但这些他在忍着病痛呕心沥血完成的作品却没人欣赏,无人理解,这是孤独的;只因他想做自己的主人,他的价值不必依着上帝、群众,他想自我主宰,自我发挥,处事不为事所困,入世不为事所系,他拥抱着一个企图实现于未来的理想,所以他的思想和世人距离的太远了,他的时代尚未到来,他就必须走在孤独中,他的思想奔驰着孤独的暗流,这就注定了他孤独一生。
尼采生于宗教的氛围中,他的祖先七代都是牧师,但他却是举世闻名的反基督教的人。尼采与瓦格纳的友情始于特里伯森,因尼采深爱音乐,因瓦格纳用样深爱叔本华,尼采把艺术的理想寄托于瓦格纳的歌剧上,二人频繁进行信件往来,但就是因为瓦格纳在拜罗特的新作结束了他们的友谊。在尼采看来,他不相信如此充满基督教色彩和堕落气息的歌剧出自好友之手,此时尼采掉头离去,没有给瓦格纳留下一句话。其实尼采心中的瓦格纳并非瓦格纳本人,而是狄奥尼索斯艺术家的理想建构,当这一理想破灭时,他选择做真实的自己,他不再忠实于瓦格纳,从此他又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尼采的孤独是情感的孤独。尼采在4岁父亲去世、4岁半弟弟夭折后一直和母亲、妹妹、姑姑生活在一起,可以说尼采在女人的周围与养育中长大,而日后却成为了顽强的反女性主义者。尼采曾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老妇与少女》中写到:“你要到女人身边吗?别忘了带鞭子!”尼采之所以这样,源于他的生活感受。在他小时,唯一的玩伴食妹妹伊丽莎白,长大后,尼采进入波恩大学,发生一件偶然的事情:在他去科隆游玩时,本想找一家饭店,却被领路人引导妓院,在这里我们很难猜想尼采是否开始厌倦女性。在这不久他爱上了一位演员,在表白时却被告知已经与别人订婚,此时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几年以后,他的健康愈来愈坏,他的好友建议他寻觅一位伴侣,这时他们找到了莎乐美小姐,尼采终于答应下来,但是很不幸,他们只相处了五个月,就不欢而散,这是尼采恋爱中最受打击的一次,从此他远离异性,又开始陷入孤独和痛苦。
尼采不仅是孤独的,更是悲剧的。幼年丧父失弟被当作女孩培养是悲剧;中年因追求自我与亲密好友断绝关系是悲剧;呕心沥血完成的著作无人问津、仅赠送的数量也只有七本,没有赞美反而招致议论是悲剧;从童年到去世一直遭受头痛和眼疾的折磨是悲剧;一生中被好几个女人拒绝,从此失去信心再也不相信女人并成为反女性主义者是悲剧;被妹妹以自己的名义阐释自己的哲学思想,从而导致思想被无情的阉割和丑化这也是悲剧;活着的时候没有荣誉死后却成为划时代的伟人这更是悲剧。在某种意义上,尼采的种种悲剧也不仅仅是尼采个人命运的悲剧,还是其学术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必然结果。
结语:
尼采的思想对西方的传统主流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他是一个反哲学家,对人类知识的地位提出了深深的质疑,他的作品介于哲学和文学之间,对20世纪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品评尼采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颗热烈的心,清醒而理性的审视,热烈而完整的理解,用我们雪亮的双眼去理解去评判。
注释:
[1]丹尼尔.哈列维:《尼采传——一个特立独行者的一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2]戴维.罗宾逊:《尼采与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孙影(1993-),女,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山东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传媒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