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元趣话

2019-01-21 02:02李凤能
文史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宋太祖同治皇帝

李凤能

清宣統小皇帝与其父醇亲王

中国封建王朝,大都使用年号纪年。新皇帝即位颁布新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某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某某元年。唐人颜师古注《汉书》“建元元年”说:“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掌权第二年。又据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汉武帝十九年(即公元前122年)首创,即以“元狩”元年纪十九年,又追此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另有学者认为年号是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首创的,建元以下为追加。但有学者以清人陆增祥《吴氏筠清馆金石记目》上记载有铭刻建元年号的汉朝文物这一事实,判断出元鼎之前的年号并非后来追加。不论真相如何,汉武帝时代始有年号则是可以肯定的。其后历代相沿,成为制度,直至清末。

皇帝建元与改元,有很多讲究,也有很多忌讳。年号的选择,多求吉利祥和,如永定、永和、永昌、永隆、长庆、长安、长乐、长兴、咸宁、咸熙、咸亨、咸雍、嘉平、嘉祐、嘉泰、嘉靖等等,都寓含了对国泰民安、皇图永固的期盼。

但是,期盼是一回事,实际情形则是另外一回事。纵观历史,统治者大都欲壑难填,苛政如虎,他们有几个是真心爱惜老百姓的?横征暴敛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削弱了根基甚至走向灭亡而不知自省,反而可笑地把渺茫的希望寄托在改元上。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十一谓:

(晋)哀帝隆和初,童谣云:“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先是穆帝改元升平,越五年帝崩。不满斗,不至十年也。朝廷恶闻此谣,因改年曰兴宁。民复歌曰:“虽复改兴宁,亦复无聊生。”哀帝寻崩。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政既不通,人怎能和!统治者已然弄得举国民不聊生,单凭改元就想使国运转为 “升平”“隆和”,无异痴人说梦。

一个可悲的现象是,封建皇帝们偏偏相信改元可以除厄迎祥,给自己带来好运。于是,频繁地改换年号便成为某些皇帝的癖好。有的皇帝改元竟多达十余次,甚至有一年数改者。

皇帝热衷于改元,造成了历史上多个年号相同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不同的朝代中,也出现在同一个朝代里。如东晋元帝司马睿使用过西晋惠帝司马衷的 “建武”年号,后燕昭文帝慕容熙使用过开封公慕容详的“建始”年号,北魏孝武帝元修使用过明元帝拓跋嗣的“永兴”年号,唐肃宗李亨使用过唐高宗李治的 “上元”年号;大理昭明帝段素英使用过广总帝段思聪的“明德”年号,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使用过元世祖忽必烈的 “至元”年号等,以致后人对前人以年号记叙下来的一些过往事件,不得不费工夫去考辨。而一些含有吉祥意味的年号名称,竟重复出现若干回,如“建兴”这个年号,就被使用过11次;“天祐(佑)”这个年号,则被使用过10次;“太平”这个年号,也被使用过9次。至于使用过8次以下2次以上的年号,数量就更多了。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讲了这样一段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不愿步人后尘,曾命宰相选择一个从未被使用过的字眼作年号,赵普等人遂上“乾德”。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灭后蜀,其部下从一名宫女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搜出一面旧铜镜。镜背有“乾德四年铸”的铭文。宋太祖大惊,询问宰相:“安得已有四年所铸乎?”赵普等人皆不能答。宋太祖又召学士陶穀、窦仪询问。仪曰:“此必蜀物。昔伪蜀王衍有此号,当是其岁所铸也。”上乃悟,因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驾崩,仁宗赵祯即位,时年13岁。因年龄太小,遂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儒臣为迎合时事,便将年号定为“天圣”;天圣十年(1032年),又改元“明道”。为什么要以天圣、明道为年号呢,据北宋蔡绦《铁围山丛谈》讲, “天圣为二人圣,明道为日月”,都是取皇帝和太后共同执政的意思。至明道二年(1033年)仁宗亲政,才将年号改为景祐。

该书卷一又说:

太上(宋徽宗赵佶)即位之明年改元“建中靖国”者,盖垂帘之际,患熙(宁)、(元)丰、元祐之臣为党,故曰:“建中靖国”。实兄弟为继,故踵“太平兴国”之故事也。明年亲政,则改元“崇宁”。崇宁者,崇“熙宁”也。崇宁至五年正月彗出,乃改明年为“大观”。大观者,取易“大观在上”,但美名也。大观至四年夏五月彗出,因又改明年为“政和”。政和者,取“庶政惟和”之义也。政和尽八年,时方士援汉武故事,谓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为得天之纪,而汉武但辛巳朔旦冬至,然今岁乃己酉朔旦冬至,真得天之纪矣。又太宗皇帝以在位二十年,因大赦天下。是时上在位已十有九年,明年当二十年。举是二者,乃下赦改十一月冬至朔旦为“重和”元年。重和者,谓“和之又和”也。改号未几,会左丞范致虚言犯北朝年号。盖北(辽兴宗耶律宗真)先有“重熙”年号,时后主名禧(天祚帝名耶律延禧),其国中因避重熙,凡称重熙则为重和,朝廷不乐。是年三月遽改重和二年为“宣和”元年。宣和改,上自以常所处殿名其年,然实欲掩前误也。自号宣和,人又谓一家有二日为不祥,及方腊起,连陷二浙数郡,上意弥欲易之,独难得美名。会寇甫平而止,七年冬遂内禅云。

北宋王得臣《麈史》记载,熙宁末年,宋神宗赵顼打算改元,“近臣拟‘美成‘丰亨二名以进,上(神宗)指美成曰:‘羊大带戈,不可用。又指亨字曰:‘为子不成,可去亨而加元。遂以元丰纪年云。”如此看来,宋神宗的忌讳还挺多,近臣所拟的两个年号,他都挑出了毛病。他解“美”字为“羊大”,又忌“成”字“带戈”, 因为担心北朝强大起来发动战争,便把美成这个年号断然抛弃;另一个年号丰亨呢,他也不满意,认为“亨”字下半部分那个“了”是“为子不成”。幸而他还接受了“丰”字,在前面加一个“元”,把年号改作“元丰”, 给近臣留了那么一丁点面子。

又,《清史稿》叙及,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时,年仅6岁,由载垣、端华、肃顺等8位顾命大臣辅政,一开始用的年号是“祺祥”,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合谋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权后,采纳了大学士周祖培的奏议,废止“祺祥”,改用“同治”为年号。同治,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共同治理天下,且同治也有“同于顺治”之意。慈禧太后一听十分高兴,特颁谕旨,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

周祖培奏改“同治”年号,使人联想到北宋时儒臣拟年号为“天圣”“明道”的用意,只是“同治”表达得更为直白。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登基时年龄更小,只有3岁。有趣的是,他登基后使用的年号是“宣统”,没有像宋朝皇帝那样忌讳“宣”字是“家有二日”。宣统,明面上虽是 “向天下宣告王朝大统”,但似乎又另有玄机。或许,在年号中使用“宣”字,其真实意图正是为了暗含“家有二日”,为光绪帝皇后隆裕和摄政王载沣共同管理国家作一铺垫。不过,有人说“宣”与“掀”读音近似,“宣统”者,掀翻其统治也。这虽然是歪解臆说,但也一语成谶,清朝的统治很快就被掀翻了。

猜你喜欢
宋太祖同治皇帝
照葫芦画瓢
傅云其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举隅
脾胃同治的应用探讨
皇帝需要帮忙吗
四水同治
皇帝怎么吃
宋太祖“开门办公”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宋太祖与羊肉泡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