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与社区教育合作互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2019-01-21 08:45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居民社区

孔 金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政府治理及社会调节、社会组织作用、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等方面要有新举措和新成效。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104-2020年)》提出了推动职业院校社区化办学和建立社区与职业院校联动机制。对当前职业院校与社区教育互动融合的调查及实践证明,职业院校在社区教育中作用和地位及合作发展上是大有可为的。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大量涌现出来的社区对社区教育亟待有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模式。从现实角度来说,目前大多数社区教育发展还比较单一、薄弱,与居民的需求有不小的差距。虽经过多年的试点和探索,但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在立法上,至目前还只是有相关的通知、意见和纲要,如198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城市的区、街道可以通过试点逐步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一类的社会组织”,首次出现“社区教育”这个词。1993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里提到“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业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教育部199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里提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200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荐全国社区教育与示范区的通知》等。同时,教育部自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四批11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基本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大城市。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104-2020年)》则强调一要推动职业院校社区化办学,二要建立社区与职业院校联动机制。

在社区教育学术研究方面,丁辉、陈明昆在《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特征看我国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里提出,职业教育应重视终身学习、追求个人品质的提升和为成人学习服务。刘志忠在《高等职业院校:社区教育的合适载体》称,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和结合我国的实际,要在社区教育中增加职业培训的内容。杨学俊在《社区教育体系的职教特点、功能和体制创新》里以天津社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创新成果——职教集团为例说明,社区教育体系承担着重要的职业教育的责任。龚晓林在《中国特色社区教育的推进构想》一文谈到,要树立大社区教育观念、加快立法、整合资源建构符合实际的社区教育体系。赵小段在《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现状、比较与展望》里谈到,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一要外部政策支持;二要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三要办学定位需调整和重新设计。

在对相关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的认识上,通过对425份有效问卷分析,我们在社区居民对参加社区教育有无必要、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教育、希望有哪些教育类别、及满意度等方面综合研究,有下列情况: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教育时,212人(占比50%)认为“愿意”,123(占比29%)人认为“不愿意”,90人(占比21%)认为“无所谓”。在对“不愿意”和“无所谓”的居民再调查时,其中“不感兴趣”的有68人,占32%,“没时间”的有77人,占36%。认为“总体满意”有119人、占28%%,“一般”有276人、占65%,“不好”有“30”、占7%。[1]

因此,中国社区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社区教育中作用和地位及合作发展上,虽在大力推进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和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并且也取得较好的成果,但职业院校与社区教育的合作互动还比较少,[2]主要原因有:社区教育的职业培训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制约了社区教育功能的发展,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不当影响了社区教育工作的推进,政府对职业院校和社区教育合作互动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社区教育作用的发挥等,并且还存在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观念更新不足,共识性还十分薄弱,尤其和国外相比,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施上都显得很大的不足和落后,同时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也亟待在这方面有较为深入的认知和符合实际的具体落实,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国外职业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启示

关于社区教育,国外的研究相对较多,并已成功实践。社区教育一般认为是萌芽于1844年丹麦学者科隆威创办的“民众中学”,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约瑟夫克尔提出建立社区本位的教育思想,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由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提出的“初级学院运动”,二战后公立初级学院全部改为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在国外施行一百多年以来,作为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具体做法简单列出如下几条:一是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如丹麦的《闲暇时间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美国制定了加强社区教育的《莫雷尔法》、《退伍军人法》、《经济机会法》和《社区学校发展法》等;日本社区教育立法方面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教育三法”,即《社会教育法》、《图书馆法》、《博物馆法》及近年来制定的《关于健全振兴终身学校措施的推进体制的法律》。二是社区教育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国外社区教育按照民众的需求适时安排教学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非学历教育;既包括全日制教育,也包括业余学习;既有现场教学、临床讲授,也有短期培训、实地考察等形式。三是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多样化。一般开设既有民生需要的课程如家政、园艺、保健等,也包括计算机、书法、法律、会计等实用性课程。四是在经费来源上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如美国,约有39%来源于州政府的税收,18%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30%取自联邦财政拨款,不足部分来自学费、企业赞助、校友捐赠和社区债券等;2015年奥巴马为推动美国职业院校改革、提升社区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预期收入水平,提出了“学院承诺”,即试图通过有条件的免费计划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职业教育再次成为美国经济复苏腾飞的“发动机”。

在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的机制上,成功典型之一的就是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于一体的具有公立性质的美国“社区学院”。美国大学有3000多所,其中社区学院有1200多所,注册学生有1000多万。社区大学的学生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60%的学生是边工作边学习。在美国,社区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非学历教育、补偿教育、普通教育和大学后教育等,其中职业技术教育最受学员的青睐,参与人数达到学院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在北欧地区,每年有20%-25%的成年人接受社区再培训教育。

教育部至2016年6月底已遴选设立122个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和127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各省设立的省级试验区和示范区逾500个。教育部等九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社区教育政策措施如教育培训要适应居民实际需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健康、职业技能以及家庭教育等的指导。

三、职业院校融入社区教育的对策建议

社区教育的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新时代的到来,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职业院校自然不能置之度外,而应切合实际的开展各级各类的社区教育解决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逐步完善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以达到职业院校与社区教育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效果。

(一)发挥职业院校优势,体现专业建设的社会服务功能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从数量扩张走向内涵引领的发展模式转变,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职业院校理应走在社区教育的前方,起到前瞻性、引领性作用。我国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宗旨,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同呼吸共命运,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很多都是与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等息息相关,如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汽车维修、移动互联、股票期货、营养健康、护理养护、投资理财、会展策划、影视动画、社交礼仪等,如果再有如婴幼儿保健、健身养生、防火防盗、心理健康咨询、安全用电、烹调厨艺、美容养颜、书画鉴赏、下岗工人再就业技能培训以及处理邻里关系及婆媳、父母子女及夫妻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将更适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此外,有组织地在法制讲座,参观法庭及监狱、美好乡村/美丽城市考察、节假日特色活动等上开拓新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如采取业余短训班,或采取全日制,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考试并重,使社区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居民需求。

(二)关注社区居民需要,展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品位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为了适应人们的各种需求,满足居民的终身学习要求,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社区,充分考虑不同社区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等方面不平衡发展的现状,以及居民来源的多元化、学习习性的多样化,以社区教育问题为导向,本着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其生活品质等,探索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模式以及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好充分的调研和改进,既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论其年龄、职务、职位、性别等,都是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面向“一切人”、“为一切人服务”,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的需要的差异性、禀赋的优劣性,以及兴趣爱好的多样性,社区教育应实现差别化教学,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量身定制教学任务、教育方案、辅导计划和评价考核,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要。如构建网络阵地,利用大数据分析研究居民群众社区教育需求现状,采取“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策略,和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开发课程和聘请专业教师、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心灵导师等成功人士,有针对性地开展多主题、多层次、多批次、多形式的教学和培训,满足居民的多样和特性需求,让居民生活更有幸福感和归宿感。

(三)探讨社区法制建设,呈现社区教育的社会管理创新

我国社区管理是一个新的事物,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管理是政府的应尽之责。[4]社区法制建设既是对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硬性规定和要求,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和居民社区有效合作的政策支持和工作动力。首要一条应是探讨我国社区教育的法制建设问题,特别是对办学目标、教学场所、资金支持、经费来源、师资力量等做到依法可依,为获得职业院校支持、社会参与、资源获得提供可靠性的法律保障,同时借此确立社区教育的地位和政府的职责与公民的权力。本着社区自治的原则,社区教育本身就是为居民群众所需,但需求又不一样不一致,需要集体选择汇聚民智民慧,且能起到有效监督和协调冲突的作用。社区法制建设涉及软硬件等各方面,如市政规划、经济管理、人口计生、环境治理、市容绿化、医疗保险等,需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提高社区法制建设的科学性、高效性。现在,社区工作任务特别繁重,主要是因为社会职能增多,管理范围扩大,事项众多而工作人员偏少。同时,随着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居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在不断增强,因此,社区教育中的法制教育要跟上,利用各种便利条件,积极开展法律知识普及,使得人们知法、守法、维权,同时也要明确社区相关各方权责利,提高法制效益。对弱势群体和老龄人口的特殊情况,可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对口或上门服务的形式解决其改善生活提高质量的要求。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居民社区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高台居民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