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的思想在东学西渐的过程中,最让西方学者感到不可思议却深深着迷的非《庄子》莫属,《庄子》妙语如珠、譬喻精彩,其解读似尚待开采的宝藏,具有开放性特征,为读者提供了各种可能。与任何一种外来思想的传播一样,西方庄子研究发轫于130年前,始于翻译。由于汉语文化知识所限,当时的译者多采用字词句对的翻译,能传达大意已属难得,谈不上对其思想的深层领悟。从葛瑞汉(Angus Charles Graham,1919—1991)1981年的《庄子——内七篇和庄子书中的其他作品》(The Seven Inner Chapters and Other Writings from the Book Chuang Tzu)开始,西方庄子学界才以一种真正的、哲学的眼光看待庄子思想。①相关内容参见姜莉:《译介的文化选择与思想典籍的世界价值》,《中国翻译》2017年第5期,第63页。2001年之前的西方庄子学大致涉及四个方面,即翻译、思想史、文献考据、比较哲学。正如毕来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在《庄子四讲》(2002)中提到:
最常见的是借鉴传统的中文注解来翻译、评注《庄子》。另一部分人则试图从中国古代思想史和宗教史入手,对传统评注加以更新或是精致化的研究。还有的人则偏重于文本的考据学研究,他们大多只关注文本的传承、来源以及真伪等问题。最后一些研究者则试图将《庄子》当中某些提法与西方某哲学家,特别是当代哲学家的某些观点加以类比,由此构织新的论述。②毕来德著,宋刚译:《庄子四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4页。
毕来德的这段话基本上涵盖了21世纪之前的西方庄子学研究范畴。国内学者近十年来对以上几个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问世,有针对《庄子》英译本的研究专著、专题研究及主要涉及21世纪前的西方庄学史研究,但专门针对国外期刊《庄子》研究的调查尚未发现。国外的研究有译本批评类,可见对翻译进行批判的庄子研究文章,也有针对一个译本的分析批评论文。《庄子》英译本研究虽然也属西方庄学范畴,但主要着力点在翻译。本文集中讨论《庄子》在英语世界的阐释,但鉴于篇幅,英语世界关于《庄子》研究的5本论文集和10余本硕士论文及几本论著将另撰文研究。本论文将研究范围界定为新世纪初15年的英文期刊成果,因为虽然英语期刊中关于庄子研究的论文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0年之前,文章数量廖若晨星,尚未形成研究规模,且部分论文收录于现存的5本论文集,故本研究未将其囊括在内。国内目前的研究以译本述评较多,材料多来源于21世纪之前的译本。近15年的期刊成果尚无系统的梳理,对庄子哲学思想层面的研究比较匮乏。在有限的研究中,立足于原本的特点与视角的研究较多,发掘阐释西方语境的非常少见,封闭性的研究较多,与国外庄学界的对话与互动罕见。因此揭示新时期西方庄子学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通过EBSCO数据库,以“Zhuangzi”为论文题目检索词,搜索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英文学术期刊,共检索出109条结果,其中包括学术理论期刊论文、书评、杂志文章。另外,15年间,硕博士论文零星出现。英语学术理论期刊中《庄子》研究论文在2000年之前的15年间仅有寥寥12篇,平均每年不足1篇。新世纪15年中,2001—2005年间有13篇,2006—2010年间有28篇,2011—2015年间42篇(见表1)。
表1 《庄子》研究英语论文发表数量统计① 资料来源为EBSCO(艾博斯科)数据库统计结果。EBSCO数据公司是一家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大型文献服务专业公司,总部在美国。该公司开发了近100个电子文献数据库,包括近3000种期刊原文,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多种学术领域。
从研究结果来看,虽然西方汉学界的《庄子》研究尚谈不上兴盛,但从2001年至2015年,文章数量逐年增加,2011年后的五年间论文数量超过2001—2010十年间总数,可见这一论题持续受到关注,汉学研究在不断深化发展。这背后的原因可归结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策略推行有力,文化交流更加自由,中国国力逐渐强盛,中国传统思想受到国际关注增多。从作者的年龄层次来看,研究该课题的年轻一代学者正在逐渐增加。
同时,笔者发现《庄子》研究英语论文主要集中于五种期刊,这五种期刊分别是:《中国哲学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亚洲哲学》(Asian Philosophy)、《道:比较哲学期刊》(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道家哲学期刊》(Journal of Daoist Studies)。从统计数字看来,发表英语庄子研究论文最多的当属《中国哲学期刊》,其次是《东西方哲学》,最少的是《道家哲学期刊》。表2列出了五种期刊近15年发表《庄子》研究论文的数量。
表2 《庄子》研究主要英文期刊论文数量统计表② 资料来源为EBSCO数据库统计结果和表中所列五种期刊网站。
这些期刊主要讨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但从所占份额来看,即便是在发表庄子研究论文最多的《中国哲学期刊》和《东西方哲学》中,与儒家哲学相关的论文仍然占据绝对优势,道家哲学相关论文相对弱势,未能与之比肩。与国内的研究相对应,这几种期刊中的论文通常从比较哲学和当代哲学的角度着手,可以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提供参照。
钱锺书在《谈艺录·序》中曾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①钱锺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页。然而,从学术实践看来,这是一种理想境界。仅从庄子学这一支看,中国的庄子学主要在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的脉络下完成,英文的庄子学则继承了西学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从西方学界的问题意识和概念出发,二者的学术兴趣迥然不同。北美近15年《庄子》研究的期刊论文角度各异,把纷繁复杂的论题统一在一篇文章中综述实属不易。事实上,正如文史哲的学科划分不可能泾渭分明一样,论题的分类也难免有交叉重叠,比如无论从伦理与宗教观诠释还是从文学角度诠释,都诠释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本研究从论文的主题概念隶属学科角度进行划分,将侧重运用伦理宗教领域中生死、情感、幸福等概念的论文划分入伦理与宗教诠释,将运用文学领域的隐喻、意象和象征因素展开讨论的论文归入文学角度诠释,将延续希腊传统概念和与西方哲人比较的论文划分为哲学诠释。新世纪初15年,英语世界《庄子》研究的主要论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严肃法则的挑战:〈庄子〉中的笑、死亡与友谊》②Albert Galvany, “Distorting the Rule of Seriousness: Laughter, Death, and Friendship in the Zhuangzi,” Dao 8 (2009): 49-59.选取了几个故事,讨论好友们对疾病和死亡的泰然接受,并“相视而笑”,认为“笑”动摇了传统的儒家礼仪和哲学话语审慎严肃的语境。传统经典通常以政治性对感情进行利用和引导,《庄子》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中立此种方法。文章展示了诸多争论,诸如生命、死亡、友谊、社交、礼仪,强调“笑”在《庄子》中对相关哲学问题发挥的益处。《心有灵犀:〈庄子〉中志同道合的友谊》③Donald N.Blakeley, “Hearts in Agreement: Zhuangzi on Dao Adept Friendship,” Philosophy East & West 58.3 (2008): 318-336.从两个关于友谊的故事说起,关注故事中人物矛盾的特质。文章检验通达“道”的友谊特点和体味“道”的人生意义,比较通达“道”的友谊和孔孟通达“仁”的友谊,提出友谊的基础是相同的价值观。《庄子的友谊和死亡观》④Alexis Elder, “Zhuangzi on Friendship and Death,”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2.4 (2014): 575-592.以形而上的庄子论点“死亡是转化”开篇,解释道家对死亡和丧亲的回应。作者主要反对个体的人和宇宙的人的二元划分,认为道家面对自己和所爱的人死亡视角一致:死亡并非意味着丧失,而是一种存在形式的变化。好友们有共同的死亡观,道家珍惜朋友正如爱惜自己,对死亡的态度从头到尾是个人化的,并非是纳入了二元视角的宇宙宏观角度。《圣人与痛苦:〈庄子〉中的悲伤》⑤Amy Olberding,“Sorrow and the Sage: Grief in the Zhuangzi,” Dao 6 (2007): 339-359.从两种明显互不相容的丧亲(bereavement)模型展开讨论:斯多葛派的塞内卡(Seneca)面对朋友的死亡非常悲伤,并对自己这种情绪感到失望,而庄子不排斥自己的悲伤。论文旨在寻找解释。作者认为庄子在其妻子死亡时表现出来的悲伤展现了更广阔的价值,最初悲伤只是缺乏自我控制,不再伤心是因为他提醒自己对死亡的认知。比起《庄子》中快乐的、积极的视角,悲伤展现了更宽广的价值,即圣人应对悲伤的能力。
这个时期方克涛(Chris Fraser)发表的两篇论文涉及伦理问题:《情感与〈庄子〉中的能动性》⑥Chris Fraser, “Emotion and Agency in Zhuāngzǐ,” Asian Philosophy 21.1(2011): 97-121.,发掘《庄子》中的道德观(virtuoso view)及其和人类能动性(human agency)的关系,描述了“德”和它的理论基础,涉及能动性、自我、精神卫生、美好生活、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等,并针对三种反对意见,为道德观辩护。另一篇《逍遥遊:〈庄子〉的幸福感》⑦Chris Fraser, “Wandering the Way: A Eudaemonistic Approach to the Zhuāngzǐ,” Dao 13 (2014): 541-565.延伸了庄子幸福感(eudaemonistic reading)的阅读,认为庄子的幸福感不同于德行的伦理,以文本证据证明庄子的幸福理想,发展了庄子“遊”的概念,开拓了“遊”和技艺的联系,考查了庄子幸福感的正当理由,刻画了“遊”的理想如何影响美好生活的内容。
《人性与非人性:〈庄子〉的伦理与宗教观》①Eric S.Nelson, “The Human and the Inhuman: Ethics and Religion in the Zhuangzi,”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41.S1 (2014):723-739.针对历史上庄子反对者贬斥其为逃避主义、个人主义、神秘虚无主义的说法,重新思考这种否定判断的恰当性,指出庄子应对的不是超越的形而上学或宗教实践而是和谐性情,有一种天生的无政府主义伦理。《尊重生活方式差异:〈庄子〉的道家伦理美德》②Yong Huang, “Respecting Different Ways of Life: A Daoist Ethics of Virtue in the Zhuangz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9.4(2010): 1049-1069.提出与西方美德伦理相比,道教美德伦理独一无二的特点: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这是如今全球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现代生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反对普遍的把《庄子》哲学定义为怀疑论和相对论,失去道德生活导向的错误概念,努力发现被忽视的传统美德伦理,通过不同故事提供了确切的道德规范——美德伦理。
总体看来,阐发《庄子》宗教伦理思想的文章发掘了道家伦理思想的积极层面,在比照了相似的西方伦理传统基础上,发现了庄子思想具备西方伦理不具备的特征,不仅可以帮助西方伦理摆脱困境,而且提供了有益的养分。面对历史上反对的声音,对道家伦理观进行辩护,在现代伦理概念,如情感、幸福、友谊、生死等命题中,发掘道家思想的回应,期待其为现代伦理讨论提供注脚,拓展了现代伦理与价值观的思路。
1)庄子与西方哲人
思想典籍的传播规律,通常在初传时借用目标语已有的概念或术语,以便更好地被本土消化。例如东汉末年,佛经初传中国,译者多采取比附中国已有的儒家、道家、《易经》的概念,用“格义”的方法进行翻译的策略。21世纪的西方庄子学研究也遵循了这个规律,多采用比较思想的方法,学者们将庄子与西方的思想家进行对比,论述观点异同,期待为西方哲学研究的困境提供出路。这些思想家,除了曾经直接受到庄子影响的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外,也包括维特根斯坦(Ludwig J.J.Wittgenstein,1889—1951)、尼采(Friedrich W.Nietzsche,1844—1900)、福柯(Michel Fooucault,1926—1984)、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等多位哲学家。
《婉转说话的艺术:维特根斯坦、老子和庄子》③Robert E.Allinson, “Wittgenstein, Lao Tzu and Chuang Tzu: The Art of Circumlocution,” Asian Philosophy 17.1 (2007):97-108.比较维特根斯坦与庄子对待语言的态度,认为庄子运用畸形的语言传达超越语言的艺术,阐明了哲学真理无法被语言表达而是可以通过延伸语言的正常轮廓来表述,东方哲学通过庄子哲学超越了语言的局限性。《庄子、海德格尔和孔子的语言》④Eske J.Mollgaard,“Zhuangzi’s Word, Heidegger’s Word, and the Confucian Word,”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41.3-4 (2014):454-469.通过语言考察了庄子的经历,然后转向海德格尔的语言看是否能阐明庄子的言语方式,并利用海德格尔的“框架”(Gestell)概念,使海德格尔和庄子之间关于语言的对话成为可能。除了语言方面的讨论外,《海德格尔谈庄子的“无用”:比较哲学前提的说明》⑤Jaap VanBrakel,“Heidegger on Zhuangzi and Uselessness: Illustrating Preconditions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41.3-4 (2014): 387-406.讨论庄子的学说符合海德格尔“无用之用”的想法,反对大多数的解释者都从无用之树的寓言解释“无用之用”。作者又讨论了比较哲学诠释的先决条件:包括全面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across the board)、诠释圈的不确定性(underdetermination of interpretation by many hermeneutic circles)、协同一致原则(a principle of agreement)和“全球规模的扩展 (planetarization)”。
《社会道德与社会缺陷:孔子与黑格尔以及来自庄子和克尔凯郭尔的抨击》⑥Daniel M.Johnson, “Social Morality and Social Misfits: Confucius, Hegel, and the Attack of Zhuangzi and Kierkegaard,” Asian Philosophy 22.4 (2012): 365-374.从庄子批判孔子和克尔凯郭尔(Soren A.Kierkegaard,1813—1855)批判黑格尔(Georg W.F.Hegel,1770—1831)发现了后二者间的联系。解释黑格尔从道德向伦理的转化,以及孔子在“礼”方面的重要位置。作者从追述《庄子》第二章和克尔凯郭尔(“畏惧与颤栗”部分)对“社会病态”批评开始,勾勒了黑格尔对社会规范的不可或缺性(indispensability)和即约性(irreducibility)讨论,发现孔子与黑格尔的伦理观点和社会批判非常接近。《话语建构的逍遥遊:庄子与克尔凯郭尔的寓言》①George Willis Williams, III “Free and Easy Wandering among Upbuilding Discourses: A Reading of Fables in Zhuangzi and Kierkegaard,”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40.1 (2013): 106-122.指出两位思想家都运用寓言故事发表幽默和机智的生活洞见,从《庄子》第一章选取了两个寓言,与克尔凯郭尔的两个寓言对比,探讨以下问题:自他比较的价值,“有待”与“无待”之人,自我认知与“用”。另外,对比了克尔凯郭尔在神学上的关注与《庄子》神学方面的空白。
《庄子与梭罗:遊、自然、自由》②Carl J.Dull, “Zhuangzi and Thoreau: Wandering, Nature, and Freedo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9.2 (2012): 222-239.阐述了庄子与梭罗(Henry D.Thoreau,1817—1862)相似的自然观,即自然的鲜活性、变幻性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单一性、统一化相冲突。庄子“遊”的概念为自由的阐释提供了独树一帜的视野。文章通过“遊”的概念引出庄子哲学其他领域,如心与“遊”的关系,对“有用”的批评,对“养生”的关注。指出“遊”作为圣人与世界关系的中心观点,把庄子对语言、政治和人类繁荣发展的态度聚集在一起,这是《庄子》当代研究未注意到的问题。文章也考察梭罗著作里的“遊”概念,认为两位思想家都从权利和社会动力方面考虑政治,同质化和集权对人类繁荣发展的活力和丰富性构成威胁。《庄子与尼采的人类和自然观》③Graham Parke, “Zhuangzi and Nietzsche on the Human and Nature,”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10.1 (2013): 1-24.结合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通过庄子和尼采两位思想家的反人类中心说,建议遵循自然之道,同时提高人类文化建设;提倡应用两位哲人的思想对治目前环境问题。《庄子与福柯:自我与人类的自由》④Guoping Zhao, “The Self and Human Freedom in Foucault and Zhuangzi,”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9.1 (2012): 139-156.提出福柯对古希腊、罗马“主体真理游戏”(subjectivation truth games)的探讨,并在此话题中重新思考庄子关于知识实践的方法。作者认为福柯在拥护西方主体自由概念和拒绝现代主体问题上进退维谷。西方哲学在形而上主体性和人为自由的追求之间纠缠,无法在西方概念的框架内达成和解。然而,庄子对自我和无我的追求,以及他对人类自由的概念超越了这种局限,进入到无限,使人类的自由触手可及。文章建议采纳庄子的“自由”概念,人类将更加成功地追求自由。
《不为情动:庄子与斯多葛派的自发情感》⑤David Machek, “Emotions That Do Not Move: Zhuangzi and Stoics on Self-Emerging Feelings,” Dao 14 (2015): 521-544.针对庄子和斯多葛派(Stoics)关于情感方面观点的差异,提出庄子和斯多葛派对自觉情感(voluntary feelings)和不自觉情感(involuntary feelings)的不同态度。寻找文本证据,连贯地解释了《庄子》中智者的情感生活。提供跨文化比较案例的研究方法,昭示希腊罗马和中国思想传统的不同,追溯两种传统二元对立的差异:即古希腊罗马传统的理性/非理性,中国传统的人为/自然。
庄子与西方哲人的比较是跨越中西、跨越古今的对话。这部分论文采用比较哲学的方法,对比庄子与西方思想家的语言观、自然观、社会观、知识观、情感观等,既有遵循自然之道的共同特点,也有立场、文化、信仰的差异;由对个体观点的平行比较,延伸至比较中西方思想家各自的历史语境、哲学背景。这些讨论既提供了中西思想家之间跨文化对话的平台,又有助于理顺中西方思想的学术传承与哲学传统。
2)“主义”之争
20世纪90年代,以陈汉生(Chad Hansen)和爱莲心(Robert Elliot Allinson)为代表的两种对立观点展开了庄子“相对主义”“绝对主义”思想的热烈争论。进入新世纪,关于“主义”争论的文章明显减少,但余波未平。《解释蝴蝶梦》⑥Xiaoqiang Han, “Interpreting the Butterfly Dream,” Asian Philosophy 19.1(2009): 1-9.沿袭传统观点,把“庄周梦蝶”作为庄子是怀疑主义者证据的代表性段落,进一步证明该段落的怀疑主义要比想象的更加极端,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为论据对怀疑主义进行反驳,蝴蝶梦段落恰好回击了笛卡尔。庄子对前提“我”存疑,而笛卡尔拥护“我”的存在,因此庄子怀疑笛卡尔不容置疑的“我在”。《论辩者的鱼之乐》①Xiaoqiang Han, “The Happy Fish of the Disputers,” Asian Philosophy 22.3 (2012): 239-256.尝试对濠梁观鱼的解释难题提供解决办法。“濠梁观鱼”段落反映了西方哲学辩证法,展示了在西方熟悉的推理框架中分析的阻碍,解释了二者的对话,试图提供合理的说明。作者认为该对话反对古代中国的论争,其真正目的是通过逻辑来揭示论辩者逻辑的不可靠。
《相对快乐的鱼》②Chad Hansen, “The Relatively Happy Fish,” Asian Philosophy 2-3.13(2003): 145-164.中陈汉生对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提出新见。他不认为这个典故是幽默的神秘主义者和谨严的逻辑主义者的沟通失误,而是传递了失去惠子后庄子在哲学上的悲伤,他颠倒了两个思想家的主流形象:庄子是更清醒的辩证主义者、分析认识论者(analytic epistemologist)。惠子的讨论违背了他的主张,错误的宣称他们共同的相对主义,导致了直觉上的神秘主义。《再谈相对快乐的鱼》③Norman Y.Teng, “The Relatively Happy Fish Revisited,” Asian Philosophy 16.1(2006): 39-47.通过庄子和惠子桥上的讨论,相信中国经典可以为东西方哲学交流提供平台,考察了陈汉生对庄子和惠子在这种精神下讨论的推论,重新分析庄子和惠子讨论的推理辩证法,给我们提供了全球的视野。
另外一种讨论试图超越相对主义、怀疑主义,提出了视角主义。《庄子、视角和大知》④Sturgeon, “Zhuangzi, Perspectives, and Greater Knowledge,” Philosophy East & West 65.3 (2015): 892-917.建立在方克涛的提议上,认为庄子对某个集团能绝对正确划分“果是”“果非”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但并不质疑人们可以用一种平常的、暂短的、基于常识的态度区分事物。文本提供了一个正面的改进我们认识论的立场,对促进庄子伦理立场具有建设性。讨论集中在庄子对不同类型知识的态度上,特别是“小知”和“大知”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力图证明庄子的立场并非促进知识论的虚无论,而是肯定的怀疑主义。《〈庄子〉中作为知识方法的视角主义》⑤Tim Connolly, “Perspectivism as a Way of Knowing in the Zhuangzi,” Dao 10 (2011): 487-505.试图重新解释庄子的视角主义,庄子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基于视角,某些视角比另外一些视角更加宽广和精确。变换视角是为了取得更高层次的视角,即庄子称为“大知”的东西。文章以尼采的视角主义作为参照,尼采认为视角主义是科学方法的延伸,然而庄子的“大知”是确保我们人生在世的福祉。庄子对视角主义方法的运用可以全部归结为如何处世,在这个层面上他与尼采非常不同,庄子对于推进我们个人的福祉更感兴趣,而不是冷漠的客观知识的理想,《庄子》内篇展示了通往“大知”的方向和方法。
在西方哲学家的诠释中,中国传统注解中人们熟悉的诗意的庄子被解构了,成为逻辑谨严的庄子。这部分论文虽然延续了90年代开始热烈讨论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的旧话题,但不乏创新性的洞见,“视角主义”的提出可以看作是持续了十余年的“主义”争论的一个突破,它试图提供肯定的、认识论的立场。一方面,西方的庄子学将庄子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可以摆脱政治因素或情感纠葛对研究造成的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公正性有一定保证,但往往侧重思想的某一方面,容易忽视这一思想本身的历史意义,而这恰恰是影响研究深浅好坏的重要因素。
陈汉生是比较激进的支持庄子“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代表,爱莲心则被认为是保守阵营的代表,他提倡原文的连贯性和主题,注意《庄子》的文学结构和诗意哲学,擅长挖掘意象和寓言的象征含义,从文本证据和主题的角度入手,驳斥相对主义的说法。《蝴蝶、飞蛾和圣人》⑥Robert Elliot Allinson, “The Butterfly, the Mole and the Sage,” Asian Philosophy 19.3(2009): 213-223.反驳认为庄周梦蝶从梦到觉醒无甚意义的两篇最新文章的观点,认为庄子不仅认为可以把真理和谬误进行区分,而且这种区分具有价值。庄子匠心独具地选择蝴蝶作为转化的比喻,象征着从无价值的状态转化成有价值的状态。明确指出大觉才能知大梦,无论是比喻的选择还是相关段落,都作为文本证据证明庄子并不是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而是指出了更高级的从觉知上“无明”转向“明”的状态。《鱼、蝴蝶和鸟:〈庄子〉中相对主义和非相对性评估》①Robert Elliott Allinson, “Of Fish, Butterflies and Birds: Relativism and Nonrelative Valuation in the Zhuangzi,” Asian Philosophy 25.3(2015): 238-252.延续了《庄子》的主题是精神转化的解释。爱莲心运用归谬法,找出反方观点漏洞,驳斥相对主义的说法。作者建议展示文章深层结构之间的连贯性,运用区分论述、轶事、悖论和比喻来打破固有的相对主义论述,引导读者走向精神转化的主题。
《“言”与剑:行动中治愈的想象——〈庄子〉第30章〈说剑〉研究》②Romain Graziani, “Of Words and Swords: Therapeutic Imaginationin Action—A Study of Chapter 30 of the Zhuangzi ‘Shuo Jian’,” Philosophy East & West 64.2(2014): 375-403.提出《说剑》是杂篇中最好的教导文。庄子意识到直接道德说教的失败,历史上谏言者通常下场悲惨,转而寄于意象与人们感官和谐,采取有创造性的心理学策略。庄子用语言而非理性激发帝王的想象力,把剑作为宇宙的想象,利用帝王对权力的渴望,赋予君主之剑以道德,于是帝王被劝服,说明想象具有治愈功用。《如何运钧:〈庄子〉以“钧”为中心》③Wim De Reu, “How to Throw a Pot: The Centrality of the Potter’s Wheel in the Zhuangzi,” Asian Philosophy 20.1(2010): 43-66.通过分析“钧”的隐喻,解释庄子哲学“钧”和其他两个同源意象是庄子核心篇章的中心意象,不仅出现在关键段落,而且可以关联一些表面上各不相关的题目。“钧”放置在其他技术工具(如规矩准绳)的背景下,集中于三个围绕“钧”意象的重要主题:内心宁静、顺应自然、尽其天年,表明技术工具意象可以为解释哲学文本提供重要的线索。《论“用”:〈庄子〉中“树”的隐喻》④Albert Galvany, “Discussing Usefulness: Trees as Metaphor in the Zhuangzi,” Monumenta Serica 57 (2009): 71-97.对“无用之用”的主题加以补充,提出现代批评应充分考虑语境,战国时期政治与哲学广泛运用植物作比喻论述。对两段涉及“树”的论述进行文本分析,解释其伦理、政治、哲学上的意义。《不隔:意象图示的方法揭示〈庄子〉第六章“大通”的含义》⑤C.Lynne Hong, “Clearing Up Obstructions: An Image Schema Approach to the Concept of ‘Datong’ in Chapter 6 of the Zhuangzi,” Asian Philosophy 23:3 (2013): 275-290.指出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庄子》中“大通”的概念解释不当。受到意象图式的启发,文章提供了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关于大通的解释。把用于理解、概念化和推理抽象概念的图式应用于《庄子》,从一系列《庄子》的例子中提出了基于意象图式的“不隔”的认知方法,并基于以上认知解释“坐忘”段落。进一步论证无需以神秘主义的框架理解“坐忘”段落中的“大通”,可以通过相关联的意象图式来理解。《镜子、内心和比喻》⑥Erin M.Cline, “Mirrors, Minds, and Metaphors,” Philosophy East & West 58.3(2008): 337-357.对比庄子、荀子、克尔凯郭尔和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以镜子比喻“心”,重点比较了在相应的语境中对同一喻体的不同运用。庄子和克尔用镜子的比喻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荀子用它描述学习“道”可能的情形。罗蒂对镜子的隐喻进行批判,他旨在展示隐喻可以在哲学传统中具有破坏性。庄子、荀子和克尔都展示其建设性。文章更多地解释了哲学观点上的差异性而非相似性,从而挑战了森舸澜(Edwards Slingerland)支持相似性的观点。
东亚学术传统中一直有从意象和隐喻入手解读庄子哲学的讨论,但直觉的、感发似的论述居多,少有学者能利用其进行严密逻辑分析,很长一段时间中西的庄子学研究都各说各话。爱莲心的研究可谓开启这方面的先河,以西方学术界容易理解的论证方式表述中国哲学的问题。从表面看来,“道”的一元论(爱莲心为代表)和相对主义(陈汉生为代表)的争论双方各是其所是,但背后则与对原文的假设有关。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的解读多认为原本混杂、试图解构原本,往往凭借个别段落,尤其是《齐物论》来代表《庄子》;一元论的解读多是延续东亚传统,对原文做连贯的阐释,联系意象、寓言,试图发现前后比较一致的象征来判定作者的意图或主张。二者都有学术依据,但是我们仍然主张无论西方学者如何强调《庄子》中的相对主义、思辨因素,《庄子》本身的不同于西方纯理论思辨哲学的诗意和文学性是不容忽视的,研究庄子思想应对这一思想传统和历史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不宜以发挥其现代意义为借口而脱离这一思想的文化传统脉络。
进入新时期,《庄子》诠释呈现新气象,角度多元。目前的庄子学研究已经不是中国学者的专利,中国古典思想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思想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西方诠释《庄子》的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20世纪90年代的讨论聚焦于“主义”的争论,西方学者多以本土的理论和主义来比附、格义庄学思想。新世纪初15年,这种文化优势的视角已经有所转变,主动研究原文本概念、重视其历史文化源流的研究越来越多,讨论涉及多种学科,如伦理学、生态学、人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涵盖了多个角度,如生态环境、身心健康、宇宙进化等,《庄子》的诠释呈现开放的特点。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发达,凝定的学术格局被打破,中西学术沟通加强,新时代的《庄子》研究将打破文化的藩篱与偏见,越来越呈现深入、多元、蓬勃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