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9-01-21 14:19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4期
关键词:入海环境质量污染源

导读

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明确表示,2018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态整体稳中向好。《公报》重点从海洋环境质量、海洋生态状况、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海洋倾倒区和油区状况、海洋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海洋环境灾害状况、突发海洋污染事件、相关行动与措施等八个方面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详细监测。

海洋环境质量

监测结果表明,2018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态整体稳中向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面海域的96.3%,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33270平方千米,较上年同期减少450平方千米;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水质点位比例为74.6%,较上年上升6.7个百分点。

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超标要素主要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海洋倾倒区、海洋油气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环境保护要求,海洋渔业水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均较上年大幅减少。

海洋生态状况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海洋保护区保护对象基本保持稳定。

管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红树植物、造礁珊瑚的主要优势类群及自然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监测的海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等21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

对25个保护区开展了保护对象监测,沙滩、海岸、基岩海岛及历史遗迹基本保持稳定,活珊瑚覆盖度有所降低,贝壳堤面积持续减少。

在24处滨海湿地开展监测。监测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线名录所列受威胁鸟类物种共7种,包括3种频危物种、4种易危物种。监测到的湿地植物主要包括碱蓬、芦苇、柽柳、草、互花米草、11种红树植物和7种海草。

入海河流污染状况

2018年,我国对全国194个入海河流国控断面实施了监测。全国入海河流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好转。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上海入海河流断面水质优;福建和海南良好;辽宁、河北、山东、浙江和广西轻度污染;江苏和广东中度污染;天津重度污染。入海河流劣V类水质断面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直排海污染源

2018年,对453个日排放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综合排污口实施了监测。453个直排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约为866424万吨,不同类型污染源中,综合排污口排放污水量最大,其次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排放量最小。各项主要污染物中,综合排污口排放量均最大。

四大海区中,东海污水排放量最大,渤海污水排放量最小。各项主要污染物中,六价铬和贡为黄海排放量最大,总磷、铅和隔为南海排放量最大,其余均为东海排放量最大。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福建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量最大,其次是浙江和广东。浙江直排海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最大,其次是山东和福建。

猜你喜欢
入海环境质量污染源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黄河入海见奇观》 中国画
黄河入海,我们回家
听“黄河入海”的故事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北京地铁环境质量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陆良县档案局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验收指导工作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试论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