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育报刊社 徐德明
“度”通常来说,是衡量事物是非、对错的标准或尺度。哲学上,“度”是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的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范围。教育和新闻传播都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新闻的采写把握好这个度是非常重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时度效”的核心是“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情和理的统一,“适度”,是做好舆论引导的关键与核心。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经验,就如何采写稿件的经验提炼概括为6 度,即温度、态度、广度、深度、角度、速度,而这些“度”又有着与之相对应的6 条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在撰写文章方面以启示。
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一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鲁迅先生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就是新闻作品的时代温度。教育专业媒体应该具备四个功能:服务、研究、引领、传播。而温度,就体现在这功能之一的“服务”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笔者认为,强“四力”,就要守初心、担使命。服务有温度、为民有情怀,才能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此,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善于磨炼脚力。脚力,体现行动力、彰显亲和力,也就是说,要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
新闻无学,然而,新闻亦是有心之学。教育新闻记者既要“身”到,又要“心”入,反映百姓的心声,把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服务好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采写新闻稿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有一次,笔者在蓟州山区的一所学校里采访,与干部教师同吃、同住、同听课,有了很多意外的发现:晚自习时,校领导给教师送上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教师心里总是暖暖的;老教师的办公桌里常年备着几十件棉衣,怕天气变冷时学生着凉;走出大山的大学生党员,回到母校任教,是因为当年老师在黑板上的三个字“人情味”……这些细节的发现,都是新闻稿件的鲜活素材。耳闻目睹的这一切使记者充分体会到教师们不畏艰辛与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类似这样的采访经历还有很多,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切实的亲身感受使新闻稿件的撰写自然有了温度。
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的态度,也就是媒体的立场、观点和原则,这是建立在新闻的真实性基础之上的。新闻的真实不仅强调内容的真实性,而且要注意撰写教育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正确性。眼力是发现力,是鉴别力,是写出好文章、提炼好思想的重要前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记者采写新闻的立场、品位、高度和视野。在采写新闻时,记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认识工具。为此,记者要练好眼力,力求做到鲜花(闲话)不闻,草杂(嘈杂)不视。
也就是说,新闻记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善于观察,有洞察问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做到对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要“看得准”,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表象要“看得真”,对发展趋势要“看得远”。新闻记者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新闻,不能没有舆论监督。这里,一是坚持依法监督;二是坚持专家办报(这里的专家,既应是政治家办报,又应是教育家办报);三是坚持采编人员摒弃功利性思想。批评性报道要坚持建立在尊重事实、坚守原则的基础之上。
笔者采写的《莫让学生说假话办假事习以为常》这则通讯,从“督导、评估时,学校的面子工程”;写作文时,家长到处寻觅“代笔枪手”;公开课上,师生配合的“天衣无缝”;社会实践中,家长的“幕后工作”等日常教育中常见的一组镜头,看到了“学生每天都在目睹或参与校园里的弄虚作假”现象,揭示了“学生将说假话办假事习以为常”的后果及现象背后蕴藏的教育问题和实质。这几组新闻镜头,从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入手,深刻挖掘了现象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追问了教育的本质,引发读者对现行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类似的舆论监督的稿件,笔者还采写过《关注儿童成长状况系列报道》《“学前班”改头换面依旧火爆》,等等。当我们把笔墨用在这一有着特殊意味的元素时,报道也就符合了“以小见大”“滴水见太阳”的道理。因为忽视“小事情”的存在,就会失去寻找新闻的敏感,而大量的新闻又是通过看似不显眼的“小事情”反映出来的。记者既要善于从千变万化的客观实际中,把真正的问题以及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寻找出来,又要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学术的最前沿,把握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把握社会时代发展趋势,为教育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拿捏好教育新闻的广度,就要遵循好“上知政策,下晓民情”之法。好的新闻记者要“吃透两头”,把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精神传达到基层,同时做好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的桥梁与纽带,及时反映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呼声和建议。
面对所出现的新闻事件,记者要敏锐地进行思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就需要与上对表,与下对照,横比全国,纵比历史。也就是说,在新闻采写中要多留意新闻事件的背景,这样报道才会有广度、高度,同时又“接地气”。为此,记者采写教育新闻要俯下身、沉下心,多做调查研究,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地去采写新闻,挖掘出打动自己进而打动他人的故事和事件。
广度,还要求新闻记者具备融合思维、全媒体视角。何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因此,记者要成为新闻的“多面手”,成为全能型记者,遇到不同的新闻事件,要学会从不同的受众出发,善于角色转换,为不同的媒介生产新闻作品。如笔者尝试给纸媒的作品《端午节:给学生一份人文教育的礼物》,而给新媒体的作品《你造吗?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民俗专家话端午……》,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个媒介融合时代,新闻采编人员的眼界与广度要随之提高,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内容生产到内容平台的良性循环。
新闻作品的深度反映了记者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是保持媒体对读者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名记者,何以谓之“名”也?要么天天见报,要么有所佳作。前者,需要勤奋地采写新闻;后者,需要深刻地揭示新闻。记者采写新闻就要善于思考,练好脑力很重要。脑力是思考力,是创新力,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是创新理论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新闻记者既要善于在会议和领导讲话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又要学会在基层纷繁的现象中寻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笔者曾采写过一篇《老师的爱学生为何感受不到》的深度报道。当时采写这篇报道的动机就是在天津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捕捉到时任市教委主任讲到的一句话,“最近,有一所学校做了项调查,结果是:90%的教师认为自己热爱学生,而90%的学生认为老师不爱自己。”笔者从剖析“两个90%”入手,随后展开追问:一是学生为什么体会不到教师的爱;二是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三是从点滴小事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的价值和意义。
穆青同志说:“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细心观察和发现,是捕捉独家新闻、探寻深度新闻的关键。作为新闻记者,如果对问题研究不深入,又缺少对新闻事件细致地观察、敏锐地发现,往往很难接近事件的本源、本质,也很难采写出有深度的、揭示规律的新闻作品。关于深度报道的写作思路,笔者欣赏“散步”,优哉游哉、从容不迫,好比“细嚼慢咽”。深度报道,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剥,才能见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
教育媒体,特别是非日报类的地方教育媒体,往往因为刊发日期晚于综合性媒体,所以应注意变劣势为优势。寻找角度,就是找好报道在反映客体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方面表现出的特质。所以,新闻记者在处理“后发新闻”时,要有“后发先制”的意识,寻找独特的新闻视角,深入发掘教育现象背后的真实内容。为此,新闻记者练好“笔力”非常关键。所谓笔力,是表达力、是创造力。
例如: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202名来自四川绵竹学子5月30日抵津复课。如何反映这批异地求学孩子的心声,天津市人民如何热情地帮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成为撰写本次新闻的主基调。在这次抗震救灾题材的采访实践中,笔者先是和他们主动交朋友。接站时,看着他们幼小的身子,主动帮他们提行李;平日,坐在他们中间一起上课;暑假,每天清晨和他们一起打球;而且,和他们一起去南开大学参加心理团队辅导,和他们一起参加社会实践科学考察。
正因为走进他们的内心,有了角色的体验,也就没有把目光聚集在窗帘、鲜花、饮料等物质的提供上,而是发现这群来自四川的学生来到宿舍后的第一个念头是——在地图上找寻着他们的家,四川的汶川、绵竹,他们来自的地方;又找寻着天津,他们的这个新家。发现这样的角度,让记者从内心生发一种对新闻职业特有的热爱。通过这样沉下身、静下心的思考,笔者采写了《“新家”迎候灾区学生》《这些灾区学子让我们感动——走近在津复课的202名四川学生》《绵竹中学教师:“看到学生们复课,真高兴!”》《令津川学子难忘的四天——天津中学赴蓟县科学考察实践活动采访日记》等一组颇有读头的稿件。
学习和思考,是保持新闻敏感的活水。而思考,源于不断地学习。新闻工作,是个边学边干的工作,要的是巧用脚力、锤炼眼力、焕发脑力、调动笔力的硬功夫。如果新闻记者对所采写的领域,不精通、不明白,触及的永远是皮毛,或者是受众根本不感兴趣的内容。新闻报道既要体现思想性,又要兼顾时代性。笔者认为,教育新闻的采写应该始终坚持做到“左手思考,右手文章”。
新闻强调“报道”“事实”和“新鲜”,强调“传播”,强调“信息”。舆论引导要重时机和节奏,要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落点作出反应,以争取主动。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新闻实践中具备长期积累、长远储备的意识。
例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报告,“互联网突破了课堂的边界、学校的边界、求知的边界,‘万维空间’挑战‘三尺讲台’”。笔者敏锐捕捉这一讲话亮点、信息,连续采写了天津市一组基层经验典型的稿件。《这位“理工男神”,学生叫他“伦哥”》《一个语文教师的“三宗宝”》《一个资深“技术控”的春天》《“星缘”天文走出个“崔哥哥”》。这组“走近学生心中的‘网红’老师系列报道”得到了天津市教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给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在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方面指明了方向。新闻记者需要有“拦网养鱼”的意识,待到时机成熟“巧捕成鱼”。像上文提到的“伦哥”这样的基层人物,从其成果初现端倪时,记者就一路跟进,时刻准备。一旦抓住新闻由头,果断“投饵”“收线”,一群新鲜的新闻“活鱼”顺流而出,达到了“集群”的效果。
再如:笔者采写的《唱响爱党爱国最强音》(《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1日)这篇稿件,也是这样寻找刊发新闻的最佳时机的一件作品。天津市特级教师赵圣明连续十几年坚持义务宣讲国歌,这样的新闻线索是记者长期在基层中获得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10月1日正式施行,这一新闻背景恰是很好的新闻由头。可见,选择恰当的时机,及时地推出典型人物,需要记者在新闻实践中多留心。
当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这一特点也决定着媒体是要拼抢速度的。特别是新闻记者要重视首发新闻、独家报道。2012年9月,天津承办第九届大运会,笔者短短10 天采写了《田志明的108 个小时》《体育精神重于比赛结果》《从1 米84到1米89》《无名志愿者的大运“义工”之旅》《金牌背后的酸甜苦辣》等30余组鲜活的新闻报道。
在新闻工作中,尤其是教育新闻,笔者并不提倡一味地图快、抢发。笔者认为,遵循的原则应当是“又好又快,好字当先,既拼深度,又抢速度”。因为,新闻记者笔下背负着向真相掘进的使命,是观察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改造者,“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好的新闻作品必须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时间的检验、实践的检验,而好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常备一杯水、一桶水,还要常备一条河去迎接这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