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霖
(丰顺县环境保护局 广东梅州 514300)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且成为广大农民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诸多种类的规模化养殖中,生猪养殖在农村占比较大,只是因为不恰当的操作方式,其很容易引发各种污染问题,不仅对周边的水和空气造成影响,甚至会制约养殖收益的生成。想要改变此类情况,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和改善。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指示,结合生态农业的发展所需,规模化生猪养殖首先要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对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殖区进行合理划分。同时对现有的场地区域进行敏感等级的鉴别,诸如城镇、风景区和饮用水源头区域内及周边,坚决不可以兴建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中心。
对于养殖户来说,其要明确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道理,坚持养殖秉承人畜分离、走出庭院的基本原则,合理调整生猪养殖的产业布局。以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区和标准化生猪养殖场为重要指向,推进农村良好人居环境的建设,改变农村现有环境的不良风貌。
粪污是家畜养殖过程中颇为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当就有可能诱发环境污染,甚至连带性影响周边人口。所以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粪污的综合处理和利用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首先,推广清洁养殖,实现养殖场污染量最小化输出。所谓“清洁养殖”指的是对养猪饲料的科学配比,要执行国家标准,既保证生猪生长过程中所必备的营养成分,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在饲料中所占据的比例,避免后续排出的粪便中存在大量的添加剂类物质。当生猪的饲料以多霉、微生物发酵类为主时,就有可能实现生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升的“二合一”,同时减少猪粪的排放量。
其次,发展能源环境工程,节省农村能源开支。可以以生猪的粪便为基本原料,在居民聚集区开启以沼气为主要能源的环境工程项目,让发酵的沼气成为农村内可高度利用的能源之一。从此农民们的照明、取暖、餐饮等可以拥有更为高级和完备的能源保证,更可以适度降低其过往生活中的能源支出。另一方面,生猪养殖必然会面临冬季保暖、猪舍增温的问题,巧用能源更可以达到这样一种目的,减少必要的开支。
再次,探索生态种养利用模式,实现粪污的可持续利用。在农村,虽然对于民众和生猪本身而言,粪污意味着污染,但是对于不少蔬菜、果树而言,其却是一种颇为有价值的“养料”。因此农村可以推行养生集合的生态种养模式,通过修剪管道、贮存池等,将粪污直接排放到农田、果园当中,进行“灌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干湿分离的方法,以微生物发酵制作有机肥和干燥猪粪的方法,将处理后的粪污转移给蔬菜大棚、花卉养殖户使用,降低污染源的排放。
最后,妙用温氏“异位发酵床”,变废为宝。该技术基于微生态及生物发酵理论,将猪粪与有机垫料相混合,然后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发酵,使粪便中的有机质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分解和转化,让所谓的粪污无污染、无异味、更无有害机制。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废料甚至可以当作有机肥来进行出售,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污是否已经对环境造成影响、或者说在妥善处理以后是否还存留影响,需要以合理有效的监测方法和制度来予以落实。尤其是养殖场周边的养殖场是否存在偷偷排污行为、是否有污染物泄漏的情况出现,更需要严谨的检测过程。当然按照目前的方针、制度和排污治理能力,检测仅仅能停留在检测的层面,更多的是需要区域内的养殖户形成相互合作、互为默契的养殖观,共同为区域内环保和养殖效益的提升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对于粪污的处理、单纯的除不若“变废为宝”更有价值,但是想要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必然还需要匹配一定量的设备和设施,比如使用干湿分离清粪工艺、比如兴建化粪池和专门的堆粪场——其目的就在于不会因为刮风、下雨等自然天气的影响,导致粪污在雨水的冲刷或风力的作用下,将污染面积扩大化,出现渗漏、溢流等情况。当然如若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尝试投资生产有机肥生产线,不过此举需要长期规划、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也非短期内便可以实现。
总而言之,规模化生猪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可执行的方法有很多,有的仅仅局限在污染的处理方面,但是最值得提倡的,是如何变废为宝、如何将看似毫无价值和可利用之处的粪污,变成能够推动其它种植产业发展的有力肥料,并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拓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