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年图书馆版》(以下简称《报告》)展示了高校图书馆与学术型图书馆面临的趋势、挑战与高新技术环境。《报告》追踪的技术有消费者技术、数字战略、网络技术、社交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等等[1]。社交媒体技术包含众包、网络身份、社交网络和虚拟世界四个内容,其中网络身份被认为是未来2~3年内图书馆领域关注的重要技术模块之一[2]。《报告》指出,网络身份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性有两点:一是网络身份是数字素养的组成部分;二是网络身份对于个人研究成果的追踪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身份不仅仅局限于《报告》中提及的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唯一识别码(ORICD),用于追踪作者的学术成果、追溯其学术轨迹。实际上,在网络时代传统的自我理论对于网络身份的解释力进一步下降,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网络的盛行,网络身份研究成为网络传播研究的热点[3]。人们在进入互联网环境后成为有网络身份的网民,其浏览网络页面时,可称之为在线阅读、数字化阅读。互联网发展历经从Web1.0 到Web3.0 的转变,数字化阅读也从PC 端在线阅读走向手机端移动阅读,且阅读与社交深度融合,形成社会化阅读,改变着现代人的阅读行为与习惯。本文以社会化阅读为切入点,以阅读主体的网络身份为研究对象,考察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特点及其数字足迹,并分析由此出现的阅读问题。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实践活动,具有双重属性:基于个人独立阅读体验的个别性和基于社群互动分享体验的社会性[4]。在纸媒时代,阅读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读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自20 世纪90年代万维网出现以来,数字化阅读成为现代读者的主要阅读方式。在信息静态、单向传播的Web1.0 时代,读者还处于被动接受互联网信息的状态,此时阅读的社会性并不十分明显。在网络成为平台,用户成为信息提供者的Web2.0 时代,阅读的社会性特征愈发凸显,用户可以凭借网络平台,如QQ、微信、微博、Facebook 等,发布信息或内容供其他用户阅读、评论,并在交流中形成或增强社会关系,促进知识增值。在互联网成为用户需求理解者和提供者的Web3.0 时代,社会化阅读的表现形态为各社会化阅读平台基于用户信息的挖掘与精准计算,为用户推送、制定个性化且符合读者阅读口味的阅读内容,将相同阅读品味的读者聚合在一起:或者在推送内容的网页末端设有评论功能,体现阅读社会化特征,实现读者阅读互动;或者与第三方社交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跨屏阅读,促进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内容分享、互动探讨与信息传播。例如,各类新闻或社会化阅读APP 应用,包括易新闻、今日头条、澎湃新闻、Fipboard、Zaker、Wattpad、掌阅等。
关于社会化阅读的定义,社会化阅读资深观察员、MTC 联合创始人钟雄在其文章《社会化阅读:阅读的未来》中最早提出“社会化阅读”一词。他将其定义为,一种以读者为核心,注重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内容之间的分享、互动与传播的全新阅读模式;与以书为核心内容为主的传统阅读模式相比,它更加注重人,注重阅读社交,倡导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注重共同传播与盈利,在多方位互动的基础上,实现阅读价值的无限放大[5]。该定义不仅被百度百科词条收入,也是目前学界引用次数最多的表述。此外,在国内学界还有一些代表性的表述:毕秋敏等人认为,社会化阅读属于移动阅读,是以社交关系为纽带、内容为核心、注重分享与互动的阅读新模式[6];詹恂等人认为,社会性阅读是基于社交行为的阅读,也可表述为社交阅读,以读者为核心,强调阅读的可移动性,注重阅读过程的分享、互动、传播、社交,并可以创造更大的阅读价值[7];徐媛认为,社会化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社交关系为纽带,在精准算法与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聚合用户信息,实现个性化内容定制与精准传播的阅读模式[8]。
从以上社会化阅读的表述来看,构成社会化阅读的要素有:(1)从读者数量来看,社会化阅读的实现是基于读者之间的互动,因而社会化阅读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者;(2)从读者行为来看,社会化阅读是阅读主体阅读行为与社交行为相融合的产物,阅读社交包括转发、评论、点赞、踩(不赞同)等行为,因而社会化阅读主体的行为是分享与互动;(3)从阅读内容来源看,社会化阅读主体在阅读社交中相互评论、互动,是社会化阅读主体自我生成内容的实践,因而社会化阅读的内容源自读者自我创造的内容,同时也包括阅读平台通过数据聚合向读者精准推送的内容;(4)从阅读价值来看,社会化阅读注重分享,在分享中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传播,因而社会化阅读在读者之间可实现知识的增值与阅读主体的共同盈利。笔者认为,社会化阅读中读者的互动与分享必然带来信息的传播。就其本质而言,社会化阅读是阅读主体自我生成内容并与其他读者分享、互动,传播信息的行为。在Web3.0 环境下,社会化阅读的主体是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自我,而成为虚拟网络空间中的数字化的自我,是一个指代现实生活中真实自我的虚拟ID,具有网络身份。
网络身份最为直观的表述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ID 号,如QQ 号、微信号、微博号等;专业的定义为:网络身份也称数字身份,是一种观念,数字领域内所有互动都具有或获取一组固有和可变的数据或属性,这些数据或属性作为在线个人或实体的唯一识别[9]。Web3.0 时代的来临及其丰富的社交网络促使数字足迹概念的产生。从人们浏览网站、互动评论、分享转发再到数字环境下的购买行为等等[10],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都可以被追踪、被监视。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留下的数字足迹,通过大数据及精准计算技术的处理可为每一个阅读主体描绘“阅读肖像”,知悉阅读主体的阅读品味倾向,从而实现阅读内容的精准化推送和个性化定制。在数字化阅读语境中,社会化阅读主体的网络身份外化为人们在社会化阅读平台注册时所用的手机号码、邮箱等一连串数字(ID 号),而人们在互联网中的数字足迹构建了其ID 号的具体属性。Web3.0 环境中,人们在大数据与算法的作用下,被标上阅读品味不尽相同的“兴趣标签”,如军事历史、娱乐八卦、新闻时事;如经典名著、文艺轻散文、都市言情小说等等。ID 号将现实生活中的读者虚拟化,在数字阅读空间中自由浏览、参与互动、进行传播。如果说在微信、QQ 这样的半封闭平台因为有熟人而不能完全放开言论,那么在完全开放的阅读平台、资讯平台中,读者因为互不相识而更加言论自由。数字空间中,阅读主体在其虚拟网络身份的庇护下参与社会化阅读的实现。笔者认为,探究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特征有利于分析Web3.0 环境下,现代读者的阅读行为及带来的阅读问题。
厘清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特征,需要在思辨中理解“身体”的哲学意义。唐·伊德在其著作《技术中的身体》中给“身体”做了三个层面的定义:身体一,是肉身意义上的身体,是可感知、可见、可触碰的身体,充满活力的、活着的身体,是具体的身体,具有具身性;身体二,是社会和文化意义层面的身体,是福柯所指的文化构建的身体,是“活着的身体”通过社会、政治、文化等层面构建的身体,是具有思想、理性、精神的身体;身体三,是既穿越身体一,又穿越身体二,是技术维度的身体[11],这种身体在技术中得以具体化。例如,在现实生活中,读者首先是具有具身性的身体一——“活着的身体”“肉身”,这是其存在于世间的基础,是身体二——“精神的身体”的容器与载体。在互联网环境下,读者的身体一与身体二虚拟成互联网空间中的一个“符号”、一个“ID”,转变为网络空间中新的身体,是虚拟的身体,具有离身性。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不是读者的肉身,而是读者的“网名”。这个“网名”在网络空间中所有的评论、留言、浏览痕迹等等构建了这个网络读者的思想、文化特征,成为读者在网络空间的“身体三”,代替现实生活中的肉身读者在网络空间中自由书写、自由传播。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媒介,特别是在社交网络日益丰富的Web3.0 时代,改变了在印刷媒介时期空间对社会化阅读主体的束缚,开始超越传统社会化阅读主体需要面对面共同在场的时空结构[12],使需要真实建筑空间、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传统社会化阅读走向可以在数字虚拟空间、非面对面交流的新型社会化阅读。《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美国传播学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其的重要著作。他在书中指出,新的媒介产生新的场景,新的场景产生新的行为[13]。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为人们创造新的场景,或者说新的“现场”、新的场域[14]。那么,在Web3.0 时代,作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化阅读主体,在新的数字化阅读场域中其网络身份具有什么特点呢?
2.2.1 具身身体在场缺席
在场与缺席是二元对立的两个概念,在哲学上与其他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理论语境与具体内涵[15]。“在场”最为通俗的解释是在场域内、在空间内;“缺席”即“不在场”是指不在场域内、不在空间内。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实际物理空间限制,营造出能够缔结新型社会关系的网络虚拟空间。在数字化虚拟空间中,社会化阅读主体的肉身身体即“身体一”是缺席的,即具身身体在场缺席。换句话说,在Web3.0 范式下,物理身体的在场缺席是网络社会运动的第一作用机制[16],也是社会化阅读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网络身份的特征。互联网的出现使物理身体在互联网场域中缺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公民在现实社会中真实社会身份隐匿[17],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宗教等。现实社会身份的在场缺席是网络社会运动中第二作用机制[18],身份的隐匿为阅读主体的自由评论、参与互动除去了物理身体及现实身份的束缚,更加有利于社会化阅读的形成。
2.2.2 离身身体虚拟在场
在互联网空间中,具有离身性的“身体三”取代了具身性的“身体一”,“身体三”作为虚拟的数字身份、网络身份存在于网络空间中,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即离身身体的虚拟在场。换句话说,网络公民物理身体和社会身份通过对自身表征的多媒体符号化实现了其在网络空间的在场。符号化在场是网络社会运动的第三种作用机制[19]。在Web3.0 范式下的社会化阅读中,阅读主体通过离身身体(数字符号)的虚拟在场,在网络空间中留下的数字足迹,可以构建社会化阅读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阅读肖像,区划阅读品味,有利于社会化阅读平台向读者进行内容的精准化推送;社会化阅读主体离身身体虚拟在场,促使阅读主体之间在互联网空间中交流互动,体现了社会化阅读主体的社会关系在网络空间中的再脉络化[20],促进基于阅读的新型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具身缺席、离身在场,赋予阅读主体交流互动的便捷渠道,使阅读主体迸发参与热情,在互动中加快信息传播、加速信息裂变与孵化,促进知识增值。
1996年,“数字足迹”(Slug Trail)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的著作《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中,后来提姆·奥莱利(Tim O’Reilly)又将“Slug Trail”这一表达改为“Data Exhaust”,最后Stephen,D 再将之前的表达改为Digital Footprint[21]。Girardin 认为,数字足迹是指人们在登录或使用各种设备之后在网络或其他信息系统留下的数字痕迹或信息,而这种痕迹或信息能反映用户一定的现象与规律[22]。印度萨维特里巴伊·普莱普那大学(Savitribai Phule Pun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将数字足迹概念简化为人们在线搜索或使用时所留下的“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23]。吴建伟认为,数字足迹是用户使用数字设备或互联网时保留在服务器端的关于用户使用、浏览等记录的相关数据,如购买记录、网络评论等,这些数据可以反映用户行为,被广泛运用于用户分析与研究[24]。笔者认为,在Web3.0 时代,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数字足迹,是指读者在使用数字设备接入互联网进行阅读时,在搜索、浏览、评论、互动时产生的相关数字痕迹或信息。社会化阅读平台将用户的数字足迹进行大数据分析与精准计算,从而完成对用户阅读内容的精准化推送或个性化推荐。数字足迹可以分为主动足迹和被动足迹两种。
主动足迹是用户上传内容到公共网络空间时明确生成的[25],即用户在互联网平台发布的个人数据。例如,创建微博个人账号并在平台发布相关内容。在Web3.0 范式下的社会化阅读中,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主动数字足迹包括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自己创作或转发第三方的内容,也包括在在线阅读网站通过登录自己的专属账号,进行阅读浏览、参与评论、用户生成内容时产生的数据。现代信息技术催生社会化阅读主体主动数字足迹的产生,给予网络用户广阔的话语空间,加速阅读与社交融合。而社会化阅读主体具身身体缺席与虚拟网络身份在场,除去阅读主体面对面交流与互动时的尴尬与腼腆,大大激发了网络用户参与互动评论的热情,进一步塑造了阅读的社会化品格。主动足迹的产生、阅读社会性属性的凸显是现代信息技术、阅读主体的认知盈余、自由的表达环境以及愿意分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也带来一定的问题。
3.1.1 信息激增导致审美阅读弱化
在社会化阅读中,阅读主体既是信息的阅读者、传播者,又是信息的缔造者、生产者,不仅是旁观的“读者”亦是参与其中的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蔡骐认为,社会化阅读根源于认知盈余背景下的生产革命[26]。数字媒介环境下读者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人人可发声,人人可书写,利用自己的认知盈余进行内容创造、分享,由此也使得阅读信息大量堆积,构筑起网络空间巨量信息版图。由于信息量的激增,从而迫使读者形成新的阅读行为——徘徊式阅读,一种以超级注意力为认知特征的阅读,呈现出浏览式、浅层化特点。而曾经以深度注意力为认知特征的沉浸式、深层化阅读日渐衰微[27]。传统纸本阅读下的沉浸式、深层化阅读,要求读者深度参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需要读者对抽象的文字符号进行语义的理解,并与自己现有的认知系统进行融合与调适,从而产生思想的碰撞与共鸣[28]。个体化的纸本阅读对于个人而言,阅读具有连续性,是线性的阅读,优势在于可以进入深入研读、品味细节[29],有益于读者阅读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然而,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化阅读与传统纸本个体化阅读不同的是,共享阅读体验与感知经验瓦解并放逐了其他读者深度思考、参与文本的机会;而大量信息的出现,又对读者造成裹挟之势,他人的审美阅读体验先入为主地进入自己的脑海,而使其自身无暇进行价值和意义的考量,而沦为浏览式、浅表化的阅读,不断获取其他读者的审美体验使得自己的阅读思考过程容易被影响与左右,从而阻碍其在阅读中进行深入思考与知识发现。长期以往,个人审美阅读能力必遭破坏。叔本华曾经指出,他人思想的大量涌入必然会抑制与约束自己的思维,久而久之会使自己的思维走向瘫痪[30]。另外,读者在社会化阅读中同样也扮演“传播”者的角色。现代数字传播与复制功能的便捷,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其他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而缺少经由自己深入思考的阅读认知。读者之间的互动存在大量相同的论述,面对网络空间中一些读者的种种阐释,自身往往受制于沉默的螺旋机制,呈现意见趋同和从众的心理[31]。从这个层面来说,读者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为一定数量的读者提供了阅读文本不暇思索的温床。阅读是为了使人更好地发展,如果不深思、娱乐化、浅层化阅读沉淀并内化为人们的习性,便有可能破坏建立在深层阅读之上的质疑精神、思辨思维、创造能力等阅读审美能力[32]。
3.1.2 自由书写导致阅读环境被污染
在互联网空间中,社会化阅读主体因化身成一个虚拟的“ID”,以隐匿的方式在宽松自如的网络环境中进行自由书写。这种去除“身份”束缚的“写作”大大滋长了庸俗、低俗、恶俗之风言论内容的产生,特别是在社会化阅读中,有些信息发布者为了追求热度吸引大众眼球,而生成一些媚俗的内容,追求感官刺激,以致文化叙事沦为感官叙事,文学理想变为欲望之身[33],污染网络阅读环境。程曼丽认为,社会化阅读是带有趋势性的阅读模式[34],其内容管理相对于传统纸本出版物而言,没有经过审查因而难以实现内容把关,可能会产生一些言论冲击人们的传统认知,容易形成舆论场的错位。目前情况看,某些微信公众号平台或者资讯、新闻类阅读APP 是制造低俗内容的重灾区。在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时代,赢得了关注就赢得了人气,有些信息发布平台瞄准读者猎奇心理采用令人产生误解的、隐晦字眼的标题,甚至进行捕风捉影、虚假报道、谣言泛滥的恶意炒作。“标题党”式的文章或资讯使读者浮光掠影式阅读,误导读者,使读者在其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可能导致信息接受有效性的下降,形成过度阅读、阅读浪费的现象。从各大资讯平台、移动阅读APP、在线阅读网站的读者评论、互动来看,除去真实身份束缚的阅读主体在网络空间中书写,文本呈现出娱乐化、游戏化的表征,使得阅读价值走向虚无。尼尔·波兹曼指出,电子媒介不仅对印刷媒介形成极大的冲击,也使整个社会的文化重心产生了偏移——全民娱乐正在使文化枯萎[35],“去文化化”正在发生,不良、不适宜的表达或阐发抵消了“文化”,信息、文本质量下滑,对整体阅读环境造成不利。
被动足迹是指用户通过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基础设施设备交互时产生的数据[36],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基本意识不到数据被收集。在Web3.0范式下的社会化阅读中,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被动足迹主要包含进入互联网后通过搜索引擎浏览网页内容、阅读停留时长、网页末端超级链接打开总量等数据。各网站将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被动足迹进行大数据处理和精准计算,从而为浏览者提供相关内容推送。例如,用户在购物网站浏览相关产品后,当用户到新闻网站浏览新闻时,可能会弹出与用户之前浏览内容相似的商品广告;当用户在手机百度上阅读了一条关于某位明星的新闻,那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次打开手机百度首页均发现几十条内容推送几乎都关乎该明星。阅读主体网络身份被动数字足迹的收集,可以使阅读主体在海量信息中获取其感兴趣的内容,节省查找信息的时间,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一定的问题。
3.2.1 精准推送导致阅读品味固化
Web3.0 时代的社会化阅读,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其充分依赖媒介技术与信息生成,读者被纷杂的信息裹挟与技术监控。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在其《第二媒介时代》中指出,电脑化的数据库是一种“超级全景监狱”的话语[37];德勒兹(Deleuze)认为,现代人正离开规训社会,进入控制社会(无形帝国),网络空间就是一种全息编码,瞬间同步、无孔不入的信息控制着社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大规模殖民,日益成为当代控制社会的主导空间[38]。而Web3.0范式下的社会化阅读,读者在网络空间中的浏览记录、浏览时长等被动数字足迹被电脑监控下来,各社会化阅读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精准算法,给读者赋予阅读标签,为读者划定阅读区隔,为读者制定、推送个性化阅读内容。以读者阅读习惯与阅读志趣为导向的阅读内容推送,虽然导向性明确,缩短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间,但是大量与读者近期阅读内容相近、同质化的资讯在读者的手持电子阅读设备上被推送,读者被同质化信息绑架。精准不仅算法在社会化阅读中的运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不仅给读者带来阅读兴趣的扩展,也构建了读者阅读兴趣的牢笼,内容的精准推送潜在地塑造了数字时代中缺少选择自由、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39],陷入了阅读APP 系统“推荐什么读什么”或者电子界面上“有什么读什么”的被动选择之中,从而容易产生个人阅读的信息茧房,也可能导致读者深陷系统推荐的低俗内容中,封闭与固化了读者的阅读阶层与阅读品味。
3.2.2 数据聚合导致思维能力下降
在Web3.0 范式下,社会化阅读的渠道主要有三类:(1)各类新闻资讯类APP 或专门融合社交功能的移动阅读APP 应用;(2)在线阅读网站;(3)自媒体平台[40]。读者在第一类或第二类社会化阅读平台阅读时,在页面的底端一般都会推送一些与当前阅读相关或相近的其他读本或资讯,称之为:超级文本或超级链接。纳尔逊在《文学机器,0/2》(1960年)中指出,超级文本给与读者各种分叉选择[41]。读者点击超级链接,阅读内容之后又会有新的超级链接出现,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呈现方式,会对读者形成信息迷航[42]。同时,读者面对目不暇接的信息,会以“超级注意力”的浅阅读方式进行阅读。这种眼球式阅读是现代人在海量信息环境下的心理应激反应[43],眼睛一瞥而过,在脑海中进行碎片化信息收集,在割裂信息一体性与完整性的同时,也割裂了阅读思考的系统性[44]。张立刚认为,数字阅读环境下数据聚合技术会导致人们线性逻辑思维能力的下降[45]。社会化阅读平台通过聚合读者的被动数字足迹数据,为读者整理、推送符合其阅读口味的内容,从信息高效获取的层面来说,数据聚合给读者带来即时效益。然而从长远来看,过度依赖于信息推送,减少了读者对阅读文本的搜集、整理、分析等系统化逻辑构建工作的机会,不利于读者关联性逻辑思维的培养,有悖于读者阅读能力的构建。心理学家帕特里夏·格林菲尔德认为,注意力的迅速转换,即使非常熟练也会导致思维不够严谨和更加机械[46]。当读者不断切换阅读内容,其阅读的整体性思考不断被终止,也让读者失去阅读的耐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现代读者对于大部头著作无法静心阅读,而热衷于各种微小信息文本,有些文本以丢掉信息的完整性和语境化为代价,有可能给接受者造成信息接收中的误解和认知障碍,并有可能导致接收者理解力和判断力趋于偏狭[47]。
阅读危机是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数字媒介时代下的社会化阅读带来的阅读危机亦是如此。阅读与社交媒介的深入融合、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具身缺席与虚拟在场、现代读者话语赋权,促使社会化阅读深扎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代读者的阅读材料不仅包括宏大叙事的经典著作,也包括网页信息、新闻事件等微小文本,由此可以看到基于移动社交技术的社会化阅读,以其移动化、碎片化、交互性、娱乐性的特征越来越被现代读者接受与喜爱,并正经历着全民参与的盛况。从这一层面来说,社会化阅读提升了国民阅读的参与率,因此具有其存在的价值。虽然社会化阅读导致新阅读问题的产生,但并不代表要将其拒之门外,而是要思考如何缓解阅读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思考。
4.1.1 坚守职业道德规范,优化文本生产
优质信息与文本是促使读者认知发展的催化剂,重视阅读文本建设,优化阅读文本生产,是发展社会化阅读的基石,是提升现代读者阅读力的保障。当前,有些社会化阅读平台在生产信息及信息推送上,以“眼球经济”为导向,一味地迎合市场和低级趣味,向读者推送带有“四俗”问题的阅读内容,不仅损害阅读整体环境,也无法撑起精神食粮的质量与厚度[48]。文艺不能充当市场奴隶,这就要求阅读平台或信息推送平台,不能过度迎合市场低俗需求,要坚守职业道德规范,优化文本生产。在向读者推送信息时,摒弃为吸人气、赢关注而采取隐晦敏感字眼、“标题党式”的做法,要牢守底线、把握原则,传递积极向上的健康价值观,传递真善美;要跳出迎合市场低俗需求追求热度的守旧思想,要以真正的好内容、好故事感染读者、启迪读者。
4.1.2 优化信息推荐,调适资源供需匹配
网络阅读及资讯平台要充分利用好社会化阅读主体的数字足迹,在平台系统数据聚合及算法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在平台系统设置用户信息推荐数量上限。例如,同一主题内容超过10 条时系统可自动停止同质信息的推荐。这样,通过每日推送额度限制,减少同质内容推荐,避免读者“信息茧房”的形成与过度沉溺于网络信息场。平台可向读者让渡信息选择权,由读者选定自己的阅读兴趣标签;平台还需充分揭示信息内容特征,做好主题分类,通过读者自主选择及平台精准推送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信息推荐。此外,平台可定期向读者发布信息资源与其需求是否匹配的问卷调查,了解一定时期内平台读者对信息推送的满意程度,不断调适资源揭示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开展精准化内容定制与推送服务。
在《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17年新进展》中,图书馆如何借助自身优势协助读者应对网络虚假信息是其中的三大进展之一[49]。在2017年美国图书馆十大事件的盘点中,图书馆打击虚假新闻再度上榜[50]。《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年图书馆版》指出,图书馆可解决的挑战之一——图书馆馆员可以帮助用户提升数字素养、评估信息的可信性,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批判性思考,帮助用户正确解读信息,辨别何种信息可以分享而不侵犯版权和隐私[51]。在2018年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中,格洛利亚·佩雷斯-萨尔梅隆(Glòria PéREZ-SALMERóN)在会上作了《图书馆:社会变革的驱动器》的主题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数字素养教育是国际图联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她认为,图书馆要帮助用户掌握信息获取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教育读者成为具有批判精神,又具有信息获取和自由表达能力的知识型公民[52]。由此可见,图书馆在现代读者数字素养的培养上可有作为已成业界共识。此外,社会化阅读趋势下,现代读者尤其是心智尚不健全的青少年,容易受虚假信息、不良价值取向资讯的影响。因此,学校也是实现青少年数字素养的主要阵地。
4.2.1 以教育促进读者数字素养提升
对于社会化阅读的读者而言,在网民话语赋权、全民狂欢的网络时代,在网络空间自由书写时难免使用一些不良语言、暴力语言,难免传播一些不当的价值观,污染整体阅读环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黄晓新认为,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信息知识量过载、虚假信息干扰、信息污染等问题,容易产生阅读浪费[53],这便需要现代读者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因此,学校、图书馆要发挥好其教育职能。第一,要加强现代读者在数字环境下新型书写能力教育。倡导读者遵守网络书写原则,培养读者在网络空间中书写的公德心;倡导净化网络阅读环境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信息分享、传播态度,做到不良信息不分享、不良价值观不传播,即便使用浅显易懂的通俗语言自由书写,也应做到不恶俗、不低俗、不媚俗、不庸俗。由此,将最终有益于整体阅读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第二,要加强现代读者在数字时代下信息辨误能力培养。图书馆要向读者传授辨别虚假信息的策略和技巧。例如,在信息检索时通过查看网址关键字段识别是否为官方网站,避免进入钓鱼网站;使用AdDetector、B.S.Detector、FiB 等能够帮助检索人识别信息有效性及偏向性的浏览器插件(扩展应用程序)[54];通过搜索引擎过滤信息、挖掘信息的源网页,找到信息的原始出处;在网页浏览中保持警惕意识,小心网页周边的广告链接,做到不点击、不进入以免陷入虚假网站。
4.2.2 以活动培养读者深层阅读能力
面对社会化阅读的趋势及其带来的困境,需要树立正确对待社会化阅读的理性态度,不仅要顺应社会化阅读的趋势,更需要在社会化阅读环境下培育并保持现代读者沉浸式阅读习性[55],要平衡浏览式阅读与沉浸式阅读之间的关系,加强阅读行为的指导,锻造读者阅读能力。对于图书馆而言,就是要以丰富的读书活动吸引现代读者走向图书馆,就是要为读者构建一个可以进行深层阅读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实体空间,打通线上社群,构建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社会化阅读平台,以线下读书会、读书论坛的形式将社会化阅读嵌入真实的社会网络,让社会现实的文化互动变得丰富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读者形成深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持续开展阅读经典活动,培养读者阅读耐心,构建良好阅读习惯;就是要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与家庭联动,使人们保持与纸本图书的亲近感,以免现代读者过度依赖网络获取信息而减少自主思考的能力,促进读者深层阅读能力的保持与进步。
4.3.1 强化网络平台内容发布的监管
政府及网络出版管理部门要建立网络平台不良内容发布的问责机制。在网络平台登记注册时,政府及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平台技术系统的审核,要求平台必须具有关键词过滤、电子监控墙系统等能自动识别不良内容的技术手段。当读者在平台发布涉及到某些限定关键字的文本时,平台可通过技术监管禁止该读者发布,从而阻断不良信息源。政府及主管部门还要审查平台是否设有网络内容人工审查机制,要求平台建立网络内容技术监管及人工审查的双向把控通道。此外,政府及主管部门还应要求平台设立网络内容公众监督机制,引导平台读者共建和谐绿色的网络阅读环境。
4.3.2 刺激阅读需求与营造阅读氛围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出,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的评价中有23.7%的我国成年国民表示满意,有13.1%表示不满意,有48.6%表示一般。此外,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有64.2%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56]。从上述数据可知,我国只有少部分成年国民对自身的阅读状况满意,大部分读者认为自身阅读现状还有提升空间,因而在调查中表达了需要政府实施全民阅读的诉求。笔者认为,阅读社会化转向的趋势下,仍要进一步刺激现代读者对线下阅读的需求,促进读者形成数字阅读与纸本阅读共融,浅阅读与深阅读互补的阅读方式。各级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发挥组织保障作用,因地制宜地策划大型的、持续性阅读项目或活动,打造阅读品牌,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构建书香社会,以阅读氛围重塑公民阅读兴趣,激发全民阅读参与热情,使阅读成为现代读者的内生性文化需求;要扶持民营书店、民间读书服务机构的发展,增强文化服务供给,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以政策扶持重塑阅读服务供给,有效对接现代读者阅读需求。
在阅读走向社会化的趋势下,社会化阅读主体的网络身份特点及其数字足迹给当前阅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也带来一些危机。面对新的阅读问题,需要全社会积极构建良好的阅读生态环境,既要契合现代读者需求又要做到不盲目迎合低级趣味;既要满足读者浅阅读需要又要使读者具备深阅读的能力;既要有浅显、亲民的内容推送,又要努力提升读者的精神层次与认知水平。唯有直面社会化阅读趋势,积极化解与平衡新的阅读问题,使现代读者在阅读中做到扶躬自思,正身以立天下,才能实现文以化人以及文以化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