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华
(三峡植物园管理处 宜昌 443000)
三峡地区是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的8个分布多度中心之一,有中国特有属72属,是中国特有属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在华中植物区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荷生等1994)[1]。
三峡植物园于1998年11月由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合作共建,致力于抢救保护三峡地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先后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单位建立了长期引种关系,建园以来先后引进各类植物69科152属366种(不含种下单元及栽培品种)。截至目前已建成珍稀濒危植物、木兰科、海棠、水生植物、猕猴桃等16个专类园,其中珍稀濒危植物37种,国家一级5种,二级17种,极小种群物种2种,红皮书珍稀物种9种,省级珍稀物种4种。
三峡植物园曾于2000年3~8月对全园植物资源进行了一次调查,初步查明有高等植物140科347属613种,并编印了《三峡植物园常见植物名录》。经过20年的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变化,部分引种植物已经缺失,又引进一批新的植物,因此有必要对全园植物再次进行系统全面的本底调查,以期查明家底,形成新版植物名录;并对植物区系组成、科属大小、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为今后扩大植物保育种群数量,丰富物种组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三峡植物园地处宜昌市夷陵区土门金银岗,东经111°27′,北纬30°39′,属武陵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丘陵岗地地貌,大小岗岭与小冲大槽纵横交错,最高海拔199.4 m,最低海拔70 m。土壤类型为黄壤和黄棕壤两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因受三峡暖谷气候区和市内长江水体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年均降雨量1 078.7 mm,年均气温16.5 ℃,年活动积温5 373.7 ℃,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针叶及落叶阔叶混交林。
在2000年调查的基础上,2016~2017年,对三峡植物园356.13 hm2亩林地开展网格式本底调查,包括自然分布的植物,引进的栽培植物等,采集植物标本,拍摄照片,对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共采集植物标本878号,参考《湖北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以及FloraofChina等文献对标本进行鉴定。
优势科参考张高等[2]和努尔买买提等[3]的方法计算,以总种数除以总科数得到平均每科种数,种数大于平均值的科即为优势科;表征科的判断参考努尔买买提等[3]、徐远杰等[4]的方法,计算优势科的重要值(IV),计算公式为:IV=(某科总种数/某科的世界种数)×100,IV大于优势科平均值的科即为表征科。
根据调查结果,对采集到的878号植物标本进行了统计鉴定,查明共有维管植物145科400属786种(不含种下单元及栽培品种,下同)。其中蕨类植物22科26属38种,裸子植物8科27属41种,被子植物115科347属707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5科54属73种,双子叶植物100科293属634种(表1)。
表1 三峡植物园维管植物统计
注:不包括亚种和变种。
根据李锡文[5]关于种子植物科的大小顺序排列,将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按科所含种数的多少划分为6个级别123科(表2)。
3.2.1 大科分析(大于20种以上的科)
其中含50种以上的科2科,计13属163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48%,总种数的21.8%。20~40种的科4科,计46属108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12.3%,总种数的14.4%。虽然以上6个大科仅占总科数的4.14%,却包含59属271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15.8%,总种数的36.2%。表明本区优势科明显,如樟科、蔷薇科、豆科等,说明以上6个大科在本地植物区系组成上居于核心地位,同时与郑重[10]关于湖北植物区系特点与植物分布概况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2.2 1~19种的科的分析
10~19种的科有10科,计81属130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21.7%,总种数的17.4%。5~9种的科有29科,计112属184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0%,总种数的24.6%。2~4种的科有48科,计92属133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24.6%,总种数的17.8%。1种的科有30科,计30属30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8%,总种数的4%。
表2 种子植物科的大小顺序排列
经统计,植物区系中≥6种的优势科共有33科(以※表示),优势科的重要值IV介于0.05~50之间,平均值为4.29,IV大于4.29的科共9科即为表征科,按大小排序(表3)。
表3 种子植物表征科排序
三峡植物园共有种子植物374属,748种,根据吴征镒[6-7]关于种子植物属的大小顺序排列,按照属内所含种的数量多少,划分为4个等级(表4:只列出3种以上的属)。
其中≥10种的属有7属,含种数177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1.87%、总种数的23.7%。5~9种的属有13属,含种数74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47%、总种数的9.89%。3~4种的属有32属,含种数106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8.56%、总种数的14.2%。1~2种的属有322属,含种数391种,占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总属数的86%、总种数的52.3%。
表4 种子植物3种以上的属大小顺序排列
表5 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
种子植物区系分布类型参考李锡文[5]和吴征镒等[6-9]的划分方法进行归类,三峡植物园种子植物123科374属可归属于10个分布区类型9个变型(表5)。
三峡植物园共有植物145科400属786种,面积360 hm2,平均种密度2.2种/hm2。从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数据来看,划分的10个分布区类型9个变型占中国植物15个分布区类型的66.7%。其中世界分布43科171属,分别占全部科数、属数的35%、45.7%;泛热带分布25科69属,分别占全部科数、属数的20.3%、18.4%。说明种子植物区系分布相对集中,成分较为单一。
三峡植物园植物区系属于典型温带性质。在33个优势科中,温带分布或含温带成分分布的科有22科,主产温带或在温带占优势的科或向温带过渡区域的科有百合科、柏科、罂粟科、壳斗科等,充分表明,三峡植物园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且具有过渡区域的特点。这与三峡植物园处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度地带的地理位置有关,且与当地气候条件也息息相关。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三峡植物园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7种,国家一级5种,二级17种,极小种群物种2种,红皮书珍稀物种9种,省级珍稀物种4种。三峡植物园充分发挥收集保存繁育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避难所”的职能,如从三峡库区抢救保护的丰都车前(Plantagofengdouensis)、疏花水柏枝(Myricarialaxiflora)、荷叶铁线蕨(Adiantumreniformevar.sinense)等植物,经过驯化适应,已成功“安家”。另外,调查发现,三峡植物园有蕨类植物22科26属38种,还有金钱松属、杜仲属、喜树属、水杉属等单种属植物以及细辛属、半夏属、淫羊藿属、天门冬属等药用植物,说明通过引种抢救保护,三峡植物园物种丰富度正不断提高。
三峡植物园立足三峡地区开展珍稀濒危植物抢救保护工作,先后赴三峡库区及周边收集珙桐(Davidiainvolucrata)、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巴东木莲(Manglietiapatungensis)、宜昌木姜子(Litseaichangensis)、长阳十大功劳(Mahoniasheridaniana)、宜昌黄杨(Buxusichangensis)等珍稀植物316种12 000多株,建立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展示区和三峡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引进了山茶科、樟科、木兰科等一批植物,并建设了专类园。植物区系地理和植物区系分区与植物的引种驯化关系颇为密切,今后的引种过程中,需对比相近的植物区系,选择地理或气候条件相近的区域,加大引种保育的力度,以提高成功率,丰富物种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