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质疏松症易患性认知状况及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2019-01-21 02:48费艳曾丽红魏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日常行为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费艳 曾丽红 魏笑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深圳518109)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质吸收增多导致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继而出现以骨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属于高发性疾病[1,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骨密度<-2.5 SD定义为骨质疏松症。根据这一标准,调查[3]显示我国骨质疏松中老年人人口数约在4000~6000万。骨质疏松被称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给中老年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如日常轻微撞击和摔倒极易导致患者骨折。围绝经期妇女为骨质疏松症高发人群,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竭造成雌激素不足,使骨生成速度低于骨吸收速度,造成骨质疏松[4-5]。尽管骨质疏松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但是有关研究[6,7]显示,妇女常缺乏对骨质疏松症的了解,导致一些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能加快了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因此,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疾病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易患性认知状况及相关行为进行横断面现况调查,以此更好地为相关预防和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4 月至8月,选取本市5个相邻社区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广告、电话、上门拜访或街头路口随访等方式便利抽取年龄>40岁妇女220名作为调查对象,排除伴有精神疾病、耳聋、哑巴等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者。样本量以量表题目的5倍[8]设定。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女性均在接受调查前口头同意。

1.2 方法

调查员经过培训后对220名调查对象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社会人口学资料情况、生活习惯、骨质疏松症知识和健康理念。

1.2.1 社会人口学资料情况:包括年龄、婚姻情况、受教育情况、是否工作、家庭收入和是否存在骨病等。

1.2.2 骨质疏松症知识调查:采用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调查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涉及男女之间的流行情况和骨质疏松症的体征、症状和存在骨折的风险等7个问题;②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涉及更年期、老年、吸烟、消费腌制食品、肉类、家禽、麦片、茶、咖啡、碳酸饮料等10个问题;③骨保护因素。涉及服用钙补充剂,消费乳制品和绿色蔬菜,阳光照射和运动等6个问题。问卷总分46分。评分标准:采用0~2级评分法,根据答题的正确情况分别给予0分(错误),1分(不知道)和2分(正确)。总得分<问卷满分的60%表示“差”,总得分为问卷满分的60%~80%表示“良”,总得分>问卷满分的80%表示“好”。1.2.3日常行为调查:各项日常生活习惯的打分标准如下。吸烟:0分(>20支/d),1分(≤20支/d),2分(不吸);饮酒:0分(>3次/周),1分(1~2次/周),2分(不饮);喝咖啡(W):0分(≥3次/周),1分(1~2次/周),2分(不饮);饮茶:0分(≥4杯/周),1分(1~3杯/周),2分(不饮);饮碳酸饮料:0分(≥4次/周),1分(1~3次/周),2分(不饮);饮奶品:0分(不饮),1分(1~2次/周),2分(>3次/周);吃绿色蔬菜:0分(<3次/周),1分(3~5次/周),2分(≥6次/周);参加运动:0分(不运动),1分(1~3次/周),2分(>3次/周);近12个月内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情况,主要包括激素、含维生素D3的钙片:0分(未服用),1分(有服用)。总得分<问卷满分的60%表示“差”,总得分为问卷满分的60%~80%表示“良”,总得分>问卷满分的80%表示“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分析不同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有220名妇女参加,平均年龄(45.7±2.3)岁,其他资料见表1。

2.2 调查对象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了解情况

调查对象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总体缺乏,平均得分为(26.9±0.4)分。回答正确率相对较低的条目依次为:骨质疏松症是遗传性疾病(4.5%),骨质疏松症可能无症状(5.5%),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10.9%)和经常食用麦片(11.8%)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之一,经常食用带骨的鱼能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13.6%,表2)。

2.3 调查对象日常行为情况

调查对象的饮食行为普遍较差,总饮食行为的综合评分(20.3±0.3)分,其中健康饮食行为综合评分(9.5±0.2)分,而不健康饮食行为的综合评分(10.8±0.2)分。造成饮食行为评分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不经常食用带骨鱼(22.7%)和坚果(10%),及经常食用面包(98.1%),饮用茶和/或咖啡(80.9%)。此外运动训练仅局限于步行去市场买菜和跳舞,以及8.2%的调查对象在诊断出骨质疏松症才开始补充钙剂(表3)。

2.4 调查对象的相关知识水平和日常行为整体情况

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了解较差者占52.7%,有导致骨质疏松不良行为习惯者占69.1%,而仅3.6%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了解较好,0.9%有良好生活习惯(表4)。

表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n=220)

表2 调查对象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回答正确情况(n=220)

2.5 相关性分析

调查对象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水平与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和饮食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性(r=0.49、0.21、0.33,P均<0.05,表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质吸收增多引起骨量减少,继而出现骨微组织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为特点的全身性骨疾病[9]。有关研究[10,11]发现,40 岁以后的妇女随着年龄增大,雌激素分泌不断减少,抑制骨吸收能力不断下降,骨量也随之递减,而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分泌水平急剧减少,骨量也随之开始快速下降,导致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目前,国内关于骨质疏松的研究重点放在知识和行为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选择社区绝经期前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知识水平和日常行为,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表3 调查对象日常行为情况(n=220)

本研究结果显示,220名调查对象中仅8人(3.6%)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水平为“好”,提示绝经期前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了解缺乏,与Elliott[8]和向爱华[12]等调查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受教育水平不同有关。Ploynin[13]和Alamri[14]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是骨质疏松知识的预测因素,教育程度低,健康素养不足,导致对医学信息的理解能力降低。同样,家庭收入也可能是决定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一个因素。本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15,16]结果一致,显示家庭收入与骨质疏松症知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然而,研究中发现即使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中,有的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了解程度较低,这与Safizadeh[17]的研究结果一致。危险因素作为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妇女不认为某些因素会对疾病产生严重威胁,就不会重视相关防治工作。

表4 调查对象相关知识水平和日常行为整体情况(n=220)

表5 骨质疏松症相关影响因素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r)

在骨质疏松症保护性饮食行为的调查中发现,食用带骨鱼和坚果人数较少,可能由于家庭收入水平低而阻止妇女定期消费上述食物。类似的结果出现在孙唯珺等[18]的报道中,低家庭收入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坚果摄入量低很多。在骨质疏松症的不健康饮食行为调查中发现,饮用茶和/或咖啡人数较多,这可能与中国人有喝茶习惯有关。在运动方面,本研究发现少于一半的调查对象有参加运动训练的习惯,且大部分运动仅局限于步行去市场买菜和跳舞,远低于西方国家女性的运动水平[19],这可能与社区周边存在较少的运动场所、公园有关,因此当地政府应加强丰富市民健身活动场所建设。

综上所述,超过半数(52.7%)的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和危险因素了解甚少,并且大多数女性(69.1%)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如饮食中含钙量低以及食用抑制机体钙吸收的食物和饮料。因此,社区妇女需要提高她们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的认识,特别是饮食中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或减少含有钙吸收抑制剂食物的摄入,以及养成骨质疏松症预防性饮食习惯。虽然调查中有些妇女的知识水平较好,但仍需要营养教育计划来帮助她们将储备的知识转化为行动。我们下一步将根据本研究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以帮助社区妇女建立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强骨质疏松危害意识,更好地预防和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全面提高社区妇女的生活质量[20]。

猜你喜欢
日常行为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围绝经期避孕失败的原因及必要性分析
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良好日常行为养成的影响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