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会琴
在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共收录了10篇神话故事类的课文,分布在低、中、高年段,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对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那么,到底该怎样进行神话教学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凸显神奇特点,感知神话魅力
神话故事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要想学生理解神话故事的深刻内涵,就得牢牢把握住人物、事件的神奇性,将学生带入情境中。
如在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我设定让学生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作为文本教学的重点之一。揭示课题时,我告诉孩子们:在神话故事中有神奇的人,会发生神奇的事,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让孩子们一下子就感觉到了浓浓的神话味。在学习文章重点段落女娲补天“炼石”的具体描述“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我让学生找动词,再试着做做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引导学生从语句体会中、从动词的运用中领悟神话故事的特点——想象合理奇妙,语言表达虚化夸张。
由此可见,神话故事要细读的并非那些描写优美的句段,而是具有神话特点的词句,这些虚化夸张的语言,和神话神奇的夸张與想象的特点相吻合,是最值得细读的,也最能让孩子们感受神话的魅力。
二、把握故事情节,提升表达能力
语文教材选编的神话故事情节简单、层次清晰,学生一般一读就懂。但是,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讲述神话故事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因此,对神话故事的感知与讲述,要让学生经历从初步感知——深入理解——形象讲述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概括能力、复述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我针对课文的故事情节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板块。首先,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并围绕着课题中的“盗火”两个字,关注“盗火起因”“盗火过程”“盗火延续”“最终结果”几个核心板块;其次,引导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对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进行概括;其三,引领学生关注课文第一、第四自然段,理解它们在故事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其四,引领学生尝试以最简洁的语言,以小标题为线索,将故事整体发展概述出来;最后,创设了生动具体的情境,要求学生以角色体验、人称转述等多种方法进行故事讲述表演。比如,在“获罪受罚”一段中,我就尝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普罗米修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自己被锁在悬崖绝壁、经受烈日暴晒、惨遭鹫鹰啄食的经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概括表达能力的目的。
如此进行神话故事的感知与讲述,既有对文本故事的概括整理,也有故事复述的训练,有效地将感知洞察与语言实践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想象,体悟神话内涵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阅读教学要从文本的思想内容转向语言文字,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而神话故事以其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等特点,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神话教学中,若是少了学生的大胆想象,那么教学便失去了张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故事的空白处,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沉香救母》,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母子俩会说些什么;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等。在想象中,学生对文本进行补白、创造、对神话情节进行“嫁接”,对细节进行改动,从而感受到神话所独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魅力。
四、引导学生比较,传承民族文化
在神话教学中,群文比较阅读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广泛地吸收文化营养。
在《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中,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区别。接着,又问:“世界各民族还有哪些神话呢?”这样将学生引向神秘的神话世界,如希腊神话、印度神话、埃及神话、波斯神话等。最后,给学生设计一个深化认识的母题,如创世母题、战争母题等,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的内容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我通过不断追问的方式,引领学生在神话殿堂里自由翱翔。
总而言之,在群文比较中,学生走上了探寻文明源头之路,不仅领悟了本文的文化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吸纳了外国优秀文化,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