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三中学 陈雪梅
合作是21 世纪的时代标志,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小组合作为教学方法已成为现代班集体管理中非常受欢迎的教学策略。我校研究“小组自主互助”班集体管理模式,将其引入班集体管理中,希望构建新型班集体管理模式,促进班集体建设。
本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三中学为例,探究“小组自主互助”班集体管理模式,将竞争、民主、平等、合作融入班集体管理之中,使教育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1.班集体管理。“班集体管理”,是指师生作为班集体教育活动的双主体,共同参与班集体各项事务和活动。班主任作为教育主体,发挥支持和指导作用,调动和激励学生。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和发展主体,发挥更为主动的作用,参与到班集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过程中,主动地发展与成长。
2.小组自主互助。“自主互助”包含两点:“自主”即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且是管理的参与者。“互助”即集体教育、共同管理。学生有相互支持、帮助、合作的能力和意愿,共同参与班集体管理、共同发展。
坚信激励教育的理论假说:相信人人都有被激励的愿望,相信人人都有被激励的可能,相信人人都因某点被激励而被激活更多的点,相信人人都能通过外部激励而实现自我的激励,相信处于自我激励状态的人最易于成功。
1.目标。提高班集体管理效能,激活每个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为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提供载体、搭建平台。
2.保障。班集体实行“五制”(班集体管理公约制、班集体事务承包责任制、学生干部竞争轮换制、班集体文化和宿舍文化共建制、成长发展晋级制),赋予学生研究和评价的权利,使其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
在培育“自主互助小组”的基础上,保障班集体管理规范,推进班集体建设稳步进行。
1.指导保障“自主互助小组”的管理运行。(1)提炼目标:明晰奋斗目标,班集体建设紧紧围绕目标进行。(2)分组定员:由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参与划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规模为6—8人(男女搭配)。(3)组织管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的培养。班主任定期培训小组长,针对学生的想法及意见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管理措施将团队意识根植于每位小组成员心中,形成一个共同体。小组需要名称、口号等基本要素以及行为准则、努力目标、职责分工表等核心要素;班集体内各项活动或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资料统计尽量以小组方式呈现;评价尽可能以小组为评价单位,实行捆绑式评价。(4)确定内容:小组自主互助的活动内容来源于学习与生活。各班侧重内容不同,但总体上包括改进行为规范、提高学习质量、参与班集体管理活动三方面。
2.有序培养“小组自主互助”的管理能力。小组自主互助管理根据学生自主发展的水平逐步放手,循序渐进。(1)激发小组自主管理意识。高一学生在行动上缺乏自觉性,班主任应处于核心地位,给予学生较多的扶持。高一年级初期小组建立,学生对小组的意义及功能需要经历“接纳—期待—理解—融入”的过程。(2)促进小组自主管理自觉。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实践,小组自主互助管理模式基本进入轨道,学生能够初步自我控制。高一第二学期,小组成员自主管理工作逐步正常,但班主任还需关注个别小组的状况,帮助学生提升自主管理的持续性和自觉性。(3)引导小组自主管理自为。这是班集体管理的理想阶段,自主与互助转化为成员内在行为准则,小组呈现较强的合作互助精神,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实现目标。班主任主要发挥宏观协调的作用,针对个别特殊的小组、个人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小组自主互助”班集体管理模式的落脚点是小组活动,包括小组内部学习、管理活动及小组参与班集体学习与管理活动。
1.参与策划。以小组为单位策划班集体发展规划,如开学初期,每个小组制订一份学期班集体发展规划;策划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艺术活动、学习活动等。小组成员共同交流、研讨、参与的过程就是把自己融入小组和班集体的过程。
2.组织与实施。班集体管理如卫生、纪律、文化布置等,可以细分任务,小组承包,组内分配,各负其责。通过小组日志、班集体日志,及时记载、及时评价、及时反馈。
3.反馈与评价。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在班集体内,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开展“明星小组”和“明星个人”的评选。
4.反思与改进。班委会组织相对落后的小组探讨原因及改进措施。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辩论、主题班会的方式进行。
5.拓展管理空间。每位教师对小组的重视,更能增强小组归属感和小组合作互助意识。班主任应争取各科任教师的配合与支持,完善班集体管理的方法,强化学生和班集体管理,促使管理水平提升。
“小组自主互助”是以“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自主互助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励为操作手段,以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互助、竞争活力”的现代班集体运作模式。
实施“小组自主互助式”班集体管理模式,使得班集体管理在方式上发生了积极变化,改变了“单纯说教”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行的形成,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提升;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步消除部分后进生的失败感、挫折感;有效地提高了班集体建设水平,同时促进学校德育管理质量的提升。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班主任的不同风格,加之时间、精力有限,一些策略还停留于经验,对于不同情况的描述和分析不到位。今后,应充分发挥小组自主互助的功能,如晋级制的操作方法,以期激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