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霞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高校大学的思想引路人、政治的领路人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近年来,由于辅导员职业性质和角色的特殊性,辅导员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更为突出和紧迫。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程度和水平,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职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辅导员的职业心理健康是辅导员专业化成长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内涵。
1.高校辅导员培养和发展的专业化机制
制约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日益突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有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学科支撑?专业辅导员组织有没有发挥其作用?培训机制是否够完善?有没有建立科学的专业的评价体系?“双向”晋升途径是否通畅?等,这都是辅导员所关心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模糊又复杂,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标准不统一、实施路径不确定等,久而久之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时时感到自己前途迷茫,工作效果难以见成效。
2.社会的评价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要教不好的老师”。随着社会的发展,00后进入大学,教育问题日益被关注,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辅导员平日忙于日常事务,常常很难脱身给自己“充电”,能力有限,教学经验不足,这使得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也对辅导员各方面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自我要求过高与现实情况不匹配,心理上也就容易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认知,形成逃避的心理体验。
3.职场人际关系
辅导员在职场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跟各阶层的人打交道,如上级领导、专业老师、学生、各行政部门人员等等。虽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但由于辅导员特殊的岗位要求——全天候24小时开机,长期以来辅导员形成“手机恐惧症”,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常常觉得工作中力不从心,无精打采,遇到问题常有挫败感;很少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其他部门老师和学生家长总觉得“学生的事情就是辅导员的事情”;学生觉得大事小事都是辅导员的事等等。如果辅导员不能正确看待外界评价,及时调整心态,将导致职业压力化解不了,最终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受到影响。
1.身份不自信:职业身份不认同,角色定位模糊
各级政府、高校,从配备、选聘、发展、培训都为辅导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各级各类学校也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了必要的保障条件。然而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存在着工作的范围不够明确、工作的职责较为模糊、专业化建设制约因素多、科研教学竞争力较低等突出问题。很多辅导员自诩“高级保姆”“消防员”“学校114”等,可见辅导员的地位并不高。久而久之,辅导员身心疲惫,进而在心理上对工作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与此同时,辅导员的付出和待遇的不对称,也导致辅导员对工作的热情度大为降低,心理问题日益剧增。
2.能力不匹配:职业发展不顺畅,职称评审难度大
高校辅导员虽然可以承担“两课”或其他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但基础教学量少,科研课题难以找到突破口。虽然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申报科研项目,但在现有地位和未来发展潜力上难以和专业教师同台竞技。部分教师身兼行政事务,年轻教师刚入职,接受的教学任务繁重,导致课题的结题困难重重、心理压力增加。
3.术业不专攻:专业定位不清晰,发展路线受阻
很多辅导员的专业门槛低,大多数是“研究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式,缺少思政工作的学科背景,专业知识碎片化,知识积淀不足,难以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变“旧”为“新”。不少人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临时过渡的“踏板”,不能深入学生学习生活中,一名有“仙气”、无“地气”的辅导员,难以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变“堵”为“通”,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职业焦虑和倦怠。大学生对教师知识权威信任度的下降,难以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变“入”为“出”。以上这些辅导员专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承认和解决,长此以往都会对高校辅导员构成心理压力,进而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正确的理想信念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辅导员要牢记工作职责,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一个“扬正气”的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把握当前的形势政策的热点,握紧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权;一个“接地气”的辅导员,会深入学生群体,深入学生内心,将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语言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受到启发;一个“聚人气”的辅导员,会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凝聚学生,在思想工作中有引导力、在学生群体中有影响力、在是非黑白的选择中有威信力。
辅导员在承担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在帮助学生进步成长的同时,辅导员也获得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工作虽然繁琐,但就在水滴石穿的平凡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亲其师,信其师”。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辅导员潜移默化的育人工作中得以落实。
辅导员长期在学生工作一线,“全天候”的工作状态避免不了需要处理各种突发意外的事故。除了要与学生、领导、同事、家长、任课老师打交道外,还常常与医院、公安局、社会各界人事接触办事。复杂的人事关系,就需要辅导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及时调整好心态和转变角色。
制度管长远、管根本。辅导员的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政策的支持。人在争取合适的劳动报酬的同时,亦有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中央、省级、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地拓宽高校辅导员“双线晋升”的途径,建立辅导员岗位职级制度,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既能够激发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性,让辅导员可以看到职业的发展前途和出路,力有处使劲、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盼头。
高校人事管理部门不能把注意力局限在教师所要完成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上,而应更多地关注教师们的需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理解他们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呼声,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现在大部分高校都建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坊、心理咨询室等,却几乎没有专门面向辅导员的心理辅助部门。首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引导者,辅导员老师也常常面临着“能医却不能自医”的困扰。其次,面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培训的呼声渐高。高校应该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纳入学校的主要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人文关怀,减轻辅导员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借助心理健康讲座、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坊、专家不定期辅导等有效措施,开设专家心理卫生讲座,提供教师心理咨询服务,组建慰问团等等,可以帮助教师对压力事件有正确认识并有效舒缓心理压力,以做到防范于未然。
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是人类本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寻求社会支持是人们应付压力的有效手段。当一个人在遇到心理压力威胁时,他如果能够从社会支持关系中(诸如亲友、同事、领导等)获得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则比较容易恢复自信心。也就是说,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当辅导员受到压力威胁甚至产生心理问题的时候,必须能够从社会支持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要建立和维护一个健康的“朋友圈”,与配偶、同事、学生、家长、朋友、同学保持良好的交往和信任的关系。这样能帮助辅导员准确和充分地认识自我心理状况和现实环境。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越充分,辅导员职业发展才能实现连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可能已经不够了,随着信息化知识的变迁,辅导员需要有“一缸水”才能让学生信服、尊重和服从。一位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辅导员,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特点,才能实现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员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要求和学生特点,不断地汲取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要求,才能成为专业知识过硬、职业道德高尚、心理素质健康的职业型、甚至是专家型辅导员。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健康在时间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解决高校辅导员的诸多问题也非一朝一夕,它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力量群策群力、多措并下,为维护辅导员的健康职业心理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心理条件,提升职业归属感,保证辅导员工作有干劲、干事有目标、前途有保障、发展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