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亭
王希萍校长1952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小学教师,1976年担任国办校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的校长,1996年起担任民办公助校逸阳小学校长,2006年担任民办校天津市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的法人代表、理事长至今。在67年的职业生涯中,她成长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始终坚守在小学教育第一线。1979年末成立“三结合教育委会”,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办教育的办学思路。
王希萍校长率领的教育团队对劳育内涵和作用的理解以及学校劳育的组织方式,随国家劳育政策以及团队对劳育作用的认识而经历了若干变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提出了“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是中国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后来,“五爱”中的第五“爱”改为“爱社会主义”,成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二十四条。1958年9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了“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王希萍校长从小热爱劳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以后,更是把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德放在重要位置。她在担任少先队大队、总队辅导员期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带学生走进工厂和农村去参加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培养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基本道德规范。1960年她被评为天津市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
1962年担任小学校长后,王希萍就将劳动教育列为学校重点教育目标之一。她到国外考察时发现,发达国家如日本、芬兰等,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日本学生的劳动素养主要依靠其家庭、班级以及学校等多方协作培养;而作为欧洲国家的芬兰,则把劳动教育系统地列入国家课程,以编织、木工、烹饪、家政等实践性课程的形式,不仅从课程上保证劳动教育,而且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于是,王希萍决心让学生在参与实践、适当劳动中培养劳动素养。这既有利于学生锻炼健康的好身体、培养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观念。这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以及创造幸福人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她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仅在劳动中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会劳动的技能,而且通过劳动教育促进了师生对学习的热爱,有效地转变了教风和学风。
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年1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重新界定了中小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内容,纠正了把劳动教育只当作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观念。开始把劳动知识和劳动技术纳入到劳动教育中。20世纪80年代,很多教育领域的学者开展了关于教育方针的大讨论以及新时期教劳结合的研究,纠正了实施劳动教育的若干偏离现象,引导了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化和规范化建设。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把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
1979年末,第一届“三结合教育委员会”成立,并将科技、劳动教育部设为六项职能部之一,王希萍校长率领的教育团队开始了基于 “三结合教育”的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实践探索。首先,他们要纠正在“文革”十年中用简单的生产劳动代替系统的知识教育的严重偏差。这种偏差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不仅使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而且也破坏了人们的劳动情感本身。纠正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是根据国家教委相关的劳育要求,以探索“三结合”合力育人为契机,把劳动教育融合在“爱祖国,爱家乡”为主线的“五爱教育”活动中,开展诸如“新风尚小红花”等活动。在劳动课上学习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请部分有劳动技能的家长、校外辅导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解技能特点和如何才能拥有技能。
学校在众多单位建立了主题校外劳动和教育基地,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的基地,开展农业生产和劳动的基地,开展美化城市劳动的基地以及开展服务他人的劳动基地。劳动基地既有近在学校周边社区的,也有远在黄崖关长城等地的。这一时期,学校开展了若干主题劳动活动,如植树节师生到红光农场学习果树栽培、草皮生长和沙土治理的有关知识;秋天师生到田间开展采摘活动。也初步开发了年级主题劳动活动,如一年级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走访市环保局,听专家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校外辅导员带领学生们做小实验,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然后同学们再一起开展回收废电池活动。
劳育的实施效果取决于教师对劳育的观念。在这个时期,学校利用“三结合委员会”委员典型引路的方式转变教师的劳育观念。例如,学校曾邀请市政工程总工程师马承祖、津城女强人朱兆芳为教师们讲党课,请蝶式立交桥的设计师胡习华、全国劳动模范年景林、菊花状元叶家良等讲他们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事迹。这些活动有力地转变了教师的劳动观念,提升了他们通过组织实施好劳动课和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理念。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被深深打上了“整体改革”的烙印,是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一起,共同形成了“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学校运行框架,奠定了学校高水平办学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刚刚恢复高考,高校的招生规模很小,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社会上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导致中小学教育出现了应试教育倾向。到90年代,素质教育的呼声开始出现。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1]学校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转变应试教育倾向,摆在了王希萍校长率领的教育团队面前。
同时,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学校。独生子女们呈现出很多与以往多子女时代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都有了弱化甚至退化的征兆。
应试教育倾向和独生子女一代这两个特征是王希萍校长率领的教育团队在岳阳道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背景。他们从深化劳动教育中找到了解决难题的契机。丰富劳育活动,进一步建设劳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学校进一步探索“三结合”的体制机制,深化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可能,把“三结合教育”推向一个新台阶。在这一时期,学校坚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并且不断优化劳动教育活动方式,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技术教育被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不再单独开设。由于当时教育部并未制定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因此在有些地区或者学校产生了劳动教育被弱化的现象。2007年王希萍校长带领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响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探索,确保学校和教师们不会因为劳动技术教育被归并而产生弱化劳动教育的心理。在这一阶段,学校加强了劳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和开发。
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在市区各级总工会的领导下,王希萍校长于2012年在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成立了“王希萍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以创新提升劳动教育质量以及传承劳模精神的研究和探索。后来又开展了工匠进校园等活动。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劳动的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仅一些低端的重复性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且一些复杂的工作(如银行柜员)也开始了被机器取代的历程。在家庭生活领域,各种类型的家务机器人投入使用,各种云端服务方便快捷,传统的家务劳动也正在被简化、弱化甚至替代。在这样的时代,劳动还有什么用?当出现“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虚化的现象”时,[2]学校劳育该去往何方?
王希萍校长带领的教育团队审时度势,觉察到了智能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要成功应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挑战,学生必须从小就通过体验式学习习得对未来至关重要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其中劳动教育要从拓宽劳动教育的形式和渠道入手。学校增加了科技教育的校本课程和校外活动场地,邀请校外高科技人员及蓝领专家新时代的楷模孔祥瑞、张黎明入校讲他们的劳动特点,加大对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引导和检查力度,等等。当晨曦乍现时,王希萍校长带领的教育团队已经绸缪已久。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也可以定义为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3]
劳动教育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随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学校改革的深入程度、时代的劳动方式特征以及教师的理念而有所不同,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校本性。
王希萍校长从1952年成为一名教师到现在67年过去了。在这漫长的67年中,我国已经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从封闭型社会转型为开放性社会,劳动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转型期社会结构、体制机制、利益调整以及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劳动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王希萍校长身处历史的进程中,一直保持着劳动教育永远不会过时的理念。这种理念,既来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历来对劳动的重视,也来自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思想。她认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把劳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至于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她认为一定要认真研究国家的劳动教育政策,研究课程方案对劳动教育的安排,还要研究天津市的城市发展特点以及社区能提供怎样的劳动教育机会。劳动教育必须是开放的,不能只在书本上、在教室里进行劳动教育。必须带领学生走出去,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在真实情境中参加劳动,谈论劳动,观察和感受劳动以及体验劳动创造财富。
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在可观察的层面上体现的是活动方式、活动场所、活动评价等,在深层体现的则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带领的教育团队对劳育作用的认识,对培养什么人这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对劳育资源的整合与创造,对劳育与其他各育之间关系的把握,等等。可以说,是否重视劳育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重要尺度。
劳动教育还是王希萍校长和她率领的教育团队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他们有一项初心从未改变,那就是把学生们培养成为能够幸福生活、对社会有用的人。无论个人幸福还是为社会做贡献,都离不开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必备的劳动技能以及终身学习不断精进的劳动态度。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内尔·诺丁斯曾经批评美国的有些应试教育倾向:“普通教育成了为孩子升入大学做准备的教育。这种实践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既没有得到任何有实际价值的知识或者技巧,也没有养成一种对未来最终要做的工作的欣赏和喜爱。相反,他们很有可能学会一种对体力劳动者的鄙视,这种鄙视也有可能指向他们自己。”[4](48)王希萍校长和她的教育团队一直努力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王希萍校长和她的教育团队在思考和设计劳动教育实施方式的时候,把“三结合”作为了重要的思考维度。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的教育方式十分不同,学校一般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王希萍校长认为,劳动教育必须扎根在学生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才有效果,但是劳动教育又不是简单的劳动,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要进行怎样的课程设计,才能让学生既参加了劳动,又受到了课堂教学所不能代替的教育。这样思考的话,只靠学校开设劳动课或者校内提供劳动锻炼岗位就远远不够了。
一旦把目光放在“三结合”的高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就豁然开朗了。其实学校做好以下几件事就能确保劳动教育的开展和效果。一是学校设计要求、指导、检查、评价家长作为每一个孩子的劳动教育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提出相应的要求并进行干预。二是寻找、说服学校所在社区能够提供劳动教育机会的单位或组织,开发出系列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年级的学生有序地参与、体验社区里其他单位提供的劳动机会,接受劳动教育。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社区”的概念有所扩大,它有时候甚至可以指远在异国他乡的科学考察或者国外姊妹校所在的社区。三是学校在进行校内劳动教育设计时,要用整体改革的视角,把劳动教育整合进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素质拓展课和日常岗位维护等课程和活动中。
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提供让孩子们参加劳动的时间和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课程化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积极的劳动态度,能够真正理解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能够尊重各种类型的劳动从业者。“三结合”的劳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格。王希萍校长的教育团队致力于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能尊重一切诚实的劳动,亲自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将来参加真正生产性的劳动做好准备,为将来自我的幸福生活做好自我服务的准备,为尽公民义务而做好准备。
经过多年对劳动教育的坚持,王希萍校长和她的教育团队亲身观察、体验、总结了劳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各育不能取代的,具有独特的价值。
第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开展劳动教育时,王希萍校长的教育团队一直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并重”、“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的理念,将劳动技能的习得、劳动态度的培养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和融入学科知识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比,劳动教育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为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供了机会。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能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有些智能类劳动课上,教师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书本,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办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教师们在自己的学科课堂上,经常引用各种各样的科学家如何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好奇心。例如,杜菲菲老师的课堂,经常设置“科学家小故事”环节,如法国著名科学家亨利默瓦桑制出单质氟,居里夫人制出镭,爱迪生发明灯泡,导弹之父钱学森等。老师会让学生发表意见:科学家的劳动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他们的劳动与普通人的劳动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们回家采访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请他们描述20年前人们是如何通信的。通过对比,孩子们认识到,20多年前,只有一小部分人能用手机,那时候的手机只能打电话,而现在人们已经普遍用上能拍照、能上网、能玩游戏、能随时随地搜索知识的智能手机。劳动课上和其他课堂上对劳动的关注和对话,使得孩子们的思维超越当下,进入到历史和未来。这样,学习就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成长型思维。
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学业压力增大,学生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生活,经不起挫折,最缺乏的就是自立自强的能力。
王希萍校长领导的教育团队曾经对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过专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结果发现,很多学生每周上多个课外班,平均上课外班的时间约3.5小时。他们也随时关注国内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把专家的研究结果与本校学生的状况进行对比,以帮助团队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干预。
王希萍校长一直关注学者们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研究,例如,风笑天曾经对1988年、1996年和1998年三个不同时期、不同范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从总体上看,独生和非独生青少年在性格特征上相似性多于相异性。不同调查研究中最为一致的结论是:“懒惰”是独生子女更为严重的弱点。[5]王希萍校长还从她对学生和家长的历史观察中发现,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科技的发展,家长们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加上我国很长时间的独生子女政策,家长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根据陈科文等人对北京城乡家庭的调查,城市3—11岁独生子女家庭中76%的母亲有一半以上业余时间花在了孩子身上,其中20%的人认为自己几乎将全部业余时间花在了孩子身上;独生子女父亲有51%的人每天一半以上业余时间用来抚育子女,其中10%的人认为自己几乎将全部业余时间花在了孩子身上。由此,研究者得出了结论:独生子女父母在家庭生活中闲暇时间的利用上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为主的。[6]很多父母心甘情愿地把照顾孩子当作没有周末的第二职业。由此造成的必然后果就是孩子们缺乏基本的劳动意识和能力,甚至连基本的自我服务都不会。
王希萍校长注意到,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里一小批独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几乎都是因为父母的工作实在太忙,抽不出时间照顾孩子,因此这些学生才不得已练就了让人惊叹的自理能力。
针对学生在家中缺乏劳动锻炼机会,父母很难自觉地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现状,王希萍校长和她的团队让劳动教育充当了促进学生改变的角色。通过设置校内劳动岗位、社区服务岗位以及对家长提出明确具体的劳动任务和劳动技能要求,她的学生们自强自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她成功地说服了家长,洗衣服、整理房间、购物等不仅仅是家务技能,更多的是通过做家务,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关心自己、关心家人、关心生活环境的人生态度。这个培养过程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十分重要,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2014年顾明远先生在为天津市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的内刊《三结合教育实践与研究》撰写的卷首语《三结合教育好》一文中写道:“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要逐渐接触社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断地接受社会教育,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7]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是学生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和要求。学生的成长,需要广阔的天地、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真实的环境。只有他们真正地参与其中,才会有真实的感受与收获。通过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识,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体验到了劳动带来收获的真实感受。[8]
有一次,学校以中队为单位开展感恩节活动。中队辅导员老师带领少先队员们与十来位“城市美容师”环卫一线的职工们共同开展了一个难忘的队日活动,主题是“感恩环卫天使,共建美好天津”。这次活动的初衷是让少先队员们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环卫工人表达感恩之情。慰问活动期间,伯伯、叔叔、阿姨们给学生们讲环卫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学生们了解到,清晨当他们还在熟睡时,环卫工人就开始打扫街道了;夜晚当万家都亮起灯火吃晚饭的时候,环卫工人逐条街道回收生活垃圾;下雪的日子,环卫工人经常半夜就上街清理街道,才能保证第二天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下大雨的时候,他们要冒雨查看井盖,才能保证雨水及时排放……这样的活动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劳动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观摩、体验各种类型的劳动岗位的机会。
第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关心能力。王希萍校长特别赞同内尔·诺丁斯的关心理论。诺丁斯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我们应该教育所有孩子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4](5)学校要通过让教师做关心的榜样从而向学生示范如何关心。诺丁斯认为,学校开展的社区服务之类的活动不能只是培养一些简单的服务技巧,而主要应该通过社区服务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态度。因此,服务活动必须从培养关心的角度来安排。[4](35)
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服务性劳动中有很多就是从有效培养学生的关心态度和关心能力方面设计的。例如,学校一年级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在春节前到“马三立老人园”进行公益献爱心活动。老人园的院长向学生们介绍了这座老人园的历史:这是马三立爷爷倾尽一生积蓄建立的,只招收77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学生们与老人们聊天,爷爷奶奶们耐心地向他们介绍自己来这个园的经历以及在园的生活,表达对马三立老人的感激。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帮助老人园清理楼道杂物,给老人园的所有门都贴上福字。工作的时候,同学们分为三组,采用包干制,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没有同学嫌脏怕累。完成工作后,同学们还给爷爷奶奶们唱歌,赠送自己画的画,向老人园捐赠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老人们则给孩子们讲故事,唱京剧。这类活动不仅使学生们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到了如何用行动表达对他人的关心,而且有效地把低年级小学生的关心视野扩展到了陌生人。通过劳动,学生们把关心别人的想法变成了关心行动。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曾经提出,学校应该发现和安排有以下三种特征的活动:最适合未成年人的智力发展;最有利于他们为成年后承担社会责任做准备;同时能最大限度促进他们养成敏锐观察和连贯推理的习惯。[9]精心设计过的劳动教育活动就具有这样的特征,王希萍校长用长达40年对劳动教育的校本化探索证实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