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2019-01-20 09:35王士立
唐山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矿务局开平唐山

王士立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的近代工业肇始于19世纪70年代。首先兴办的是煤炭工业,接着是铁路机车车辆修理制造业和水泥制造业兴起,电力和水泥机械制造、钢铁工业也应运而生,陶瓷、纺织工业崛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唐山已经初步形成以煤炭、机械制造、水泥、电力、钢铁、陶瓷、纺织等为支柱产业的近代工业体系。唐山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摇篮、河北省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华北的工业重镇,历来有“小天津”之称,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山近代工业的兴起缘于清末洋务运动这一历史条件。唐山人抓住市场机遇,谋求发展;开放吸纳,重视科学技术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延续产业链条,促进多种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勇于开拓争先,创造名牌产品。这是唐山工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但是在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军事占领期间,唐山工业走向殖民地化,民族工业受到摧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政治混乱,唐山工业出现了衰退局面。

现将唐山八大企业的兴办和发展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近代“中国第一佳矿”

唐山近代工业的起点,是1878年(清光绪四年)由清朝洋务派首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煤矿。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势逐步衰微。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官僚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他们为了“求强”,首先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来为了“求富”,又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这些兵工厂、机械局和轮船招商局等企业需要大量的煤炭作燃料,但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用土法开采煤窑不能满足市场对煤的需求;而从国外进口煤炭,不仅价格高,也难以保证供应。出路只有开办新式煤矿,即在煤矿的提升、通风和排水等环节上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机、通风机和排水机。

1876年11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他在洋务方面的得力助手、福建候补道唐廷枢赴开平一带勘察煤田资源。勘察发现开平煤田的煤不仅质量优良,而且储量丰富,又有诸多有利的开采条件。1877年李鸿章批准唐廷枢筹办开平矿务局,招募商股,实行官督商办。1878年7月24日,开平矿务局在开平镇正式成立,唐廷枢担任该局总办。他向国外订购了机器,聘用了9名英国矿师和工匠。10月2日,在乔家屯西南开始打井探煤,10月10日,开平矿务局办事机构由开平镇迁移到唐山。两年后开平矿务局打出了一号井和二号井,1881年正式出煤,当时煤矿有工人250名,日产煤300吨左右,1882年日产煤500吨。1888年又建成林西矿。此后煤产量大增,到1894年,开平煤矿日产煤达到2 000吨左右。1896年又在唐山矿西北3里处开凿了西北井。1900年时,全矿务局有职工9 000人。

实际上,中国最早的近代煤矿是洋务派官僚沈葆桢于1876年兴办的台湾基隆煤矿,它堪称近代煤矿的先声,但因经营不善,发展缓慢。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刘铭传为抵抗法军,炸毁基隆煤矿的矿井;战后恢复重建,又几经波折,煤矿日渐衰落,至1892年终因长期亏损而停办。其次是安徽池州煤矿,创办于1877年,但经营也不理想,逐渐衰落。开平煤矿虽然创办时间不如上述两矿早,但发展最快,经营最为成功,堪称新式煤矿的代表。开平煤矿当时的机器设备和矿井设计是最先进的,1890年的《益闻录》中曾称赞说,“按此井深大而坚牢,出煤之多,速而省工,诚中国第一佳矿也”[1],此后“中国第一佳矿”的美誉传播开来。曾赴现场参观的欧美煤矿专家也交口称赞说:“唐山的煤井在设计、建筑和材料方面,可与英国以及其它地方的最好的煤矿媲美。”[2]开平煤矿投产后一直产销两旺,发挥了抵制洋煤的作用。19世纪80年代末,开平煤完全占据了天津市场,天津不再进口洋煤。

开平矿务局坚持路矿并举,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积极发展海上运输,先后在天津、广州、营口、上海、烟台、香港等地建立了煤码头和货栈,并拥有了自己的运输船队。开平矿务局在取得初步发展后,自办了修车厂、焦炭厂、砖瓦厂、发电厂、水泥厂等,还广泛参与多种产业的经营,对其他地区和行业的一些企业进行投股参股。可以说,到1900年开平矿务局已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近代大企业,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随着开平煤矿经营的成功,在矿区周围逐渐形成了唐山市,这也是唐山城市化的起点。

进入20世纪,开平煤矿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蒙受了耻辱。1892年唐廷枢病逝之后,由江苏候补道张翼继任开平矿务局总办,他改变了历来招股集资的办法,先后向英国墨林公司等外商大量借款,致使外国资本渗入开平煤矿。1900年英国商人趁八国联军侵华之机,利用已升任开平矿务局督办的张翼的昏庸,采取阴谋手段,骗占了开平矿务局的资产,12月28日成立了在英国伦敦注册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后来清政府曾派员多次与英商及英国政府交涉收回开平矿权之事,终因清政府的腐败软弱而没有结果。

为了对抗英商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直隶总督袁世凯于1907年10月委派曾在1899-1900年任开平矿务局总办、时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的周学熙为总办,在开平煤田北部开办了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意欲“以滦抵开”和“以滦收开”。滦州官矿首先在陈家岭、狼尾沟开凿矿井,于次年出煤。1908年至1909年,又开凿了马家沟和赵各庄两矿,其生产规模与生产水平与原开平煤矿相当。1910年11月,日产煤达到1 300吨。之后滦州官矿与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双方的经济损失都很大,滦州官矿尤其不利。1912年6月,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利用中国因爆发辛亥革命而政局不稳的形势,迫使滦州官矿以不平等的“开六滦四”的利润分成条件,与其签订了联合办理合同,接着在天津组建了开滦矿务总局,中英合办。“以滦收开”的初衷,落得个“以开并滦”的结果,这便是弱国的命运。

开滦矿务总局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这段时间,被日本“军管”,日本军方对煤矿进行掠夺性开采,为侵略战争服务。抗日战争胜利后,开滦矿务总局重由英国人控制。直到1952年5月17日人民政府宣布代管开滦煤矿才结束了英国人的统治。

二、中国第一个铁路工厂

1880年,在唐胥铁路修筑的同时,中国第一个铁路工厂也诞生了,它就是唐胥铁路修理厂,因厂址在胥各庄河头,也称胥各庄修车厂。之后经过130多年的发展和变迁,成为今天的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唐胥铁路修理厂初建时规模很小,只有几十个工人和几间简陋的厂房。机器房只有十几台小型机床,其中近半数是手摇机床,其他机床主要以蒸汽机为动力。翻砂场只有一个小化铁炉,补锅房和打铁房的工具也只有古老的大锤和手拉风箱。修理厂建成后,即为唐胥铁路修造煤车,所造煤车每辆可装煤12吨左右。唐胥铁路修理厂建厂后的第一个杰作,是建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至今在唐山民众中仍传为佳话,这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

早在唐胥铁路工程进行的时候,英国工程师金达按照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的指示,拟建造一种“非常特殊设计”的机车。唐胥铁路修理厂的工人师傅根据金达提供的几份图纸,全部用旧料制成一台机车,车架是借用唐山矿一号竖井旧架子的槽铁所制,锅炉是用一个轻型卷扬机上的旧锅炉改制而成的,车轮是从国外被当作旧铁买进来的旧车轮中选用的。包括人工和所有旧料在内,造价共计鹰洋520元,大约合70至80英镑[3]。在制造这台机车时,工人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由于机床太小,车轮无法加工,工人们就将车床进行改造,加高了床头和刀架,完成了大车轮的加工。工人们又用中心架和打吊的方法,完成了勾贝杆这种长件的加工。锅炉的制作和检验更为困难,当时没有风动工具和水压设备,工人们靠手拉风箱烧钉,用大锤铆钉,完成了锅筒的铆制。又凭手锤和耳听目测完成了艰巨的锅炉检验工作。工厂没有吊车和起重设备,工人们就用土办法搭起起重架,把10吨重的车头组装好。唐胥铁路修理厂的工人们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充分展现了中国工人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这台机车以轴式表示为“0-3-0”型,即前无导轮,后无从轮,只有3对动轮。据唐山机车车辆工厂资深工程师唐仲谦1959年回忆说:“机车高约3米,宽约2.5米,长约5米,重约10吨,牵引能力百余吨,每小时速度约5公里。”[4](另一说为每小时30公里)。这台机车的构造比较简单,牵引能力也比现代机车小得多,但它的外形接近现代蒸汽机车。

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1781-1848年)在1814年研制蒸汽机车获得成功,1825年他第一次驾驶“运动号”蒸汽机车参加铁路运营。1829年又和他的儿子共同研制了具有现代蒸汽机车结构特点的“火箭号”蒸汽机车,在当年英国举行的蒸汽机车功率比赛中获得冠军。1881年6月9日,正是乔治·斯蒂芬森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薄内的夫人将胥各庄修理厂刚刚造好的这台机车命名为“中国火箭号”,意为中国第一台具有现代蒸汽机车结构特征的机车,机车两侧刻有“Rocker of China”的名字;而中国工人在这台机车两侧各镶上一条用黄铜镌刻的飞龙,所以工人们称这台机车为“龙号”,在这一天”龙号“机车上路试行。

由于清政府禁用机车,所以唐胥铁路建成初期,煤车是用骡马拉曳,而没有使用“龙号”机车,直到1882年“龙号”机车才准予使用。接着开平矿务局又从英国购进两台双水柜机车。在这之后唐胥铁路修理厂不仅修造煤车,也修理小机车了。1889年工厂又制造了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专为慈禧太后所用。

唐胥铁路和修理厂在初期都是开平矿务局的资产,1886年官督商办的开平铁路公司从开平矿务局收买了唐胥铁路和修理厂,之后修理厂有所扩建,在胥各庄有几个修理厂,配备了比较优良的机器。但修理厂建在胥各庄有许多不便,于是1888年迁至唐山西马路23号,改名唐山修理厂,与开平矿务局仅一墙之隔。1896年收归国有。后因场地狭小,1899年在唐山市区铁路以南征地500亩另建新厂,1903年迁入,因在原厂之南,故当地人皆称南厂。1907年京奉铁路管理局成立,唐山修理厂改名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这时工厂机器设备增至770件,2 350匹马力,工人3 000名。此后,由于清政府修筑关外铁路于1898年向英国华英公司借款,京奉铁路和唐山制造厂的管理权被英国控制达二十多年之久。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工厂后,改名北宁铁路唐山制造厂。

唐胥铁路修理厂建厂后,除修造煤车,也制造货车和专用“龙车”,还有为朝廷大臣制造的“花车”(高级专用车)。从1900年起组装制造机车,到20世纪30年代初,北宁铁路唐山制造厂在全国铁路系统中,是规模最大、人员最多、设备最好、技术最精、唯一能修理和制造各种机车、客车和货车的工厂。但在1933年以后,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以及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工厂日趋衰败,成为修理遭战争破坏的机车车辆的“破车厂”。

三、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

19世纪80年代,由于在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对水泥的需求,但当时国内没有一家生产水泥的工厂,水泥全部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奏请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获准创办了唐山细绵土厂(细绵土是水泥的英语译音)。该厂由军械所各局、开平矿务局和广东香山堂泥田主三方共同出资成立,资本6万两白银,厂址选在大城山南麓今唐山陶瓷厂院内,占地66亩,建有立窑4座,工厂聘用了英国技术和管理人员。水泥的主要原料石灰石从唐山大城山开采,粘土从广东省香山县运来。生产的水泥使用铁桶包装,每桶170公斤,采用“狮子牌”商标。唐山细绵土厂是中国第一家采用立窑生产水泥的工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桶水泥,当时日产量不足30吨。但是由于水泥成本太高,质量欠佳,因而销路不畅,连年亏损,仅经营4年,被迫于1893年停产关厂。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国人“设厂自救”的呼声日高。1900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周学熙决定重新恢复停产多年的细绵土厂。但在这一年夏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英国资本家乘机采取阴谋手段骗占了开平矿务局和细绵土厂。后来经周学熙多次交涉周旋,终于在1906年8月将唐山细绵土厂收回,改名唐山洋灰公司,改用“龙马负太极”商标。周学熙又低价收购了工厂全部资产,招募商股,于1907年8月组建了“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私人资本企业,公司名称中的“启新”寓意重新办厂。其最初投资人主要是周学熙、袁世凯、李士铭、卢术斋四大户,此外还有李希明、陈一甫等大股东。

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初建时,有里工二三百人,外工人数无定。生产水泥用的主要原料是当地大城山的石灰石和唐坊粘土,包装用铁桶、麻袋,后来改用木桶,继续采用“龙马负太极”商标,俗称“马牌”。周学熙不惜重金从丹麦史密斯公司购进了两套新式旋窑及其附属设备,并高薪聘用德国的技师和烧窑技工,多方改进技术,使其成为我国第一家机械化生产水泥的企业。周学熙雄心勃勃,不断投资扩建工厂,在原厂址以东新购地314亩,建造新厂房(即启新现址),于1908年1月投产,日产水泥700桶。以后工厂又经1911年和1920年两次扩建,职工达到近5 000人,日产水泥2 600桶,产品行销全国,销量不断增加。1919年启新水泥销售量占全国总销售量的92.02%,这种垄断地位自公司开办一直持续有20年之久。

20世纪20年代以后,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发展,不断改进设备和技术。1925年安装了德国产的电力收尘器回收粉尘,这是我国水泥行业首批使用的电力收尘设备;1932年又安装了启新机器厂于1925年自制的第一台旋窑,可与丹麦购进的旋窑相媲美,年生产能力25万桶,这台旋窑是我国水泥机械史上自己制造的第一台大型水泥生产设备,自此连续使用了40年之久;1933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大胆革新,在中国首创纸袋包装水泥(每袋50公斤),降低了生产成本,便利了运输,这种纸袋包装在我国水泥行业使用了达半个世纪之久。1932年和1941年工厂又有两次扩建。到1942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磨灰年产量达26.96万吨,这是磨灰年产量最高的一年[5]。四十多年间,启新水泥的产销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

“狮子牌”水泥和“马牌”水泥质量优良,长期饮誉国内外,屡获殊荣,从1904年至1932年在国内外共获奖25次。如“狮子牌”水泥在1904年获美国圣鲁意赛会头等奖,这是中国的水泥行业获得的第一块国际奖牌;1905年又获意大利赛会优等奖。“马牌”水泥于1911年获意大利都郎博览会优等奖,1915年又获巴拿马赛会头等奖等。1911年“马牌”水泥的质量被英国公司认定超过英、美两国标准,“为最上等洋灰”。1912年“马牌”水泥首次出口一万多桶到美国旧金山,其后远销南洋和世界许多地区。在国内,七八十年前用“马牌”水泥修建的许多大型建筑,如南京中山陵、上海中汇银行、青岛和厦门海港码头等,虽然历经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向世人展示着唐山水泥工业的辉煌。

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注意多种经营,陆续兴建了马家沟机器造砖厂(今马家沟耐火材料厂)、启新磁厂(今唐山陶瓷厂)、启新机器厂(亦称修机厂,今唐山水泥机械厂)、唐山启新电力厂(原华记唐山电力厂,除自备用电外,还供应唐山市内用电),以及缸砖厂、花砖厂等。此外,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还对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唐山华新纺织有限公司、湖北华记水泥公司等84家大中企业投资入股,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民族资本工业财团,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自开办至1925年,一直由周学熙担任总理。周学熙是“北方实业巨头”,在中国北方经营实业近30年,与南方著名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设总理处,1922年后改为总事务所。唐山工厂总办由李希明担任,1925年后龚仙舟、李希明、陈一甫先后出任总理。1933年后袁世凯第六子袁心武出任总经理。1945年以后,周学熙之侄周叔弢继任总经理,唐山工厂厂长是赵庆杰和汪公勤。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军事占领唐山期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名为私营,实际被日军全面控制。国民党统治时期,生产萎缩,以致1个月只能生产2 000吨水泥,濒临倒闭。

四、电力、水泥机械制造和钢铁工业的兴办

唐山电力工业起于唐山各厂矿自备电厂的建立。1894年,唐山铁路工厂首先装设了一个小型直流发电机,供工厂和外国员司住宅照明之用,从此开启了唐山用电的历史。1906年开滦唐山矿和林西矿各建发电厂一座,同年唐山洋灰公司建立发电车间。1909年开滦马家沟矿也建立了发电厂。以上各厂矿装机容量总和仅0.75万千瓦,厂矿自备电厂的建立,带动了唐山公用电力工业的兴起。1914年,实业家周学熙等人集资兴建华记唐山电力厂,并于1918年1月开始向社会趸售开滦和启新剩余电力,这是河北省第一家专司发电、售电的工商企业,也是今唐山供电公司的始祖。1920年开滦林西矿发电厂扩建;1922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发电车间向华新纺织厂送电;1934年华记唐山电力厂划归启新,更名为唐山电力厂。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控制了冀东,为了掠夺唐山资源,1937年设立了冀东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强行收购了唐山电力厂,并于1940年2月成立了华北电业公司,第二年在大城山下雷庄子建成了唐山市第一家1万千瓦公用电力企业——唐山发电所。1942年11月唐山发电所正式向唐山市区送电,1944年11月向天津送电,初步形成了津唐电网。此时唐山发电所总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年发电量只有6 761万千瓦时。由于当时生产技术落后,发电所的上煤和除灰工作全靠人工,工人的劳动条件非常恶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华北电业公司唐山分公司,成立冀北电力公司唐山分公司,解放后改名为唐山发电厂。

水泥机械制造工业发端于1910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机修房,在此基础上,1921年建成新机厂,1923年改名启新机器厂,这是中国最早的水泥机械制造厂,1925年7月该厂制造成功了中国第一台水泥烘干机和首台水泥旋窑,回转炉每小时生产能力40吨,开创了中国水泥机械由引进到消化吸收再进行创造的先例。20世纪30年代该厂为37家厂矿制造水泥、矿山、铁路等多种机械部件,成为华北乃至全国水泥机械制造的摇篮。

唐山的钢铁工业开始于20世纪初期。1924年,启新机器厂铸钢车间因铸造水泥机件的需要,从德国引进0.5吨电力钢炉一座,自行炼钢,1925年9月试产出钢,为华北第一炉钢[6]。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占冀东,为了侵华战争需要,于1943年3月在开滦矿务总局建立开滦制铁所,设计生产能力每年33万吨。同年,日本东洋纺织株式会社投入资本1 000万日元,以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在唐山城子庄陡河东岸购地兴建唐山制钢所,1944年8月局部建成投产,以后又陆续建成炼钢工场、轧钢工场和机电工场,1945年4月改名唐山制钢株式会社。日本投降后,唐山制钢株式会社停产。该厂从投产到停产仅存在13个月,累计生产钢锭337吨,轧制钢材998吨。194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了唐山制钢株式会社,改名华北钢铁有限公司唐山钢厂。到1948年12月唐山解放时,3年时间共生产铸钢862吨、铸铁680吨、盘条2 621吨、钢锭3 443吨、耐火砖1 065吨。连同日伪时期,近5年时间共生产钢锭3 780吨、钢材3 619吨。

五、北方瓷都的崛起

唐山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而瓷器的制作始于明朝初年。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有山西、山东等地的移民,带来了制缸技术,开始了粗瓷的生产,但发展缓慢,到清朝道光年间(1840年前后)陶瓷手工作坊仅有十余户,工人百余名。至晚清光绪年间才有了白瓷和细瓷的制作。

最早在唐山手工作坊制作陶瓷用具的是田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田、范两家祖先原居山西介休,明成祖永乐二年,两家一同移居滦州开平镇河沿庄(今唐山市西缸窑)落户。两家原来都通晓制缸技术,迁到河沿庄后,见当地有大量陶土可以制缸,又有煤炭可作燃料,于是在农作之余分别烧砖建窑,烧制缸、盆等粗瓷用品。两家不雇外人,属于家庭手工作坊,产品不多。后来此地取名缸窑;明嘉靖以后,地名改为西缸窑。田、范两家粗瓷生产在明、清四百多年间发展缓慢。至清朝光绪年间,田家窑开始生产化妆土白瓷。光绪末年,田家的中坚人物田鹤群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生产出唐山最早的细瓷用具。田鹤群学习江西景德镇的制瓷技术,仿制的古瓷达到乱真的程度。后来其子田子丰继承父业,制作技艺日精。可惜这门技术后来失传,但田家窑在唐山陶瓷发展史上还是留下了闪光的一页,代表了唐山陶瓷技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至1943年,田家窑改为德顺龙新记窑业股份有限公司。

继田家和范家窑兴办之后,又有秦氏家族兴办陶成局,也最有名。秦氏祖先原籍山东枣林庄。明成祖永乐二年移居滦州开平镇河沿庄落户,而后此地名秦庄(今唐山市东缸窑)。秦家以种田为生,到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已成为当地富户。这时,有常姓人家从山东枣林庄移居河沿庄,常家会制作缸、盆,于是秦家出资,雇常家人做工,兴办窑厂,始名陶成局,其占地20余亩,有厂房50余间,建窑炉3座,之后此地取名东缸窑。陶成局兴办的时间比田家窑和范家窑晚一百多年,但后来居上,其成就超过田、范两家。后来秦家又建东陶成。

陶成局长期只生产缸、盆等粗瓷制品,三百多年间一直没有多少进步。晚清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开平矿务局给陶成局带来了商机。开平矿务局开凿矿井需要坚实耐用的缸砖,遂聘陶成局局长秦履安设计包制。秦履安抓住机遇,雇用有才干的工人,烧出了供矿井用的缸砖,继而在古冶、林西等处分设缸砖场,产量激增。同时为天津北洋机器局大沽造船厂供应所需的缸砖和耐火砖,因产品精良,由此陶成局财源滚滚。秦履安进一步投入资本,扩建窑炉、厂房,增添压砖机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人由二十多人增至百余人,另外雇佣制砖包工多人。至清末,陶成局又仿造各种细瓷,成为一家规模较大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陶瓷厂。秦履安故去之后,陶成局更名老陶成,由秦履安之孙秦幼泉接办,1920年改名为新明瓷厂,占地一百五十多亩。1926年添置机器设备,1928年生产日用透明加彩白瓷,技术上有较大发展;1938年改用电力生产,产量骤增。职工最多时达到五百多人。1930年2月秦履安之孙秦幼林,在二城山北坡雹神庙旁购地133亩建成德盛窑业厂,最先用电动机取代柴油机,生产日用细瓷和卫生瓷,之后发展成为唐山陶瓷业的首户,职工最多时有一千余人。同期的东陶成发展较慢,工人最多时有二百余人。

秦氏家族几代人在唐山陶瓷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陶成局分化出来的老陶成(新明瓷厂)、东陶成和德盛三个厂,由于资金雄厚,经营得法,逐步发展为东西缸窑鼎足而立的三大瓷厂。德盛居首,新明次之,东陶成居第三位。三个瓷厂的资本、生产规模和产量,约占唐山陶瓷工业的70%以上。

1921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工厂总办李希明利用厂内闲地建立瓷厂,生产的陶瓷制品称“洋灰瓷”,因经营不善,于1925年1月转租给德国工程师汉斯·昆德,定名为启新瓷厂。启新瓷厂是后起之秀,在唐山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启新瓷厂从德国引进球磨机、泥浆泵、选磁机等设备,是我国第一家引进陶瓷设备的工厂。启新瓷厂率先使用机器生产陶瓷,改变了千百年来手工生产陶瓷的局面,是一个创举。1925年,启新瓷厂首次使用部分国产原料生产出中国的第一件卫生陶瓷,这在唐山工业史上是一个创新之举。1927年该厂又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彩色瓷砖的陶瓷企业。1936年2月汉斯·昆德死后,由其子敖特·昆德继任厂长,全厂有工人五百余人。此时启新瓷厂与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脱离关系,成为德国人的独资企业。启新瓷厂是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实行西方近代工业企业的管理方法,为唐山陶瓷业者提供了借鉴。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唐山陶瓷业的一段兴旺时期。1931年时有陶瓷厂60家左右,职工约两千余人。陶瓷制品获国内大奖3次,因此唐山有“北方景德镇”之誉。

唐山陶瓷业在日本占领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生产出现萎缩。1948年唐山解放前夕,全市88家陶瓷企业中,有36家破产停业,52家开工严重不足。

六、纺织工业的创办

20世纪20年代,唐山“四大厂矿”最为有名,除开滦煤矿、唐山铁路工厂和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外,还有1922年建成投产的华新纺织有限公司唐山工厂。华新纺织有限公司是私人资本企业,1919年由启新洋灰公司总理周学熙、协理王筱汀、唐山工厂总办李希明招股兴建,投资银元100万元,后又增招股份100万元,两次订购纱机共2.4万锭;王筱汀为专务董事,李希明为常务董事。华新纺织有限公司在天津设立了管理处,周学熙任总经理。1922年7月1日华新厂正式投产,开创了唐山机器生产棉纱的历史。初期经营成绩颇佳,1924年盈利35万多银元,1926年盈利近42万银元。为了开拓市场,1929年又增设织布厂,1931年添设漂染厂,形成纺纱、织布、漂染联合生产的格局。工厂所产“白三燕”和“彩三燕”棉布十分畅销,因此利润大增,1932年达到42万元以上。华新纺织有限公司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现代纺、织、染联合企业。1933年“冀东特殊化”后,日本侵略势力入侵唐山,民族工业倍受摧残。1936年11月,唐山华新纺织有限公司半数股份被日本东洋纺织株式会社控制,成为中日合营企业,1937年后,日方取得了企业的管理实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华新纺织有限公司被国民政府接收,官商合办,但生产率下降。

“开滦煤矿、铁路工厂、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厂、唐山电厂、唐山钢厂,加上启新瓷厂和德盛瓷厂两大陶瓷厂,号称‘唐山八大厂矿’”,这八大企业发展轨迹中留下了许多历史启示,值得我们加以总结研究,作为鉴戒。尚存的许多工业遗存,也是我们当前发展工业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

猜你喜欢
矿务局开平唐山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走向市场经济的国有煤矿先行者——枣庄矿务局1992年在全国率先放开煤价迎来新春天
王大根
梦依稀
古镇开平
批评艺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