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中学 马玉琴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竞争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21世纪,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需要教育部门加大力度,注重学校的人才培养,在初中的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它是人类语言的基础,学好语文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针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广大同仁进行参考。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针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授课形式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教师的综合素养也有待提升,要想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要明确课堂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不断优化和改善,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
当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不具备赏析文章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部分学生认为培养文章赏析能力是在浪费时间,并没有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成绩,学生更加看重的是文章的讲授,他们并不在乎单元体系于整本书之间的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迫使学生一直停留在教学思路设定的方向上,长久下去,学生的语文课堂效率难以提高,学生又如何学好语文?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宗旨,但是结合生活实际,这个主旋律并没有得以实现,大部分都是教师单向、独白式的权威教学,教师成了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变成了弱势群体,并且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成为话语权的拥有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潜能,学生无法拓展自己的创新思维,机械似的跟着教师进行学习,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方式相对较落后,这在实质上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也无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不高,又如何学好语文。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单一的现状。在当下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开展有关课堂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有关的话题,学生对此教学活动并不感兴趣,被动的参与,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由于意识领域存在偏差,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一味的在学生成绩上下功夫,并没有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样导致课堂氛围压抑,毫无乐趣,无法提高课堂效率。
纵观人类史,从石器工具到金属器的发展,我们的国家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一直到今天社会主义发展,这些都不离不开创新,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下,人才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教学领域打响警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学校要积极鼓舞教师设计创新型课堂,采取合理的措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具备创新意识,初中生年龄较小,心智方面还不够成熟,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此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课堂提问可以说是最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从新授到巩固知识和练习,它可以有效的应用到各个环节当中去,同时,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会条件反射的进行敏捷的思考,然后迅速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有效的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够有效的让学生潜意识的投入到整节课堂当中,有效的保障了学生的听课状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的教学节奏,让学生在听懂课的同时,能够更好吸收所学知识。通过提问,教师还可以有效的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发现问题所在才能及时进行补救。由于学生之间个人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还需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了能让语文教学顺利开展,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提问时,要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激发更多的思考。第二,教师要把握提问的时机,这个非常重要,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各种事情所吸引,这时,教师可以示范性的抛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初中生普遍存在好奇心理,会较容易的跟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科学恰当的问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抛出疑问“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他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以此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有助于课堂气氛的凝聚,在学完此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学生的积极性会显著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再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让学生寻找出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紧接着,通过给学生介绍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在让学生找到文中的哪一部分使用了通感这一种修辞,让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终给出小组答案,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在此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角色,能够把提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们也能够自己在文章中寻找出问题,并且进行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也有助于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课程改革下所倡导的三大方法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对文章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采取小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整体,学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懂得团队之间应如何合作,锻炼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合理科学地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一起团结协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就当下的教育情况来看,小组“合作”的表面化和参与的形式化倾向比较严重,性格开朗同时交往能力强的同学容易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常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腼腆、拘谨的同学可能成为“看客”,内秀的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刺激以及外部反应并不强烈,喜欢沉思冥想;自卑感较强的学困生参与度低,或者容易把合作学习看作是交头接耳的好时机,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因此,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合作,让学生懂得并体验到合作是一个集体的行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样方能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教师要严格把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学生要以学习目的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更要明确小组的学习任务,并找准合适的时机,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它发挥最大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第二,就是在引领学生参与小组活动时,要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每个同学的参与度,活动内容积极向上,给学生足够的交流讨论空间,同时也要给他们引领正确的学习方向。
比如在讲授鲁迅的祥林嫂一篇文章中,会要求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掌握作者的写作顺序,然后比较文章中多处描写祥林嫂有什么不同?并且让大家开展小组讨论,再给出小组答案,过后再进一步点拨学生,讲述作者的写作思维是怎样展开的?让学生能够将鲁迅描写的祥林嫂的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对鲁迅的文章写作思路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在课后也会让学生利用这种描写方法,使用自身的思维逻辑进行一个人物描写的小练笔,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及时得到培养,这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十分重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释放自身的才能,通过提升学生奇思妙想,善于想象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是开展写作的基本要求。在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呈现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单向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一味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接受,但是这种机械的接受,很很难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因此在进行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进行自身的思维培养,所以现阶段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记性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端正的语文学习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阅读环境,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发散思维,有自身的思考和理解。比如在讲授《出师表》一文中,文章讲述过后,会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开展文章的续写,想象刘备的儿子在读到这封信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又会怎样给诸葛亮先生回信,这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应该充分的鼓励学生能对所学内容产生质疑精神,通过质疑能够让学生大胆思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加强与老师的问题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较为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思维的活跃,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下,这能够充分的释放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充分的展现,同时,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勇敢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自己发现的问题及时和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并且通过适当的解答疑问,点拨引导,让学生能够思维有所启发,开展更多的有益的探索,另外,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应该以肯定为主,尽量不要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的进行答疑解惑,让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培养出质疑精神。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的中学语文课堂,是当下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这对提升全民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