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天津 300400)
从2005年11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迅速增长,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增强,中职升高职衔接通道顺畅,中职学生可以通过春季高考、三二分段转段考试等模式接受更高层次教育。但在实践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天津职教体系仍然存在不足。中职高职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考试升学等方面存在脱节和重复的现象,影响学生专业连续性,中职学生早在中职阶段就选择了专业,却因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脱节问题导致学生升入高职时又需要重新选择专业,变成与普通高中学生在某个专业学习方面同一起点,抹杀了职业教育中职阶段提前接触专业学习的优越性。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问题,本课题组决定通过调查更清楚地了解与分析天津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课程建设与衔接的现状,进而提出改善建议。
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本调查拟定了两份问卷,一份是专供我校在校学生回答的《中职学生对现阶段课程与专业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一”),另一份是专供我市高职和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回答的《高中阶段升高职(本科)衔接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二)。题目主要聚焦于调查了解中职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的了解度、满意度、忠实度,以及调查高职(或本科)学生中职与高职(本科)之间专业和课程的连续性、对目前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和忠实度。
除问卷外,还有书面材料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本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31份,其中,问卷一259份,问卷二72份。提交问卷一的学生主要为职一、职二学生,85.33%的学生表示了解目前所学专业,75.68%的学生表示喜欢当前专业,32.82%的学生表示将来选择高等院校专业时会和目前一致,47.1%的学生则不确定,还需观望。对于是否想换专业的问题,21.62%的学生表示想换,19.69%的学生表示换不换专业不重要,其他学生则不准备换专业。30.89%的学生不想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提交问卷二的学生为天津市高职或本科在校生,93.06%生源来自中职学校,其他来自普通高中。中职与高职课程相似或一致的科目仅有1门或2门的占45.83%,多数学生认为在数学、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中职升高职(本科)学生与普通高中升高职(本科)学生共同混班上课和分班上课的比例大致相当,36.11%的学生不想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23.61%的学生想换专业。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对于现在学习的专业忠实度不高,高职阶段有机会会选择换专业,或可能换专业。而被调查的高职学生中,仍有不小比例的学生想换专业,而且不想从事与目前专业相关的工作。中职高职阶段相近课程仅1-2门的居多,说明课程连续性较差。
1.我校现开设的专业及课程基本情况分析。我校现开设的9个专业是完全按照2010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专业规定进行设置的。根据天津市教委要求于2011年对所属专业的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重新调研专业课程设置,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使用的课程标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所开设公共基础课、部分专业课的教学大纲随着2014年教育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而变化,同时教材选用指定教材。相对比较专业的部分课程,为了适应最新的发展趋势,在依据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学校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如学前、机电、财会均有校本教材。尽管如此,面对每个专业课程实施方案上规定的十几门专业课程,学校专业课老师仍然反映部分所学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如何更新教材,这也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课程问题之一。
2.近三年我校升入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分析。近2年我校毕业生录取数据表明,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了升学;在升入高等院校时专业呈现出多元化,除三二分段中高职阶段专业保持一致外,以春季高考方式升学的学生2016年从中职的4个专业分散到78个专业,2017年从4个专业分散到89个专业,2018年从4个专业分散到106个专业,对于如此多的专业而言,学生们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基础课程远远达不到高职课程的要求,那么在中职阶段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既能满足技能学习的需要,又能满足大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是我们课题组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访谈,课题组了解到我校是1985年由高中校改为职业中专的,历经30多年的职业发展,现阶段我校开设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9个专业,实际招生的专业为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学前教育7个专业,其中电子商务、会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分别与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工业职业学院三所高职院校联合招收三二分段学生,其它专业没有相应的三二分段的学生。因此,电子商务、会计、机电技术应用三二分段学生可以通过转段考试进入高职院校,且专业对口;但是其他专业非三二分段学生必须通过春季高考途径升入高职院校,专业未必对口。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校为了提高春季高考成绩,在学生入学时,就针对想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实行单独编班的方法,并将其归入计算机专业,除开设必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外,更注重高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的系统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更多来源于计算机专业的原因。在与任课教师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每位教师上课任务量过于繁重,没有更多精力去编写新的课本,只得针对与现实脱节的课本,教师们更多是在课程内容上进行自我调节,既重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又要利用网络资源,将新的方法内容融入到教学中。随着每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院深造,看到许多学生放弃了中职专业而又重新选择,又再一次回归专业的原点,本课题组一直在反思中职学习与高职学习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
1. 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专业连贯性差。就目前我校状况来看,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升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主要有三类,分别是三二分段学生,升学班学生(划归到计算机专业培养),来自其他专业并最终选择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
在这三类学生之中,三二分段学生在中职与高职阶段专业一致,学习内容相互关联,转段考试中亦会涉及到本专业专业课的内容,是这三类学生之中中高职专业与课程连续性最强,中职学习内容对高职学习帮助最大的一类。但是,矛盾在于学生选定了专业便无法更改,未来的院校也已经锁定,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兴趣不足,对未来院校也没有更高的期待,学习动力不够。
升学班学生,在我校划归到计算机专业培养,原因在于春季高考考试科目中,就专业知识而言仅仅涉及到计算机的相关内容,因此,把强化春季高考的升学班划归于计算机专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在中职三年学习中,主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专业课、逻辑,但是这些学生春季高考后选择的专业不一定是计算机,而且根据调查数据,多数学生不选择计算机,所以中职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于高职阶段的学习帮助有限。例如,一部分学生报考了护理专业,但是由于中职阶段没有开设与护理专业关系较大的生物和化学科目,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新专业的短板。
我校幼教专业、机电专业、汽修专业、财会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非三二分段学生,如果不想在中职毕业时立即就业,会选择参加春季高考,但是因为他们在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不是计算机相关,在春季高考中计算机这部分试题中多数表现不好,未来选择的专业也未必与中职阶段专业一致或相关,因此,中职学习与高职学习内容的相关性也非常有限。
2. 升学考试考查科目局限。经验表明,学生在考试指挥棒指导下学习效率最高、效果最好,那些不被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自然而然会被冷落,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入掌握某门专业知识。
3. 专业选择盲目。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对职业、行业不了解,在朋友的劝说下、在家长的建议下,在自己没有认真思考下便盲目选择了专业。因三二分段学籍不可变动,导致三二分段学生面对不喜欢的专业硬着头皮学,不但中职阶段学三年,高职阶段还要再学两年,之后从高职毕业后不从事相关职业,造成对学生精力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4.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低。问卷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期待的就业领域与所学专业不一致,这也是对教育资源和学生精力的浪费。当然,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所学专业一定与就业岗位一致,但是如果所学专业与就业行业匹配度不高,结构性失业将变得越发严重。
5.专业化不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动手能力与技能,然而,目前的中高职衔接方式导致相当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在升入高职后重新选择专业,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新专业,中职教育的三年时光没有在专业教育方面体现出价值,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既没有普高学习的广度,也没有职业教育的专业深度。
6.顶层设计问题突出。归根结底,中高职衔接不当的问题出现在顶层设计方面,三二分段阻断了学生了解专业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春季高考割裂了中职专业与高职专业的连续性,若想突破这种阻断,还需从顶层设计做出改变。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同时,《方案》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弊端。所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因此,在中职阶段开展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素质选择好专业,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确立专业后“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实现中职高职专业贯通培养、课程安排与考试评价制度衔接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因素。
建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把高职人才培养目的,贯穿到中职学校去,这样可以满足中职学生升学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的专业技能,在升入高职后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既节约了大学重新学习的时间,又能有效利用资源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汲取三二分段与春季高考两类升学途径中对学生专业发展有利、照顾到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良好因素,去除其中阻断学生重新选择专业、非贯通培养的不利因素。建构中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可以把多种课程有机整合,如实习课、实训课,基础课,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能在中职阶段把相应科目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有基本了解,掌握基础知识,为高职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回顾职教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政策的引领对职教发展的影响。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家政策鼓励成立职业高中,加强职业教育,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当时的中职毕业生优先就业,待遇优厚,有力的政策扶持,让初中毕业生争先恐后进入职校学习,部分学生也以能进入职校为豪。随着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中职教育面临了巨变,现在的生源情况、学生学习状态,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不认可,都不可否认对职业教育极为不利,只有在国家层面上不断进行新的政策引导,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调整课程中加大力度,建构一体化课程体系,让本不愿上学的中职生们能感受到学习的力量,看到学习的希望,才能更好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应充分认识到初中毕业生在专业选择上具有盲目性,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不缺少认真选择专业的理性态度,但缺乏对各专业的了解,给予学生及其家长更多的机会了解专业、行业、就业,学生在今后的专业成长、职业生涯道路上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有利于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合适的人才。基于此,可以尝试在初中毕业生刚刚进入中职学校时,不急于分专业,而是在职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学校现有专业的通识课程与专业介绍课程,给学生机会了解各个专业,还可以通过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某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从而给学生今后的专业选择提供充分依据。此外,可利用职业心理测试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心理,从而更理性地选择专业。在职一年级上学期结束时,学生根据对专业的了解、对应就业岗位的了解、自身特点,选定中职专业。
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对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有限,因此有必要完善考试评价。与(二)中建议对接,改革后把三二分段转段考试、春季高考统一为一种升学考试类型,科目以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与职业道德为基础,增设一门专业课考试,中职阶段学哪个专业,对应的就参加这个专业的专业课考试,在报考高职院校时可报考不同院校的此类专业。这项考试方式既是区别于普通高中,又能激发中职生学习过程中不仅重视基础课的学习,还要注意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而避免了职校学生基础知识过浅,专业知识不会的尴尬。考试试卷校际之间联合出题,所考察的具体专业科目与推荐书目保持一致,相邻专业或专业大类可统一为一套试卷,类似于现有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模式。在考试目标的激励下,有利于学生把专业课知识学透、学精,为实践打造良好的理论基础。评价当中亦可以把资格证书作为其中一项,对于那些不想升学的学生可以引导其考取相关专业从业资格证书,为其就业增加筹码。
近几年,为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本科院校专业新增和撤销调整力度较大。为建立中高职的良性衔接机制,中职和高职有必要联合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让中职学校有机会充分了解高职院校需求具备哪些素质、哪些学科基础、哪些专业基础的学生,中职学校按照高职院校的需求为高职院校输送合格的中职毕业生。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共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市场脉搏,为学生打造一条上可升学、下可就业的多元发展通道。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在专业教学方面加强协调,确保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置专业课的内容与难度,做到不重复、有衔接、有梯度。在中职和高职专业贯通培养的基础上,定向加强与各专业相关的基础学科学习,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就开设的同一专业、相关专业、专业大类设置协调一致的基础学科课程与标准。
在高中阶段,包括中职与普高,学生会发生很大变化,经验表明三年后普高学生未必会优于中职学生,在某个专业方面,也许中职生比普高学生学的更好。因此,要给中职生更好的机会选择更好的大学。这样亦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