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事故应急救援难点及对策

2019-01-20 00:35李淮涌刘剑飞付凯飞周丽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海难救援医学

李淮涌,刘剑飞,付凯飞,周丽君

21 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海洋经济时代,海上交通日益发达,海上活动日益频繁,活动范围也日益增大。但是,随着海上贸易和航运的增加及海上环境复杂多变等,海上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海难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海难应急救援对挽救失事船舶人员生命至关重要,任务繁重。因此,研究海难事故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减少海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海难事故特点

1.1 海难事故的不确定性 海难事故属于海上突发事件,在发生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无明显的规律可循。海域面积大,海难在发生地点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发生海难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有不确定性,如恶劣天气、水下地理障碍及海洋生物等自然因素,机械故障、操作失误、故意破坏等人为因素。根据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按事故类别将海难分为:碰撞事故、搁浅事故、触礁事故、触损事故、火灾及爆炸事故、风灾事故、自沉事故及其他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水上交通事故。海难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型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应急救援的难度。

1.2 海难事故致伤因素对遇险人员影响大 海上船舶因碰撞、风浪等原因造成海难事故,多在瞬间发生。由于船上人员来不及逃生,往往被困在翻扣的船舱或落入水中。随船立即沉没者多数遇难,而落入水中或翻扣在漂浮的船舶内人员,如及时得到救助可以生还。在狭小而黑暗的环境中氧气储存量有限及长时间得不到通风换气,往往造成恐惧、缺氧症、CO2中毒等医学问题[1]。人员落水后,可发生以下几种伤害。(1)因淹溺、大量海水进入肺内或因喉头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2)气温、水温过低时,落水人员因体热急骤丧失,可很快失去意识。一般在水温18~20 ℃时,人在海水中能耐受的时间约3 h;16~18℃时,能耐受约1 h;13~16 ℃时,能耐受约40 min;10~13℃时,能耐受约20 min;当海水温度低于15 ℃时,落水人员若得不到救援,容易发生体温过低症,将在1~6 h死亡[2]。(3)伤口或整个机体被海水浸泡,不但加重局部伤口的损伤,而且给整个机体带来严重的病理改变,海水浸泡时间越长,对机体损伤越严重。75%的伤病员在48 h 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3],胃肠继发症等也会导致50%的死亡率[4]。(4)还可能受到鲨鱼、海蛇、水母等海洋生物的侵袭伤害。此外,即使是已登上救生筏的人员仍将面临严重的缺水、缺粮、寒冷、晕船、炎热酷暑和心理应激等问题。多种海洋致伤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应急救援的时效性要求高。

1.3 海难事故环境对救援工作影响大 特殊的海洋环境使得海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危险性和难度增大。(1)海区浅滩、暗礁、潮汐、流向、流速等既直接影响救援船舶的航行、航速,又对救援工作的安全性产生影响。(2)云、雾、雨、雷等因素的影响使海上能见度降低,增加了寻找落水人员的困难。(3)风、浪、涌等除直接威胁落水人员安全外,也使得救援船舶与遇难船舶不能并靠,伤病员换乘和医疗救护技术操作极其困难。复杂的海洋环境对应急救援工作技术装备特殊性和先进性有较高要求。

1.4 海难事故社会关注度高 当今信息时代,由于海难事故不仅造成人员生命财产损失,还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及海上救援工作具有国际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使得海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极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故,主流媒体及新媒体的广泛报道,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反过来对应急救援工作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海难事故应急救援难点

2.1 海难事故现场救援展开难度大 海上应急救援的环境比陆地复杂,不仅受事发海域海底地形、洋流、海浪等影响,还可能面临低温、风暴、浓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救援船舶很难靠近遇险船舶,能见度差也增加了海上搜救的难度,使得现场救援工作的展开困难重重,影响救援效率。此外,救援队员长时间在海上作业,需要克服晕船、风浪、温差及心理因素等困难,容易出现过度疲劳[5]。

2.2 对落水人员的搜救难度大 海上落水人员呈动态分布,搜寻落水人员难度大。落水人员在水中受风向、海流、海潮等影响,24 h 可漂浮几十海里。漂流方向有的呈Z 字形,有的呈S 形,有的无规律可循,搜寻方向无确定性。落水人员很难被发现,即使知晓有人落水,由于落水人员在海上往往只露出头部,在海上气象条件平稳、能见度好的情况下,靠肉眼观察也只能搜寻600~700 m,夜间能见度差,因而搜寻更为困难[2]。

2.3 海上伤员医疗后送难度大 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治、换乘和后送受海洋环境影响和制约大。海面风力7 级以上,舰船摇摆达20°时,大部分舰员出现晕船反应。若抢救过程船体摇摆大于15°时,不仅医务人员重心不稳,难以进行精细操作,而且患者难以固定,麻醉平面亦难以稳定,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和副损伤[6]。海上伤病员换乘受风、浪、涌、潮汐、海流等影响,船体无法靠近,舷差、颠簸摇晃等造成伤病员无法换乘。在恶劣海况下,救护直升机无法降落,采用空中悬停吊换的难度也很大,对装备性能、技术操作的要求都较高。

2.4 海上救援组织指挥协同难度大 海难救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尽管世界大多数海事国家都有协定,规定了救援职责、救援方法、救援海域和通讯频率,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是,海难可发生在任何海域,救援行动涉及到搜寻、打捞、医疗、换乘、后送等多个环节,救援力量涉及海上与陆上、军方与民间、国内与国外、海上与空中的协调,救援工作涉及多部门的协作,关系非常复杂,协同难度大。

3 海难事故应急救援应对建议

3.1 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 海难发生后,海上搜救往往是多部门多力量联合工作,建立统一的海上联合搜救机制,可以使得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提高海上救援水平。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均建立了海上搜救协调中心。海上联合搜救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机制来推动。建议各国应加强在海上联合搜救方面的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参与方的行为和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度,通过联合达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援助和人员支持等目的,提高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海上公共危机的能力[7]。

3.2 发展海空立体救援技术装备 海空救援是海上灾害医学救援的重要模式,将空中力量与海上力量相结合进行搜索与营救,极大提高了海上事故救援的效率[5]。立体救援是在陆、水和空中三维空间,整合优化陆、海(水)、空中救援,实现资源投送-综合搜救-伤病员后送-精准治疗的无缝衔接。综合利用海陆空交通工具,最短时间、最大限度为灾区提供优质医疗保障,即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整合、三维协同、优势互补、综合高效,达到空中、水面和轨道交通等全面覆盖[8]。海上特殊环境的影响除了需要发展直升机、水上飞机等多种机型和专业救援船舶等海空立体救援设备,以适应复杂的救援情况;还需要发展配套的海上搜寻、打捞、通信、潜水、医疗、换乘及远程医学技术装备,构建海空立体救援体系,提高海难救援水平。

3.3 储备专业救援力量 海上救援是一项复杂和技术程度要求高的行动。面对海上复杂环境、恶劣海况条件及救援现场瞬息变化的事态,救援人员必须能够很好地判断现场事态发展趋势,正确判断遇险人员生存机会和救治时机,并迅速做出合理的决策。因此,海难救援不仅需要配备性能优越的救援设备工具,还需要组织指挥科学和经验丰富的高度职业化的救援力量。专业救助指挥人员、作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并且能不间断地接受职业化培训、知识更新和进行高强度的职业技能训练,而且还应具有丰富的海上救助作业经验。国外的救生员已形成职业化,通常都接受约2 年的院前急救培训,可独立完成心肺复苏、呼吸道管理及建立静脉通道等医学急救操作,除需经考核获得专业的执业资质外,每年还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医学操作练习[5]。2015 年初我国首支国家海难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广西北海市建成,并通过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组的调研验收,被正式纳入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填补了我国海难紧急医学救援领域的空白[9]。

3.4 开展应急救援常态化演习训练 注重平时应急救援训练和演习,开展有针对性的海难事故应急救援训练和演习,尤其是联合救援演练,不仅可以使得各专业力量掌握各自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可以熟悉救援组织与程序,从而提高应急救援的整体配合能力。对于医学救援来说,针对指挥能力薄弱,突出卫勤指挥训练;结合战时行动特点,组织战救技术培训着眼新式装备使用,组织人装结合训练;着眼巩固训练成效,组织军地联合演练[10]。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应急救援准备,才能在事故发生时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忙而不乱,确保救援质量和效率。

3.5 重视海上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海上紧急医学救援是海难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救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事关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建立与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相匹配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包括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专业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储备、移动医院、移动指挥系统及紧急信息网络平台等[11]。鉴于我国海(水)上医疗救援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一2020年)》中明确指出按区域布局建设国家海(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重点加强海(水)上伤病救治队伍和设备条件等专业化建设。此外,在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应探索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适用模式,如按伤病员分级救治模式强化自救互救能力--现场医学救援能力--医院船—基地医院建设[12]。

猜你喜欢
海难救援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紧急救援
医学的进步
3D打印大救援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阅读理解题精练与解析
救援行动
医学、生命科学类
解密S.O.S.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