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

2019-01-19 06:09尹利平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介入治疗

尹利平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措施

脑动脉瘤具体指的是因为机体脑动脉内腔局限性异常扩大,引发动脉壁出现瘤状突出的一类疾病,脑动脉瘤属于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患者的临床死亡率与致残率非常高。目前临床治疗脑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为介入栓塞治疗,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高,治疗操作简单,获得了临床广泛应用,但是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因为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十分容易出现焦虑以及恐慌等情绪,对于手术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脑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期间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本文对于过去一年接诊的脑动脉瘤患者资料200例开展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于过去一年接诊的脑动脉瘤患者资料200例开展分析(2018.1-2019.1),200例脑动脉瘤患者全部接受介入治疗,根据200例脑动脉瘤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法对其加以分组,给予其中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100例脑动脉瘤患者整体性护理措施,将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55.02±3.53岁,其中属于颈内动脉瘤30例,属于大脑中动脉瘤15例,属于后交通动脉瘤25例,属于前交通动脉瘤30例;观察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55.66±3.48岁,其中属于颈内动脉瘤31例,属于大脑中动脉瘤15例,属于后交通动脉瘤24例,属于前交通动脉瘤30例。

1.2方法给予100例对照组脑动脉瘤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患者进入医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其临床资料,对患者病情开展评估,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与此同时为患者介绍相关注意事项,给予脑动脉瘤患者用药指导。

给予100例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整体性护理措施: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评估其心理情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导,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脑动脉瘤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为脑动脉瘤患者留置导尿管,确保导管通畅,严格记录尿液颜色和量,倘若出现异常需要马上汇报医生,采取处理对策;手术期间为脑动脉瘤患者提供严密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与紧张情绪,防止产生应激反应;手术之后麻醉效果没有完全消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体位变动,确保平卧休息,为脑动脉瘤患者提供呼吸机辅助呼吸,当麻醉效果完全消退之后,对于依旧无法自行有效呼吸患者,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导管吸氧,做好预防并发症护理一。

1.3评价标准记录两组脑动脉瘤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手术之后恢复时间。

两组脑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1个月之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记录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緒,得分越高代表焦虑与抑郁情绪越严重-引。

1.4统计学计算本研究所得数据结果通过SPSS 16.0软件加以处理,各项计量资料全部利用“x±s”表示。统计处理通过)(2与t检验。以P<0.05为差异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脑动脉瘤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手术之后恢复时间、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整体性护理指的是根据健康教育、心理状态和围手术期等方面给予患者重点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保证各项治疗措施顺利完成,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从而使患者临床表现症状获得改善,防止产生感染等并发症,保障治疗安全性。脑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效果获得了临床广泛认可,在围手术期给予脑动脉瘤患者良好的护理服务,可以进一步促进疾病治疗效果,提高脑动脉瘤患者生命质量一。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见,两组脑动脉瘤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手术之后恢复时间、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脑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期间提供整体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介入治疗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