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振华 贺荣兵 王国霞 毛羽飞
摘要:指出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由于各方面原因,普遍存在精放经营、掠夺式经营等问题,缺乏认识,忽略长远利益。基于此,从目前我国农村水利长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开展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水利;长效机制;监督管理;途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TV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 2019) 24-026704
1 引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是发展农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树立长效意识十分重要。
2 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现状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长远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各地的情况看,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呈现出以下几种状况。
2.1 长效管理意识淡薄,投入少难以全覆盖
长效管理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各地县、乡(镇)两级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不高,认为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靠市场,由农民自己掌握,对农村水利工程的依赖降低,从而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冬春两季組织的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和建设也不同程度间断。即使在清淤除草的过程中只除掉杂草和污染物,这样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难以让农村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与此同时对农村水利工程日常管理的费用也在减少,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由于认识和资金的双重不足,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盲区。进入新时期以来,各地水利部门虽说做了大量工作,但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许多好的方案也无法落实,许多管理目标也难以落实到位。近年来,随着中央及省市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工作的重视,每年都在不断地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责任进行了强化,但是基层管理单位并没有将农村水利生态管理完全落实到工作之中,其效益差强人意,更谈不上进行长效管理[1]。
2.2 长效管理职责不清,机制缺失工程损坏
农村水利的特点是项目较小且较为分散。虽然省、市、县(市)水利部门都非常重视,但是他们远离农村水利工程,只能将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权移交给工程所在地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其管理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不如过去的集体管理。随着我国农村的村镇逐渐合并,各级干部人数在逐步减少,村镇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上也出现疏于管理现象,加上村镇调整后人员变动大,新的责任制没有及时落实,甚至出现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真空,导致一部分农村水利工程损毁,抗灾救灾能力下降。特别是农村土地实行二次流转后,各地村镇没有及时调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签订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管理责任状,明确长效的职责分配和奖惩制度,同时对农村水利工程受损部位及时维修,以便正常运行[2]。
2.3 长效管理缺少技能,统筹不够效益不好
农村水利工程牵涉的工程类型很多,蓄、引、提、排等工程设施都有,各地的情况不一致,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特别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靠市场调节,地方政府无法控制,不同作物生育周期不同需水量也不同,不同年份用水也不相同。土地实行二次流转,大量农田向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转移,农业种植结构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一些地方的土地承包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农村水利工程运行中采取一些非常手段造成对水利工程的损坏,迫使水利工程不能发挥效益。特别是一些排涝抗旱泵站、小水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需要一定水利知识和机电技术,而这些专业技能正是基层水利项目管理人员中欠缺的,加上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没有长效机制和计划,致使长效管理效益难展现,表现出不高的效益[3]。
3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有机构无人员,专业能力较弱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经历了新中国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根据类型和大小的不同,都存在着完整的机构,并明确规定了这些机构分别属于省、地、县、乡哪一级管辖,省、市两级管理的机构无论是人员还是经费上都有保障,其管理水平也比较高。而县、乡两级特别是乡管农村水利工程就困难了很多,随着老代水利人的退休,许多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站点出现了人才断层,几乎没有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这些岗位,即使在当地找到了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低,缺少专业培养过程,他们在专业能力上显得格外薄弱,很难承担起农村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管理,使得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难以发挥效益[4]。
3.2 有计划缺方法,管理效率过低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内容多、困难也多,许多责任者在每年的年初都会按照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要求制定每年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等计划,而做好这些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除省、市管理的农村水利工程在经费上有保障外,县乡两级特别是乡镇管理的农村水利工程在经费上是没有保障,一旦缺少经费的支持,年度计划就会落空。而县乡两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类单位目前整体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许多地方可以完全没有,因此每次行动都难有好的方法去管理和维护农村水利工程,让日常的管理工作难以达到效果,出现管理效率过低的现象[5]。
3.3 有数量轻质量,技术含量不足
就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看,管理不规范和技术上不强等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性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缺乏详细计划,管理精细程度不高。二是农民用水争抢混乱,损毁农村水利工程设施想象时有发生。三是工程老部位没有得到及时维护,或者说维护质量不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缺少经费,缺乏技术,所以在各地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双重监督管理下,县乡管理的农村水利工程每年也会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开展一定数量维护活动,在维护的过程中却常常忽视质量,或者说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不讲科学、不吸收新技术,以应付检查和低标准运行为目的,严重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的运营[6]。
3.4 有教育少效果,理念比较落后
有教育少效果是指水利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偶尔也会对乡镇、村两级分管领导进行培训,这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效果并不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从而一直以来都可以看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一是培训时间不够,不管是省级,还是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组织的培训,一般为1~2 d,最多的为5d,短时间的培训难以让管理人员、特别是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管理人员系统掌握农村水利知识。二是培训内容单一,没有针对性。现状的培训都是委托某个培训机构来实施,每次培训都会请一些教授或领导作专题介绍,而他们的讲授很难切入农村水利工程的实际需要,无法全面转变观念[7]。
4 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创新途径
从目前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看,要想改变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实现质的飞跃,必须开展创新,结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我国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创新的途径有以下几条。
4.1 明确一个重心,推进农村水利产权创新
明确一个重心就是要抓住“农村水利工程产权”这个核心,充分利用明确农村水利工程产权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搞好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一是坚持“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分割、划分、定位现有的农村水利工程产权,确定投资人的产权。二是积极推行多种产权模式,对现有农村水利工程设施采取承包、转卖、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进行运行管理,充分发揮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期效率。三是坚持依法治水的原则,将各类产权的农村水利工程纳入法制的轨道,让水生态、水环境、水效益得到保护,并健康地发展,真正实现农村水利的长效管理[8]。
4.2 抓好五个重点,推进农村水利设施改革
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达到长期效果,必须在管理中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l)全面宣传发动,提高全员认识。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着力点放在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上,通过大量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搞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制定优惠政策,发挥农民作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完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地投身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3)抓好两个典型,发挥带头作用。各地水利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农村水利工程工作中,要切实抓住好坏两个典型,全面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期健康发展。
(4)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各地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领导,并列入年度考核。同时在人员、经费、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5)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改革效果,具体地讲就是职能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监督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确保改革的质量和效果[9]。
4.3 把好五个关口,推进农村水利体制完善
推进农村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必须把好5个关口。
(1)资产评估关。绝不让国家和集体的资产流失,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2)公平竞争关。对需要进行拍卖、承包、租赁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张榜公布,按照自愿、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进行处理。
(3)签订合同关。农村水利工程设施一旦交易成功,必须依法签订合同,报上一级水利部门备案的基础进行司法公证,明确相关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效性。
(4)监督检查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坚决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杜绝粗放经营和掠夺式经营,确保长期发挥工程效益。
(5)资金管理关。坚持分级管理,分级使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原则,成立同级农村水利资金使用委员会,请农民参与资金的使用监督,确保全面资金用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上。
4.4 协调六个关系,推进农村水利持续发展
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六个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实现由部门管水向社会管水的过渡。
(1)要协调好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关系,让农村水利工程正常运营。
(2)协调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治水管水的积极性,实行全民管水。
(3)协调好水利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关系,坚持农村水利为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4)协调好保值增值与滚动发展的关系。积极鼓励经营者在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完好无损的基础上,对经营的农村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配套,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5)协调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妥善地处理好农村水利改革与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全面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高度统一。
(6)协调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既要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又要兼顾长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O]。
5 结语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效益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条块结合、部门联手、长短结合、坚持不懈,才能发挥正常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佑军.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问题与建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2).
[2]张旺南.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途径研究[J],智能城市,2017(1).
[3]潘晓武,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行政,2004(3).
[4]张海涛.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创新[J],农业与技术,2018(1).
[5]令东平,甘肃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J],时代农机,2017(l).
[6]罗云波.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J],经营管理,2019(2).
[7]梁立章.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7(2).
[8]陶蓉,农村水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农村科技与信息,2017(2).
[9]高印辉.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19(2).
[1O]李钟群,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
收稿日期:2019-11-06
基金项目:中国水利教育协会2019-2021年水利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9SLZJ68)
作者简介:龙振华(196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