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力求做『君子』

2019-01-19 05:23重庆市黔江电大王可章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德才谓之圣人

□文/ 重庆市黔江电大 王可章

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德和才犹如自行车之两轮,是至关重要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并将人分成四类: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德才兼亡谓之“愚人”,才胜德失谓之“小人”。古今中外能够称得上“圣人”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据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这两个便是:孔子、王阳明,这半个是:曾国藩。孔子,中国教育的师祖,王阳明,阳明心学“格物致知”的创始人,曾国藩,为学为官为人均属榜样式的人物,无不备受推崇。如果说做“圣人”,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那么,做“君子”应作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至少教育工作者应按“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对,因为“天地君亲师”是上了神龛(俗称“香盒”)的。教师,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和国家将如此重大的事业交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方面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我们教师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应深感责任重大。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过去讲教师“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讲“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一池水、一潭水,更要有源头活水。”这不仅仅是说知识,还应包括道德方面的修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俗话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以致成长成才。因此,教师的师德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统帅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锻炼教师的师德,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做“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育是心灵沟通的的艺术,教育不是工厂制造产品那样简单,是复杂的社会劳动,要求教育者必须付出真心、付出真情、付出艰辛的劳动,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我们教师应大力提倡做君子,而不做小人,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教书又育人,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真正做传道、授业、解惑的阳光事业,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人民教师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德才谓之圣人
画家 孙德才
孙德才·美术作品欣赏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躬耕教苑 德才双馨
官场圣人范仲淹
吴德才
官场圣人范仲淹
钱本草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